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明帝国与后金的辽东战事成为朝野热门话题的时候,袁崇焕每遇退伍老兵就好与其谈论边塞兵事。久之,就成了官场中的辽东通。他也认为自己有守边关之才能。

1621年,在辽东布防的袁崇焕反对保守谨慎,主张在山海关外第一卫驻军,同时新建宁远城,以便有效保证关外数百里国土。1625年,高第经略辽东放弃原有宁锦防线,袁崇焕愤怒声言:“官此,当死此,我必不去。”3月,努尔哈赤在孤悬山海关200里外的宁远城下与袁崇焕兵戎相见。袁崇焕“刺血为书,激以忠义”,官兵感动,全城军民同仇敌忾,在宁远城下大败后金。时人评曰“八年来贼始一挫,乃知中国有人矣。”袁崇焕借机重建宁锦防线,布防抗清卓有成效。

其去世一百五十多年后,清乾隆帝评袁崇焕“素与我朝为难”,但毕竟“忠于其君”,可惜无人嘉勉“深可悯恻”。清末梁启超写下《明季第一重要人物袁崇焕传》以“生死系一国存亡”之语为袁崇焕盖棺定论。

——摘编自郭晔旻《名将诞生——宁远与锦州的光辉时刻》

(1)根据材料概括袁崇焕“布防抗清卓有成效”的原因。
(2)乾隆帝与梁启超对袁崇焕评价的侧重有何不同,分析出现这种不同的原因。
2024-06-01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第二十四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五次模拟历史试题
2 . 丞相之制被废,十五年(1382年),仿宋制置华盖殿、武英殿、文渊阁、东阁诸大学士。时朱元璋“‘自操威柄’,直到病危仍‘临朝决事如故’”。这表明当时(       
A.皇权继承者独立决策能力尚未形成
B.分化事权以加强皇权的内阁制确立
C.皇权政治决策的核心地位未受冲击
D.通过模仿继承宋制以加强中央集权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据统计,明朝洪武四年(1371年),全国府、州县级行政单位共有1346个,明末则为1564个。与明初相比,明末各地方行政单位的编制变化不大,但明朝的人口数量从明初到明末翻了一倍还多。据此可以推断,明朝(     
A.地方政府行政职能还渐萎缩B.高产作物传人导致人口增长
C.基层治理模式更加科学高效D.地方政府规模与人口增长相适应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明英宗时期“土木堡之变”的发生,导致武将和功勋集团出现断层,文官集团迅速崛起。明朝没了相权与皇权之争,却出现了严重的文官与皇权之争。这一现象带来的客观结果是(     
A.助推了宦官集团势力的膨胀B.使东林党人势力得以大发展
C.为后来清军入关提供了契机D.文武馆集团的斗争削弱明朝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到了明朝晚期,海外贸易的禁与开已不再是一个内部问题,而取决于一系列外部因素与内部考虑的互动。在所有这些外部因素中,最重要的是全球贸易模式的转变。”这表明(     
A.明朝已经被纳入资本主义市场B.明政府丧失了对外贸易话语权
C.新航路的开辟对中国产生冲击D.外因成为明朝经济决策的关键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郎瑛在《七修类稿》中云:“成化以前世,无刻本时文,吾杭通判沈澄刊《京华日抄》一册,甚获重利。后闽省效之,渐至各省刊提学考卷也。”生于弘治十八年(1505年)的李诩在《戒庵老人漫笔》中回忆,当时的科举时文选辑尚无坊刻本;嘉靖中后期,科举时文已是“满目皆坊刻”。这些现象折射出(     
A.专制集权的强化B.印刷技术的提高
C.科举选官的完善D.世俗观念的盛行
2024-05-07更新 | 224次组卷 | 3卷引用:历史(辽宁卷01)(16+4模式)-2024年高考押题预测卷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民族文化与历史之生命与精神,皆由其民族所处特殊之环境、所遭特殊之问题、所用特殊之努力、所得特殊之成绩,而成一种特殊之机构。一民族所自有之政治制度,亦包融于其民族之全部文化机构中而自有其历史性。所谓“历史性”者,正谓其依事实上问题之继续而演进。问题则依地域、人事种种实际情况而各异。

——摘编自钱穆《国史大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中国古代史知识,自拟一个具体的论题,并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视角鲜明,史论结合,条理清晰)
2024-04-18更新 | 147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届辽宁省辽阳市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8 . 明朝在东北地区设置军政管理机构“卫所”,其官员是明朝中央政府直接委任的,采取“因其部族,官其酋长为都督、都指挥等职,给与印信,俾仍旧俗,各统其属”的政策。他们的官职是世袭的,但不得擅自行动,否则要受到中央处罚。据此可知,明代(     
A.中央对东北进行了直接管辖B.东北旧俗旧制得以完整保留
C.对东北采取了先礼后兵政策D.已对东北地区进行行政管理
9 . 近年来,南海西北陆坡一号、二号沉船遗址考古研究取得进展,该遗址位于海南省三亚市东南附近海域。两处沉船皆为明代弘治年间(1488~1505年)民间私人贸易商船,一号沉船满载外销的陶瓷器,二号沉船装载了从海外输入的木材,它们都是在同一海域首次发现出航和回航的古代商船。该考古发现(     
A.可用于探究不同文明间的交流B.体现出明朝海禁政策的瓦解
C.反映了“海上丝绸之路”的兴起D.是东西跨洋贸易的直接证据
10 . 明朝建立后,朝廷和蒙古部落多有冲突。隆庆和议后,明政府在大同等地划定马市,蒙古部每年以进贡的形式向明朝送来马匹,明朝则对其提供布匹、绸缎、铁锅、茶叶等物资作为交换。蒙古人还可以用这些物资折换成白银以换取草原所需生活物资。明朝这些做法有助于(     
A.海外贸易的发展B.蒙古社会的转型
C.政治认同的增强D.北部边防的稳定
2024-03-21更新 | 306次组卷 | 4卷引用:信息必刷卷05-2024年高考历史考前信息必刷卷(辽宁专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