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7 道试题
1 . 明朝,巡按御史选派,由“御前点差”,回京述职,不须经都察院,“径赴御前复奏”;监察御史奏事“若系机密重事,实封御前开拆”。这些规定旨在(     
A.加强监察队伍自身作风建设B.确保监察工作独立以加强君主专制
C.强调对监察过程的全面监督D.防止监察过度而产生行政负面效应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明英宗时期“土木堡之变”的发生,导致武将和功勋集团出现断层,文官集团迅速崛起。明朝没了相权与皇权之争,却出现了严重的文官与皇权之争。这一现象带来的客观结果是(     
A.助推了宦官集团势力的膨胀B.使东林党人势力得以大发展
C.为后来清军入关提供了契机D.文武馆集团的斗争削弱明朝
3 . 明成祖时期相继在长城沿线设置“九边”,分别建立了以辽东、大同、宣府、延绥、宁夏、甘肃、等九个军事重镇为中心的军事城镇体系,其中甘肃、宁夏、山西、大同等军镇城市后来都成为重要的综合性城市。这表明(     
A.明成祖时北方边防形势严峻B.军镇设置对城市发展影响大
C.王权通过军镇加强内部统治D.周边游牧民族促成城市发展
2024-05-23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2024届高三下学期考前提分演练(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到了明朝晚期,海外贸易的禁与开已不再是一个内部问题,而取决于一系列外部因素与内部考虑的互动。在所有这些外部因素中,最重要的是全球贸易模式的转变。”这表明(     
A.明朝已经被纳入资本主义市场B.明政府丧失了对外贸易话语权
C.新航路的开辟对中国产生冲击D.外因成为明朝经济决策的关键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明代六科给事中与十三道监察御史合称为“科道”,“明代乃以监察官员治天下”。如表所示为明代对科道官员选任的部分规定。据表可知,明代(     
时间内容
永乐年间明成祖曾谕,“御史当用清谨介直之士”,“宜用有学识达治体者”
正统初年颁布《宪纲》,始立新进初仕者不与科道之禁,认为“新进小生,遽受斯职,未达政治之体而有可为之权……以好恶为是非,甚至贪秽无籍”
成化年间著令:“今后初仕者,不许铨除风宪(不得选任为科道监察官员)”
A.科道官员行政权力扩大B.官员监察制度成熟完备
C.科举取士标准趋于严格D.君主专制统治逐渐强化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表反映了古代中国到近代中国海洋意识发展的概况。

内容出处
桓公曰:“何谓官山海?”管子对曰:“海王之国,谨正盐策。”……百倍归于上,人无以避此者,数也。《管子》
凡海舶欲至福建、两浙贩易者,广南舶司给防船兵仗,如诣诸国法。广南舶司鬻所市物货,取息毋过二分。《宋史》
海防之要惟有三策:出海会哨,毋使入港者,得上策;循塘距守,毋使登岸者,得中策;出水列阵,毋使近城者,得下策;不得已而至守城,则无策矣。郑若曾《筹海图编》(初刻于1562年)
(英吉利)其志盖欲扼此东西要津,独擅中华之利,而制诸国之咽喉。古今以兵力行商贾,以割据为垄断,未有如英夷之甚者!魏源《海国图志》
故久居于海上者,能使其精神日以勇猛,日以高尚,此古来濒海之民,所以比于陆居者活气较胜,进取较锐……梁启超《地理与文明之关系》(1902年)
中国海权一日不兴,则国基一日不宁。孙中山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中国海洋意识”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2024-05-21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押题(二)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上谕右军都督府臣曰:“近闻陕西都司遣兵常随秦王出入盖王府,置护卫,又设都司,正为彼此防闲。都司乃朝廷方面,凡奉敕调兵,不启王知,不得辄行,有王令旨而无朝命,亦不擅发。如有密旨,不令王知亦须详审覆而行。此国家体统如此。今秦府未给护卫、但令以兵五百、暂为护从,而都司廼敢擅增兵至千人,其罪不可赦。朕以其皆旧臣,昔有劳于国,俱不置之法。尔都督府遣人谕之,今后有复违令者,治如律。”

——摘自《太祖高皇帝实录》

(1)材料反映了____(朝代)的军事制度,其机构在地方主要有都司、____(机构名称)、所。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制度的基本特征。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制度的历史影响。
2024-05-05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河北省高三下学期大数据应用调研联合测评(Ⅶ)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明泰昌元年,户科给事中郝土膏建议皇帝在日讲间隙与阁臣议政并票拟:“凡紧要章奏,望即于讲幄中发示辅臣裁酌面奏,如是则启沃(启发、开导)、票拟合并为一,而左右近习亦无由伺间窃太阿之柄矣。”这一建议的实施(       
A.杜绝了内廷官员的擅权B.有利于提升明代阁臣的权力
C.确保了皇帝能亲理朝政D.实现了中枢权力的有效制衡
9 . 洪武九年(1376年),明朝宣布改革行省领导体制,设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号称“三司”。“三司”各司其职,每遇“大事”,布政使须“会都、按议”,再申报中央有关部门批准。特别是遇到地方“民变”或动乱,布、按二司无权调动军队,须向朝廷申报,再由都司出兵。据此可知,明初“三司”体制(     
A.提高了中央与地方机构的行政效率B.颠覆了传统地方行政管理体制
C.形成纵横交错的地方治理网络体系D.对地方行政运作带来双重影响
2024-04-18更新 | 351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届河北省邯郸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10 . 明万历年间,国人记载“红毛夷”来华,“善贾,喜中国缯絮财物。往往装银钱大舶中,多者数百万,浮海外之旁属国,市汉缯絮财物以归”;因其又与日本通商,明政府担忧其与倭寇勾结为患,对其十分排斥。“红毛夷”应是当时的(     
A.西班牙人B.葡萄牙人C.荷兰人D.英国人
2024-04-01更新 | 270次组卷 | 7卷引用:河北省2024届高三下学期5月模拟考试(三)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