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洋务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8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我国古代的国防,从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的建立,到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历经数千年,并随着20多个朝代的盛衰更替和社会制度的演变而不断发展。传统国防理论认为,农业自古是经济命脉,也是国防基础,古代兵家几乎一致主张寓兵于农,兵农结合。著名的万里长城,是中国古代构筑的以长城城墙为主体,与其他工程设施相结合的连续线式工程体系。为防御北方少数民族的一再掠扰,历史上的统治者还积极推行实边固边的政策,包括在边关要地配置边防军、输粟实边、徙民治边等。

——摘编自宋杰《中国古代战争的地理枢纽》

材料二   19世纪六七十年代,李鸿章等人继承了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并进而意识到加强国防要走发展军事工业的道路。进步思想家王韬在遍游欧洲诸国及日本后,对国防产生了新的认识。他十分重视钢炮巨舰时代新的科学技术对国防的影响,不厌其烦地介绍国人很少知道的黄色火药、气球、撞针步枪和精确的军用地图等。同时强调,两国交兵不仅是手持武器的军队搏斗,也是两国政治制度的较量。哪个国家的政府得到民众支持便会获胜,否则必败。他在《普法战纪》一书中,第一次从国际战略角度分析了普法战争后的欧洲形势。19世纪70年代海防、塞防危机的同时出现也迫使清政府把军事建设的重心由内地转向边海防。

——摘编自刘庆《中国古代国防政策及其在近代的转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古代国防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国防意识的新变化。
2023-05-15更新 | 119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潍坊市高密市第三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6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洋务事业大多采取官办、官督商办形式,由政府官员主持,而大部分科举出身的官员不愿从事洋务事业,这就为通过捐纳成为候补官员的捐员提供了署事机会,捐员大多为商人出身。以中国电报局为例,全局198个分局委员,80%以上是通过捐纳获得的。由此可见,这一时期的捐纳制度(     
A.缓解了统治阶级内部矛盾B.开辟了资本主义发展新路径
C.有助于近代化事业的开展D.助推了洋务运动目标的实现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19世纪后期,张之洞效仿外国创办了自营企业——汉阳铁厂。他认为矿业和铁路是民生基础行业,决不能与外人共享或分享,于是在其职权范围内坚决杜绝外资的渗入。这表明,张之洞(     
A.坚守“中体西用”理念B.革新和自强意识兼具
C.力倡“实业救国”道路D.致力于实现国家近代化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正是镇压太平军中“实赖洋炮之力”的经验,曾国藩充分认识到西方先进技术既能“平内患”又能“勤远略”的优势,率先同意和支持容闳“觅制器之器”的建议;并尽速创办起新式军火工厂——安庆内军械所。早在186012月初,曾国藩就上奏清廷“将来师夷智以造炮制船,尤可期永远之利”,中国人“智者尽心,劳者尽力,无不能制之器,无不能演之技”,全靠自己的力量和智慧制造火轮船,也就成了安庆内军械所的一个特点。

——摘编自王先明《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   洋务运动开始引进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科学文化,并模仿资本主义的教育模式和生产模式开办新式学校和企业,使随着西方侵略而来的资本主义思想、文化和生产模式开始在中国扎根。它以“求强”开其端,继之以“求富”,终之以求“议院之制”。洋务运动在实际举措中也是单纯而有限地引进一些先进科学技术和设备,在传统的封建社会结构中开办新式企业,且吏治腐败,效率低下。因此,洋务运动是一种局部的、初步的和畸形的早期现代化运动,其求富举措尚有可嘉,其自强之道实属可训,其失败结局令人可悲。

——摘编自张海鹏《近代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洋务运动能够冲破阻挠顺利开局的原因及其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洋务运动进行评价。
2023-05-10更新 | 222次组卷 | 5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宜丰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5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鸦片战争后,面对列强的侵略,一部分士大夫坚守华夏中心意识和文化至上心理,以“师夷”为耻,认为这是“用夷变夏”。另一部分士大夫则承认西方文明在物质层面上的先进性,通过“师夷制夷”的手段、以“中体西用”为范式和限度走“曲线”保文化的道路。由此可知,这二者(     
A.所属阶级立场不同B.对“中学”的态度迥异
C.都认可西方的文化D.都产生了民族危机意识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6 . 有学者认为,在19世纪60年代,中国社会新旧杂陈、土洋并存,出现了十足保守的“中兴”事业。“保守”的内涵主要是指(     
A.衙门习气积重难返B.限制西方科技的引入
C.深陷华夷观的樊篱D.固守传统的政治体制
2023-05-07更新 | 93次组卷 | 5卷引用:福建省质优生筑梦联考2022-2023学年高二5月月考历史试题
2023·全国·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晚清时期,在西方器物的刺激下,艺事渐为人重。在它们刚刚出现的时候,自然还比不上科举制度的尊荣,但它们的存在又会动摇和瓦解科举制度。因此风气稍开之后,又出现了以西学为主的自强学堂。这些变化(     
A.动摇了儒学的正统地位B.是科举制瓦解的根本原因
C.为学堂选官创造了条件D.稳固了清王朝的政治秩序
2023-05-06更新 | 365次组卷 | 6卷引用:湖南省衡阳市衡阳县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6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1867年,京师同文馆增设天文算学馆,“投考之人,正途与监生杂项人员相间……共计投考正杂各项人员九十八名”,临时又有26名没有参加考试。由于学生质量差,最后只勉强录取了30名,第二年就淘汰了20名,最后毕业的仅有5人。这反映出当时(     
A.传统科技的地位趋于衰落B.知识分子的价值取向出现新变化
C.固有思维阻碍近代化发展D.顽固派与洋务派的矛盾日渐激化
2023-04-28更新 | 385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宜丰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5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历代备边,多在西北”,传统中国以陆地为主要防线。1874年日本进攻台湾,使清政府认识到日本将“为中国永久大患”,洋务派趁此机会提出了“练兵、简器、造船、筹饷、用人、持久”等六条具体措施的“海防议”。由此可见,当时(     
A.国家民族意识普遍觉醒B.清政府海防建设日益受到重视
C.清廷实现了军事近代化D.洋务运动改变了工业落后局面
2023-04-25更新 | 841次组卷 | 11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宜丰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5月月考历史试题
10 . 19世纪中期,清政府编纂的中外交涉档案中多采用“夷务”一词;20世纪初,档案中改用“洋务”一词;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外交涉中多出现“外交”词汇。这反映出当时中国(     
A.国际地位不断提升B.近代国家观念逐渐觉醒
C.近代外交体系形成D.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
2023-04-21更新 | 662次组卷 | 5卷引用:云南省楚雄州楚雄天人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5月月考文综历史试题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