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洋务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1 . 轮船招商局采用“官督商办”的经营管理模式。创办初期,李鸿章通过允许其承运官物、免税、贷款和缓息等多种途径,使它在与外国轮运公司的竞争中未曾处于劣势。从1874年到1892年,年年盈利。由此可知,该局(     
A.得益官方扶助,实力匹敌洋商B.过于依赖官方,不利自身成长
C.专意谋取贴补,影响竞争公平D.享有垄断特权,助推同业发展
2023-07-10更新 | 4206次组卷 | 29卷引用:重庆市西南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40年前,中国没有专门管理涉外事务的机构,理藩院既管理少数民族事务又管理涉外“朝贡”事务。中国外交体制演变,始于“五口通商大臣”设立,后来随通商口岸扩展,设置南洋通商大臣、北洋通商大臣,负责管理对外通商事务。1861年,咸丰帝迫于英法压力,成立总理衙门,它是专管洋务及外交事务的中央机构,中国外交体制重大变化。1877年,清政府在英国设立领事馆,它是中国在海外设立的第一个领事馆。中西交往中,清朝放弃了“谕”“批”等居高临下的回复夷书定例,改用“照会”样式。1901年,外务部设立,它厘定使节职制,制定外交规章,重视外交官培养,中国近代外交体制正式确立,这对促进中外经济文化交流有积极作用。

——摘编自《外交近代化》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后,废除了列强在华特权,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屈辱外交,先后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三个世界、和平发展、和谐世界等影响深远的外交理念,形成了独立自主的外交格局,赢得国际社会高度赞誉。改革开放后,我国实行独立自主不结盟的和平外交政策,与世界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十八大后,党中央开创性提出全球治理,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等外交新理念,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路,为人类社会应对共同挑战提供了中国智慧,中国软实力显著提升。70年来,在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国外交始终展现了负责任的大国担当,在国际风云变幻中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为我国发展营造了良好外部条件。

——摘编自《新中国外交70:成就与启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清朝外交的主要变化,分析其变化的重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新中国外交发展的基本历程,概括新中国外交的重大影响。
2023-07-10更新 | 645次组卷 | 11卷引用:广东省阳江市2023-2024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据统计,1877~1883年间,苏、皖、鄂、鲁、热、奉、直、滇、桂等省的纺织、煤炭、铜、银等行业19家企业竞相采用招商集股办法集资。在洋务派创办的20多个民用企业中,绝大部分都以集股筹资的办法广泛集聚社会资金。由此可知,近代中国(       
A.工业布局不断优化B.商贸效率得以提升
C.新的经营方式扩展D.金融行业快速成长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张之洞在其《劝学篇》中说:“今日学者,必先通经以明我中国先圣先师立教之旨,考史以识我中国历代之治乱……然后择西学之可以补吾阙者用之”“果其(西学)有益于中国、无损于圣教者,虽于古无征,为之故亦不嫌。”据此可知,张之洞(       
A.倡导“中体西用”以维护封建国家统治
B.认为西方的侵略引起了士人的觉醒
C.旨在强调清朝面临严重的统治危机
D.已对西方的政治制度有了系统的认识
2023-07-06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榆林市府谷县府谷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一般认为甲午战争的失败标志着洋务运动的失败或破产。诚然,从清政府求“自强”这一点来说,洋务运动确实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但是鉴于洋务运动对于中国产业资本产生的作用,把它看作中国资本主义发生发展一个必经的阶段,并同甲午战争后清政府实业政策的转变和各产业部门中私人资本主义的兴起联系起来考察,也许较为适当。材料的观点(       
A.以多元视角看问题B.旨在否定传统观点C.全面赞扬洋务运动D.体现近代化的视角
6 . 传承与交流,是文明发展不变的主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历史上的人本思想,主要是强调在人与自然万物的关系中人贵于物。《荀子·王制》说:“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在天地万物之中,人是一个具有感性、能够创造、能够进行自我发展的万物之灵,人有突出的价值。《论语》记载,马棚失火,孔子问伤人了吗?不问马,说明在孔子看来,人比马重要,即人的生命价值比动物重要。其后的儒家学者都坚持这个观点并将其充分发挥与引申。

——韩星《以人为本的主体精神》

材料二   在智者学派的推动下,哲学从主要研究客观自然界转到研究人和社会。这时候出现了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哲学。……哲学思想是属于个人的脑力劳动,哲学家个人的品格、爱好和学识,甚至他的思维方式和论证方法所能发挥的自由作用就可以大得多,对以后哲学的发展也可以产生较大的影响。比如亚里士多德由于惯于归纳和概括历史和经验事实,善于分析和推理,对于以后西方哲学和科学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汪子嵩《<希腊哲学史>前言》

材料三   以洋务运动为契机,西方的凸版印刷术、平版印刷术、凹版印刷术也陆续传入国内。中国出版业由此在晚清时期实现了由手工操作向机械化生产的跨越……在“出版救国”思想影响下,章太炎、谭嗣同、蔡元培等对洋务派的译书阅读甚多,期望甚大;康有为曾经购买译书“以赠友人及自读者,达三千余册”;王韬评价国际法著作的翻译出版“采取广富而断制详明”。此外,洋务派翻译出版机构不以营利为目的,书价较为便宜,在客观上有助于扩大译书发行量,有利于更广泛地传播西方民主科学思想和技术知识。

——万安伦《洋务派翻译出版活动再认识》

(1)根据材料一,指出人本思想的主要内涵。结合所学,简述战国时期这一思想在政治伦理上的具体表现。
(2)根据材料二,概括古希腊哲学探讨的基本问题。结合所学,指出古希腊哲学家认识和解释世界的思维方式,并简述亚里士多德的思想对欧洲文化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举一例洋务派设立的翻译出版机构,并概括“出版救国”活动的历史意义。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目睹外国对华经济侵略,洋务派不但“渐知泰西火器之利”,而且发现廉价的棉纺织品,精巧的机器,便捷的轮船及煤铁之利,都是裕财政、浚晌源的捷径。由此可见,民用企业的创办(       
A.服务于维护清朝统治B.旨在抵制列强经济侵略
C.推动了经济的近代化D.冲击了传统的经济成分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1866年,左宗棠在《拟购机器雇洋匠试造轮船先陈大概情形折》中指出,福州船政局创办后“比及五年,成船稍多”,即可布置沿海各省,“遥卫津沽”;无事之时,可以用来转运漕粮,发展贸易。据此可知,左宗棠(     
A.具有富国强兵意识B.提出发展资本主义方案
C.着手创办民用工业D.筹划解决西北边疆危机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任何改革(变革)都是有逻辑、有对象,也是有边界的(如表3所示)。

改革的逻辑改革都是为了解决具体问题而进行的-改革往往不是结果导向,而是问题导向——没有问题谁改革啊?改革的落脚点一定是问题,离开问题的改革都是臆想
改革的对象既不是敌人,也不是朋友,而是“筹码阶层”。所谓“筹码阶层”,就是这样一群人:除了被施含或者占有,他们没有能力生产出自己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条件,他们认为自己是一种“筹码”,可以通过讨价还价任意“卖出”自己。他们千方百计让别人付出改革的成本,自己获取改革的利润
改革的边界改革是有边界的——底线就是避免“始变终乱”,从而引发革命。改革的目的是为了 “存续”,而革命的目的是为了“颠覆”

——摘编自雪珥著《中国改革史系列之人物卷》


选择材料中的一个观点或自拟一个观点,并运用中国或世界近代史的具体史实,予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论证充分,史实准确,表述清晰。)
2023-06-26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天一大联考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阶段性测试(五)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如表为中国近代京师同文馆师生编译的图书一览表(部分)这可以用于说明当时(        
书名著、译者出版日期备注
《万国公法》【美】丁韪良译1865
《公法便览》
 
【美】吴尔玺著
【美】丁韪良译
1877
 
汪凤藻、汪凤仪、左秉隆、德明助译
 
《公法千章》【美】丁韪良译
联芳、庆常等助译
1880
 
后改名《公法会通》
《法国律例》【法】毕利干译
时雨化笔录
1880
 
 
《新加坡刑律》汪凤藻译不详据光绪二十四年《同文馆题名录》
A.中国国际地位提升B.法律近代化的进程
C.民族危机空前严重D.国人价值观的重构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