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戊戌维新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7 道试题
1 . [近代书籍的传播]

材料下表《海国图志》与《天演论》的传播

魏源《海国图志》严复《天演论》

1843年,魏源编著的《海国图志》刻本出版。《海国图志》是当时介绍西方历史和地理最详实的专著,书中征引中外古今近百种资料,系统地介绍了西方各国的地理、历史、政治状况和许多先进科学技术。

《海国图志》在刊印后并没有引起太大的影响。据统计在1843年出刊到1852年的10年间印行数量极少,仅仅在沿海地区有传播,当时的官僚阶层对其评价也褒贬不一。

1854年,中国船主陶梅和姚洪通过商船带往日本《海国图志》十五部,被官方征去七部,剩下八部得以在市场上公开出售,之后被批准进口。

日本知识阶层对此书极为推崇,一些捕获到商机的书商对《海国图志》的翻刻、改译也提高了其影响力,仅仅1854—1856年,翻刻版本就达二十余种。

严复翻译了英国生物学家赫胥黎的《进化与伦理》,宣传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观点。

严复修改《天演论》手稿时,《天演论》通过书信、抄本等得以流传。梁启超、康有为等学者,皆读过《天演论》早期的稿本或抄本。

1897年12月开始,以《天演论悬疏》之名初次发表了严复所译《天演论》,开始了《天演论》一书的公开印行传播。该书问世产生了巨大社会反响。

1897年,陕西味经售书处出版了《天演论》木刻本;1898年湖北慎始基斋木刻本《天演论》在1898—1905年间传布甚广,影响较大。

1905年,商务印书馆铅印本出现,《天演论》的流行趋势愈发迅猛;至1927年时,商务版《天演论》已印行32版,平均每年至少1次再版的速度递进。

请以“书籍、知识与传播”为主题,任选角度,自拟标题,运用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清末民初,古已有之的“近世”“近代”获得了现代意义上历史分期的新意“近世”通常指明清以来,“近代”则多指鸦片战争以后。1840年后,中国社会发生了一系列“近代化”变迁,堪称“数千年来有之变局”。人们通常忽略了传统农业社会在此“变局”之前两三百年间已经酝酿着重大的社会变动,可名之为“近世化”趋势。中国近代历史的走向,是近世渐变与近代突变双重因素作用的结果;是在从“近世”向“近代”转型的背景下,围绕着中国与世界的互动关系展开。建构中国近代史学术话语体系,必须放宽视野,在一个更大的框架和更长的时段中观察、思考。至少要向上延伸到明清之际,尤其要重视明清之际社会与文化的内在变迁;同时也要向下延伸到1949年之后,因为还存在一个从旧中国转变为新中国的历史过渡期。

——摘编自马敏《中国近代史学术话语体系建设的若干思考》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中国近代史学术话语体系建设”提出自己的观点并简要论述。(要求:观点明确,持论有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2023-05-12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龙城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5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时间事件时间事件
18401842鸦片战争19217中国共产党诞生
19世纪60年代洋务运动开始19391945第二次世界大战
19世纪90年代康有为维新思想194910新中国建立
1911辛亥革命1955两极格局形成
19141918第一次世界大战20世纪90年代多极化趋势加强
1919五四运动1993欧盟成立

从表中提取三条相互关联的历史信息,确定主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自拟标题,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通畅)
4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下表为鸦片战争到20世纪20年代中国留学生情况统计简表


——据周棉著《近代中国留学生群体的形成、发展、影响之分析与今后趋势之展望》


近代中国留学生的留学方向主要为欧美、日本、苏俄(联)。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A、B、C代表的留学方向并说明理由。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孔子曾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张栽认为:虽三代之英(夏商周三代君王),犹有劣者,以其未成功也。此所以未有不谨于礼,唯谨于礼则所以致大道之行。……六君子所以急于礼者,欲至乎大同也。

材料二   20世纪初,康有为在《大同书》中讲,既无帝王君长,又无官爵科第,人皆平等今欲至大同,必去人之私产而后可,凡农、工、商之北必归之公但使明天赋人权之义,男女皆平等独立,婚姻之事不复名为夫妇,……皆归之于公,即可至大同之世也。同一时期,李石曾在《新世纪》上发表文章认为,无国界,无种界,无人我界,以冀大同。五四运动后,陈独秀提出,以往的理想社会追求,他们眼见穷人的苦恼是由贫富不均,因此要想把全社会的贫富弄得绝对的平均,至于用什么方法来平均贫富,都全是理想,不曾建设在社会的经济事实上面,所以未能成功。而马克思社会主义,是用科学的方法证明社会不安的原因,建立在社会的经济的事实上面,因而是客观的、现实的。

——均摘编自网络

(1)分别概括材料一中孔子与张载关于“大同”的主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大同”思想在20世纪初期的变化,并分别进行评析。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世界历史是历史学的一门重要分支学科,内容为对人类历史自原始、孤立、分散的人群发展为全世界成一密切联系整体的过程进行系统探讨和阐述。近代以来中国学者对世界历史研究的成果之一、是史观不断发生变化。如表是中国学者将历史研究视野扩大到整个世界后史观变化的统计。

时间学者著作史观
1849徐继畲《瀛寰志略》“坤舆大地,以中国为主。”
19世纪末
20世纪初
梁启超《欧洲心影录》对中国中心论史观提出异议,力斥“中华外夷”乃千年谬论。
19401949周谷城《世界通史》反对“欧洲中心论”,用全局来考察世界历史。
1962周一良、吴于廑《世界通史》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基本原理编著的世界历史著作。
2023钱乘旦《新世界史纲要》应摒弃“西方中心主义”,重视除少数几个大国之外的世界其他地区和文明的历史,注意人类交往的历史和“世界历史”的形成过程。

——摘编自刘祚昌、王觉非《世界史·近代史编》和钱乘旦主编《新世界史纲要》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世界史的史观变化提炼出一个论题,并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7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杜佑(735812)是唐代中期著名的史学家,他的《通典》是我们今天所能读到的最早的政书体著作。杜佑从中唐现实出发,把历史研究和历史知识结合进了振兴中唐的政治需要中。他认为《通典》的作用在为封建帝王决断大政时提供方便,随时可以和上古的制度进行参照。通过对从上古到唐朝经济、政治、军事制度的描述,说明社会变化发展是由简到繁、由落后到先进的过程,杜佑认为只有在圣贤的“继施法教,随时拯弊”下,华夏社会才能进入文明。他极力推崇孔子“既富而教”的观点,即治政的最终目标必须使老百姓富裕足食,并且用礼仪开导、教育他们。杜佑对经书颇有研究,对经书的言论十分信赖。然而,他对儒家经书并不盲从,而是勇于疑古,善于求是在评论古人时,杜佑的方法是比较辩证的,从不绝对化。他既不因人废事,也不因事废人。

——摘编自章见、郭伟《杜佑史学思想述论》

材料二   梁启超(18731929)是近代资产阶级史学的奠基人,“新史学”和“史界革命”的先行者。他在其代表作《中国历史研究法》中提出:注重史迹纵横间的勾连,加以组织,还原历史的连续性和因果关系,将专门史和普遍史结合起来,鼓励学者通力合作以建成历史学科的庞大网络,历史的服务对象应从高层转向普罗大众从狭隘的帝王历史扩展到丰富的社会整体史。治史者应尽可能的客观,对史料精心考证,慎加辨别。重新界定史学范围,使历史分科精密化,各学科之间不相侵扰。’他坚持英雄史观,认为群体心理是个人心理的扩大化,风云人物的心理对破解时代谜团社会阃奥意义重大,因为此类人物的心理是史迹“吸射力之根源”

——摘编自姜南《从<中国历史研究法>看梁启超的新史学思想》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杜佑和梁启超史学思想的异同。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杜佑和梁启超史学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
2024-03-16更新 | 103次组卷 | 3卷引用:贵州省名校协作体2024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随着中国日渐被卷入由近代东西方列强帝国主义扩张所形塑的世界体系,时人已经逐渐认识到,思考中国问题必须同时思考同一时期的欧洲与全球问题,以辨别中国在全球关系中所处的地位,并提供一种具有比较性的全球视野。单纯地从中国自身历史轴线上思考中国问题已不太可能。从这样的视角出发,一部中国近代史,就是在不断变化的内外形势下,形塑新的政治实践主体,反抗各种政治、社会与文化压迫,探索具有普遍意义的平等与解放的历史;更是在古今中西纠缠不清的情况下,思考中国文化存续与更生的历史。

——摘编自王锐《合富强叙事、阶级叙事、文明叙事为——关于中国近代史叙事的思考》


根据材料,就材料整体或部分,自拟一个具体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完整。)
2024-03-03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多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二月联考历史试卷
9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梁启超是我国近现代史上一位颇有特色,亦颇有争议的人物。他不仅以著述众多而闻名,更以善于变化而著称所以他的老师康有为称他是流质易变,也有人称赞他是顺应时势的爱国名家。

时期个人事迹(主张)
戊戌变法追求科举致仕变而为倡导变法
辛亥革命民主共和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由联袁、附袁而转向倒袁;
请以材料中的“善变与爱国”为视角,结合中国近代史的所学知识自拟一个观点,并进行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行文流畅)
2024-02-08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三明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表为张海鹏教授对晚清时期的阶段划分及其特征的概括。

阶段划分

阶段特征

阶段一

1840~1864年

是中国初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时期,也是中国社会的积极力量对中国社会面临的急遽变化作出初步反应的时期

阶段二

1865-1895年

阶段三

1896-1901年

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确立期,也是中国社会中的积极力量对所处环境作出强烈反应的时期

阶段四

1901-1912年

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向下沉沦到谷底的时期……民族资产阶级的经济实力在成长,其政治代表人物发动辛亥革命……
(1)仿照材料中作者对阶段特征的概括思路,写出1865-1895年的阶段特征。
(2)指出阶段三中“中国社会的积极力量作出强烈反应”的代表性事件,并任选其一简述其历史意义。
(3)作者认为“1901-1912年是中国社会向下沉沦到谷底的时期”,举出两个事例说明该观点。
2024-02-04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威海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