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如表是民国初期部分有影响力的立宪派知识分子的政治活动。据此可知(     
姓名学历主要政治活动
张謇清末状元南京临时政府实业总长,北京政府农商总长兼全国水利总长等职
汤化龙日本法政大学毕业湖北军政府民政总长,南京临时政府陆军部秘书处长,北京临时参议院副议长,众议院议长
谭延闿清末进士湖南军政府参议院议长,三任湖南都督,国民党支部长等
林长民日本早稻田大学毕业参与《临时约法》起草工作,组织共和党,众议院议员、秘书长,组织进步党等
A.立宪派和革命派的斗争异常激烈B.民主共和政体在中国已名存实亡
C.中国权力结构尚未发生根本变动D.辛亥革命推动了政治民主化进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武昌起义之后,革命党人一再强调要进行“文明革命”“秩序革命”,并在布告中要求“各人照旧做事:读书的还是读书,种田的还是种田,做工的还是做工”。这反映出辛亥革命(     
A.深入到生活领域B.具有不彻底性
C.有利于维护秩序D.处于失控状态
3 . 据统计,从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到1914年袁世凯解散国会,全国约有312个“党”“会”之类的政治性团体,这些团体多以“拥护共和”“建设共和”“促进共和”“巩固民国基础”为目标,平均每28个党共用一个主张。由此可知,此时期中国(     
A.政党政治走向成熟B.袁世凯政权被孤立
C.共和思想得到弘扬D.民众参政热情提高
4 . 1912年9月11日(农历八月初一),原清朝皇室亲贵宴请北上来京的孙中山、黄兴等人,爱新觉罗·溥伦代表皇族致辞时表示:“从来有非常之人,始能建非常之功,其孙中山先生之谓乎……固由孙中山先生及诸位先生之功,亦由我皇太后皇上至公无私、以天下之政权公诸天下。”这说明,辛亥革命(     
A.彻底推翻了封建制度B.借鉴了法国的共和制度
C.具有一定的妥协色彩D.带来了社会观念的剧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孙中山当选总统的一天,立即电袁。谓系暂时担承,仍虚位以待,请袁早定大计。袁答以国体尚待公决,不愿预闻临时政府之事。孙再去电,如由袁之力不劳战争而达成共和,总统必属于袁。袁转而质问伍廷芳以此次选举总统的用意,并争国民会议代表名额与召集权,及开会地点。伍谓选举总统与国民会议绝不相妨。唐绍仪单刀直入,诘伍以总统让袁,有何把握?孙明白回覆,如清帝退位,即推袁为总统。孙一意想由和平途径,使共和实现,袁定要确定总统能够到手,始赞成共和。

——摘编自郭廷以《近代中国史纲》

材料二 十年前革命的成功,就是民族主义成功。所以民族主义就是和民有的意思一样。革命成功以后,中国的土地和主权,已经由满清皇帝的手里夺回到中国人民的手里来了。但是,我们人民徒有政治上主权之名,没有政治上主权之实,还是不能治国。必须把政治上的主权,实在拿到人民手里来,才可以治国,才叫做民治。这个达到民治的道理,就叫做民权主义。

——摘编自孙中山《在桂林军政学七十六团体欢迎会的演说》(1921127日)


(1)据材料一,孙中山和袁世凯在由袁世凯担任总统、实行共和这一问题上有何分歧?这些分歧的“解决”有何后果?
(2)据材料二,在孙中山看来辛亥革命有何成败之处?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有学者认为,辛亥革命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开启了中华民族近代“自觉化”进程,初步奠定了民族复兴的政治与社会基础。下列描述与该学者观点一致的是
A.从“革命”到“建设”B.从“封闭”到“开放”
C.从“王朝”到“国家”D.从“天下”到“世界”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据统计,武昌起义半年后,全国报纸由10年前的100多种,陡增近500种,总销数4200万份,这些报刊中,政党和政治集团性质的报刊占主流,报刊可自由发表政见,内容大多是“主义”之争,是各政党不同政见主张辩论、相互攻讦的工具。这种状况的出现反映出
A.辛亥革命推动了政治近代化B.人民大众普遍接受了西方政治理念
C.中国政党政治已经名存实亡D.知识分子将个人与国家命运相结合
2021-11-23更新 | 703次组卷 | 16卷引用:内蒙古包钢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一模检测(B)历史试题
8 . 有研究认为,民众对辛亥革命的正面回应,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人们认为原朝气数已尽,将革命视作“反清复明”和改朝换代的手段;有的人则是将对清廷现代化改革的不满化为对革命的同情。该研究表明
A.清末新政目的与结果背道而驰B.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任重道远
C.辛亥革命结束封建帝制符合民意D.民众对辛亥革命的作用认识有误
9 . 辛亥革命爆发后,孙中山曾向英、美、德、法四国银行团借款,对方却以“金融中立”为由拒绝。清帝退位后,袁世凯向四国银行团提出借款,其中包括南京临时政府急需的700万两。在英国公使的推动下,四国银行团在第二天即向南京临时政府拨银200万两。这说明当时
A.西方列强的侵华方针发生了改变
B.南京临时政府丧失了中央政府的地位
C.西方列强支持中国废除君主政体
D.列强力图阻止中国走向独立富强之路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