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抗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2 道试题
1 . 1936年9月20日,法国巴黎成立全欧华侨抗日救国联合会,以“联合全欧侨胞,不分党派、职业、阶级、信仰,实行全民团结、抗日救国并增进华侨福利”为宗旨,率先实现跨国家、跨地区华侨抗日团体的统一,救亡运动开展得有声有色。这反映了
A.日本全面侵华,华侨积极支援抗战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C.国际社会支持,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D.全民族抗战思想被广泛认同
2 . “九一八”事变发生的第二天,《中共满洲省委为日本帝国主义武装占领满洲宣言》明确指出,“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蓄谋已久侵略中国、变中国为它殖民地的侵略行为,提出只有劳苦大众自己的军队,才是真正反对帝国主义的力量,号召东北军不投降、不缴械、带枪到农村去,发动游击战争。这一《宣言》
①鲜明地反映了中共对待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态度
②迅速准确地揭露了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的本质
③针对日本发动的“九一八”事变提出了具体的反抗策略
④表明中共正式确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3 . 哲学家冯友兰先生在抗战期间就乐观地断言,“现在中国与日本打仗,是中国在近代处境最危的时候,但不是中国在近代地位最劣的时候。中国在近代地位最劣的时候,已经在二十年前过去了。我们的时代是中国中兴的时代,而不是中国衰亡的时代。材料中“中国在近代处境最危的时候”是指
A.中国面临被列强瓜分的危险B.国共两党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
C.中国经济军事实力不如日本D.日本要把中国变成它的殖民地
4 . 2017年1月,教育部要求全国中小学地方课程教材凡有“八年抗战”字样,改为“十四年抗战”,确保树立并突出十四年抗战概念。“十四年抗战”起自
A.九一八事变
B.华北事变
C.七七事变
D.八一三事变
2017-08-28更新 | 570次组卷 | 19卷引用:江西省临川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5 . 抗战期间,大公报在一评论中写道:“此一噩耗,於「七七」三周年纪念之日发表,统帅通电述其战绩,国府明令彰其忠烈,全国军民同胞为之雪涕。将军之死,乃抗战三年以来第一个殉国之大将。”该评论评价的是
A.长城抗战中牺牲的安德馨
B.多伦战役中殉国的吉鸿昌
C.徐州会战的总指挥李宗仁
D.枣宜会战中殉国的张自忠
2017-08-18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抚州市崇仁县第二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1935年12月,中共中央《关于改变富农策略的决定》指出:加紧反对富农是不适当的,对于富农只取消其封建式剥削的部分,不没收其经营的土地、商业和财产,并应保障其扩大生产和发展工商业的自由。这一决定主要是
A.粉碎国民党军队对苏区的不断围剿B.巩固新生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政权
C.促进抗日革命根据地的经济建设D.为即将到来的全民族抗战作准备
2017-05-04更新 | 64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西省抚州市南城县第一中学2017届高三4月月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7 . 1935年,国民政府先后决定对金融和重要的战略物资进行统制。1937年7月,国民政府决定立即对粮食、资源、交通、卫生机关等进行统制,随后在上海成立了四行总处,并由资源委员会主持沿海工厂的内迁。这一做法
A.主要源于国内的经济危机
B.首创了“战时经济体制”
C.有效调配了国内战略资源
D.直接导致民族工业陷入困境
2017-04-01更新 | 929次组卷 | 29卷引用: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1
8 . 某一事变后,中国已不是过去的政治格局了.对抗多年的国共两党,终于公开和解,就达成抗日统一战线开始了谈判.这一历史事件是
A.九一八事变
B.七七卢沟桥事变
C.西安事变
D.蒋介石“庐山谈话”
10 . 关于“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之后的形势,《苦笑录》描述说:“那真是一个谜了,不过那谜也露了一些曙光,廿六年三月间,(国民党)中央召集一个全体会议,通过一个‘根绝赤祸案’,虽然该案开始批评共产党一顿,但……确是容许共产党活动的”。下列对文中“露了一些曙光”正确理解的是 ( )
A.联共抗日的曙光B.承认共产党合法活动
C.国共和平共处的曙光D.国共第二次合作正式实现
2016-11-18更新 | 751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届江西省临川二中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