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敌后战场的抗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1940年,党中央正式提出“为争取工业品的学自给而奋斗”的号召和“以发展轻工业为主”“集中领导、分散经营”的方针。1941年,党中央又提出,工业“要由半自给过渡到完全自给”。这些方针的改变(     
A.吸收了三三制政权的建议B.说明了根据地的实力增强
C.表现了中共政策更加灵活D.体现了抗战形势日益严峻
2024-01-01更新 | 147次组卷 | 4卷引用:辽宁省部分高中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中国近现代史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中共中央对于在农村中如何推动土地政策的贯彻落实作过明确的指示,提是要打击地主中的一些顽固分子,但是在打击的过程中也要对他们加以教育,要及时纠正在政策执行过程中出现的过火活动,对于地主阶级的不触及根本原则的问题,要给以宽大处理,这一决定(     
A.发展了抗日根据地的经济B.利于建成民主联合政府
C.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D.保证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2023-12-14更新 | 235次组卷 | 5卷引用:辽宁省部分高中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中国近现代史

3 . 1940年上半年开始,日军在华北采取了一系列强化铁路、公路保安措施和惩治群众破路的办法。敌人修筑的公路密如蛛网,据点星罗棋布。当地群众形容:出门走公路,抬头见岗楼。这反映出(       

A.日本加紧对沦陷区的经济掠夺B.华北地区敌后抗日根据地形势严峻
C.日本面对百团大战的疯狂回击D.民众对于日本侵华的本质认识不清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1938年6月,陕甘宁边区银行发行了“边币”,作为国民党“法币”的辅币流通于边区境内,以满足市场交易时买卖双方找零的需要。“边币”的发行(     
A.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B.动摇了国民党“法币”的地位
C.瓦解了日本对根据地的经济封锁D.维护了抗日根据地的经济运行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5 . 下表是陕甘宁边区在1937-1940年粮税实征情况:(     
年代公粮税收(折合粮)
总收获量实征数量实征占收获量比例盐税其他
19371116381141971.27%1439
19381211192159551.32%57802659
19391754285522512.98%101764961
19401526471973546.38%1376910434
注:因战时货币贬值较快,为更好体现实际情况,所有价格均折合为石
该表反映了
A.边区形势逐渐变得困难B.广大农民抗战热情高涨
C.中共失去了外部的支援D.大生产运动的收效显著
2023-11-23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辽宁省六校协作体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农业互助合作运动】

材料一


材料二



(1)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比较说明两个时期的农业互助合作的不同背景。
(2)简析中国共产党在三四十年代领导开展农业互助合作的意义。
7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各党各界,团结坚固。不论军民,不分贫富。民族阵线,救国良方。四万万众,坚决抵抗。民主共和,改革内政。亿兆一心,战则必胜。还我河山,卫我国权。

——摘自1936年12月毛泽东作《祭黄帝陵》文

材料二   敌人见狡猾惯技已不生效,乃于七月七日凌晨五时向我宛平守军开始攻击。……于是所谓“七七”事变的卢沟桥事件,便这样的扩大了。而中国人民抗战及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序幕,也就这样揭开了。

——摘编自蒋星德《冯治安将军关于“七七"事变的回忆》

材料三   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队,分别担负着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作战任务,形成了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略态势。

                                                                                                                               ——胡锦涛在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1)材料一中毛泽东所说的“救国良方”是指什么?
(2)材料二中的“七七”事变发生于哪一年?它标志着中国的抗战进入怎样的阶段?
(3)根据材料三,归纳中国抗战的特点。分别举出国共两党军队抗击日军取得重大胜利的一个战例。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全民族抗战爆发之前,在广大农村地区,土地主要集中在地主、富户手里。广大无地或土地不足的贫苦农民不得不租种地主及富农的土地,租额一般是收获总量的50%~70%。随着日本帝国主又对中国的侵略不断深入,掠夺也在加紧。广大农民在忍受着封建剥削和帝国主义压迫的双重痛苦。全民族抗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根据实际的需要,制定了减租减息的土地政策,保障了地主和农民的利益,同时让他们团结在抗战的旗帜下,以民族利益为重。其主要规定包括:地主未得租户、佃户或半种户同意,不得将地转租、转佃、转半种于他人;地主之土地收入,不论租佃、半种,一律照原租额减收25%,钱主之利息收入,不论新债旧欠,年利率一律不得超过一分(即10%)。

——摘编自达风云等《抗战时期晋察冀边区的土地政策初探》

材料二   194654日中共中央发布《关于土地问题的指示》到1947年下半年,解放区23的地方已基本上实现了“耕者有其田”,但还有1/3的地区没有进行土地制度的改革’或已进行改革的地方,有的也不够彻底。毛泽东指出:如果我们能够普遍地、彻底地解决土地问题,我们就获得了足以战胜一切敌人的最基本的条件。19477月至9月,刘少奇在西柏坡主持召开全国土地会议,制定《中国土地法大纲》,并于同年10月由中共中央批准公布。《中国土地法大纲》规定: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简史》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次土地改革内容的差异。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两次土地改革内容差异的原因。
2023-09-29更新 | 87次组卷 | 3卷引用:辽宁省部分高中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主观题
2023·辽宁·高考真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9 . 1939年6月,中共中央要求各地“除积极加紧生产以谋自给外”,各机关部队和所有公营企业的收支“不得于未报解中财经部以前,自行开支”,并“想各种办法节省”。此举旨在(     
A.促进军民团结B.完善财经制度C.巩固苏区政权D.坚持长期抗战
2023-09-15更新 | 2765次组卷 | 18卷引用:2023年高考辽宁历史真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1937年10月,刘少奇要求“抗日根据地的各种群众,首先自己应该组织起来。在群众自己的政治、经济与文化的各种要求纲领上,建立真正群众的工会、农会、学生会、商会及脊年、妇女、儿童等团体。要使最大多数的工人、雇农组织在工会之内,最大多数的农民组织在农会之内。”该要求旨在(       
A.巩固苏维埃政权的群众基础
B.维护根据地独立自主的地位
C.扩大中国共产党的基层组织
D.提高对日军作战的动员能力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