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敌后战场的抗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4 道试题
1 . 抗战时期,国际反侵略运动中国分会印制发行了一幅宣传画——《我愈战愈强,敌愈战愈弱》,画面上的中国士兵头戴钢盔,形象坚定而威严,背后是我方的飞机和工业设施;画面下方则是在火焰中举起双手和负伤的日寇。该宣传画(       
A.旨在增强抗战必胜的信心B.说明我国已经初步实现工业化
C.揭示了全民抗战的重要性D.彰显国际支持是抗战胜利之本
2024-03-14更新 | 91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2024届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冲刺压轴卷(一)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2 . 抗战初期,胶东根据地的中共党员干部大都出身于非劳动阶级,因此,在开展群众工作中采取的是一种“现学现卖”的方式。在开展工作之前注意调研了解群众情况,将党中央的方针政策与当地实际结合起来,不仅领导群众参与根据地的各项建设,更在工作中锻炼了自己。这反映出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     
A.践行了工农联盟理念B.落实了群众路线方针
C.贯彻了民主政治原则D.提高了群众政治觉悟
2024-03-14更新 | 9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辽宁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冲刺压轴卷(二)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1943 年 3 月,邓小平在《新华日报》发表谈话《动员全军助民春耕、节约粮食、救济同胞》,呼吁开展节约救灾运动,号召全军“每人每天节约小米半两,后方机关每人每天节约小米一两”。这一号召(     
A.反映党的工作重心转移B.旨在提高人民军队的威信
C.打破了敌人的经济封锁D.有利于巩固全面抗战路线
2024-03-13更新 | 152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东北育才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第六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1940年9月18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敌后大城市工作的通知》(第一号),要求全党同志认识抗日战争没有长期艰苦城市工作的配合,最后的胜利是不可能的。10月2日,中共中央又发出关于开展华北敌后大城市工作的指示。这体现了中国共产党(     
A.致力于推动工作重心的转移B.努力扩大人民民主统一战线
C.对民族战争形势认识的深化D.根据主要矛盾变化调整政策
2024-03-08更新 | 291次组卷 | 7卷引用:信息必刷卷03-2024年高考历史考前信息必刷卷(辽宁专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5 . 全面抗战时期,敌后民主政权把乡村成功整合进新的社会架构中,乡村在较长时间内成为整个施政的重点。党、政、军、民几大系统各司其职又密切协作、构成支撑原本散漫的乡村社会的骨架。农民夺取了乡村政权,并建立起对地主的政治优势。这(     
A.消灭了封建土地所有制B.改变了乡村的社会面貌
C.唤醒了农民的反抗意识D.保证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2024-03-02更新 | 243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届辽宁省名校联盟高三下学期模拟调研(一)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1945年日本宣布投降时,“中国派遣军”在华部署情况统计如下。该统计可以佐证(     

地区

投降地点

军队人数

华北

山西太原,山东济南、河南洛阳、北平

328040

华东

江苏南京、安徽蚌埠、上海

346200

华中

湖北武汉、湖南长沙、江西南昌

276100

华南

广东广州和汕头

88350

A.中国是世界反法西斯东方主战场B.中共和人民军队是抗战中流砥柱
C.持久抗战是夺取胜利的必由之路D.敌我力量对比已发生根本性变化
2024-03-01更新 | 344次组卷 | 7卷引用:辽宁省本溪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寒假验收考试(开学)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没收一切公共土地及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兴国工农兵代表会议政府所有,分给无田地及少田地的农民耕种使用。

2.以人口为标准,男女老幼平均分配。

——摘自1929年《兴国县土地法》

材料二   19378月,中共洛川会议决定以减租减息作为党解决农民土地问题的基本政策,并规定:在未实行土改的地区,允许地主出租土地,但原则上须按照战前的原租额减低百分之二十五;承认战前的借贷关系,但年利息一般不得超过一分半,如债务人付息已超过原本一倍者,停利还本,如付息已超过原本两倍者,本利停付,原借贷关系视为消灭。这一土地政策是符合中国共产党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的、积极的、有原则的让步,完全符合挽救民族危亡的现实需要。

——摘编自页川《简论抗日根据地的土地政策》

材料三   1947年夏,中共中央制定并颁发了《中国土地法大纲》,规定:“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乡村中一切地主的土地及公地,由乡村农会接收,连同乡村中其他一切土地,按乡村全部人口,不分男女老幼,统一平均分配”。该法强调要放手发动群众,依靠农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而不是把土地“恩赐”给农民。但是,大纲中将一切土地平均分配的办法,不仅导致许多地区土改出现“左”倾错误,中农的利益也大受侵犯,因此,后来在新区和全国范围内土改时即加以改变。

——摘编自韩广富曹希岭《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1000个为什么》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29年到1937年,中国共产党土地政策出现的变化,并简述其原因。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土地法大纲》颁布的历史意义。
2024-02-29更新 | 106次组卷 | 3卷引用: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第二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4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如表为抗战期间中国共产党在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制度探索情况。这说明(     
时间内容
1940年3月6日中共中央要求华北各根据地在政权建设上必须实行“三三制”,即中共党员、非党员进步分子和中间分子各占三分之一。
1940年7—10月晋察冀边区举行普遍的选举建政运动,参选人数达81%。
1941年2月陕甘宁边区开展全区的“三三制”选举。
1943年晋察冀边区在各级政权结构上基本实行“三三制”。
A.根据地实践人民民主专政理论B.根据地人民强烈要求和平建国
C.共产党的阶级基础得到了扩大D.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又出新成果
2024-02-22更新 | 67次组卷 | 2卷引用:辽宁省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份联合考试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版画《投豆豆,选好人》描绘了边区民众用投豆法进行选举的场景;版画《马锡五调节婚姻诉讼》描绘了马锡五审判案件的场景;秧歌剧《兄妹开荒》、诗歌《春天,劳动在西北高原上》反映了边区大生产运动中轰轰烈烈的劳动场景;秧歌剧《夫妻识字》用通俗幽默的表现手法勾勒了刘二夫妇识字的情景。这些作品反映了(     
A.人民解放战争时的土地改革B.正面战场英勇抗击日军
C.当时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D.国统区统一战线的发展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0 . 如表为陕甘宁地区(根据地)没收地主等阶级财产收入简况表(1936~1937年),表中数据变化(     

1936年1937年
总额(单位:万元)65.32.3
占财政收入比重55%4.41%
A.是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成效B.反映了敌后战场的艰难处境
C.是中共经济政策调整的结果D.源于日军“以战养战”的掠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