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敌后战场的抗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4 道试题
1 . 20世纪三四十年代,晋察冀边区出现前线剧社、吕梁剧社、黄河剧社、太行山剧社、抗敌剧社、儿童演出队等剧社,它们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把小分队巡演与较大规模演出活动相结合,广泛进行宣传演出活动,根据地的文艺运动普遍开展起来。材料所述做法旨在(     
A.扩大国民革命统一战线B.坚持井冈山革命道路
C.满足基层社会娱乐需求D.激发民众的抗战热情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2 . 抗战后期,美国《纽约时报》记者福尔曼报道根据地:“我们新闻记者多半既不是共产主义者,也不是共产主义的同情者。”在描述大量亲眼目睹的事实后,他接着写道:“凡见过八路军的都不会怀疑他们,他们所以能以缴获的武器或简陋的武器坚持作战,就是他们能与人民站在一起。”这类报道可以(     
A.消除国共两党之间的政治分歧B.解除国民党对新闻报道的封锁
C.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D.促进外界客观了解中国共产党
2024-04-23更新 | 125次组卷 | 3卷引用:历史(辽宁卷03)(16+4模式)-2024年高考押题预测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有学者指出:民国初年的北方农村异常凋敝,产业传统单一,大多只依靠粮食种植。华北的铁路和公路也不成系统。北伐之后,中国面临日本的侵略,那时北方社会阶层上层与下层断裂。该学者意在(     
A.论证八路军在华北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原因
B.说明国民政府在北方进行第二次北伐的必要性
C.说明红军在北方建立革命根据地的历史必然性
D.论证了八路军在华北地区开展百团大战的原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下面为1947年2月《再生周刊》刊载的江苏常熟两位年过六十农民的谈话。这一谈话
农民甲:“东洋鬼子经过几次,已经弄得一无所有,胜利后又遭劫两次,现在横也捐,竖要借……自己弄得穿的没有,食息不安,这日子怎么过呢?”
农民乙:“我听得说:废了皇帝改了民国就能安享乐业了,不料民国世界比皇帝世界加了几万倍的难过。”
A.揭示了国民党的独裁统治B.道出了民国社会动荡的根源
C.明确了中国社会发展方向D.反映了民众参与政治的意识
2024-04-11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2024届高三下学期高考扣题(一)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河北冀中平原的冉庄地道战、山东海阳地区的地雷战、白洋淀的水上游击战、百团大战中的破坏敌方交通线的酸裂战……其中不乏由广大群众自发创造的战法。大量日军由此被拖在敌后战场,年值一年地被消耗。由此可知,敌后战场(     
A.牵制了半数以上的日军B.主要由共产党武装开创
C.是持久抗战的中流砥柱D.彰显了群众的军事智慧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诗经》有言:“心之忧矣,我歌且谣。”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民间歌谣融入革命斗争内容,越唱越多,越唱越广,越唱越响。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部分革命歌谣(节选)

序号歌谣名称歌谣内容
《藏龙卧虎根据地》大青山高,漫瀚山低,藏龙卧虎根据地。大青山漫山山青,遮山盖顶的八路军。要问八路军有多少?星星多少他多少。八路军本是老红军,一普真心打敌人。打得鬼子漫山滚,打得顽军丢了魂
《插秧曲》一,二,三,……绿映映,绿映映,……插得整齐又好看。同志哥伴着同志嫂,唱着歌儿插着秧。……我们是苏维埃公民,都得参加革命战争……
《全国大反攻》九月里来刮秋风,红旗飘扬在天空,各路大军都出动,人喊马嘶多威风。问一声同志们到哪儿去呀?咳,杀进蒋管区
《最后胜利是我们》铁腿踏破万里云,脚踩黔军牵川军;能打善走是红军,拖垮累死‘中央军’,最后胜利是我们。

——摘编自邓登瑶《革命歌谣的演进历程、鲜明特征及价值意蕴》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将歌谣序号按时间顺序进行排列,并从材料中提取信息,拟定论题,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
2024-04-09更新 | 157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东北三省四城市联考暨沈阳市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1939年1月,毛泽东指出:“由于上级领导的正确,由于指战员的英勇,由于友军的援助……其中友军的援助是明显的,没有正面主力军的英勇抗战,便无从顺利地开展敌人后方的游击战争,没有同处于敌后的友军之配合,也不能得这样大的成绩。”据此可见,毛泽东(       
A.认识到人民群众的力量巨大B.强调全民族团结抗战的作用
C.号召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D.认为国共两党须坚持持久战
2024·辽宁·模拟预测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北京条约》签订后,随着传教士不断深入内地,教会学校也随之增加,教会教育事业获得了很大的发展。……19世纪70年代后,由于外国侵略者在中国开办的企业增多,以及由外国控制的中国海关、邮局等机关急需人才,同时洋务派所办的企业也需要懂西学的人才,这就给教会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使教会学校向更高层次发展。1877年,在上海举行了在华新教传教士大会,传教士狄考文在会上指出:“基督教传教士为何要努力培养在中国这场注定要出现的变革中起带头作用的人才,是有充分理由的。……如果能正确控制和指导,就会为基督教取得普遍胜利开辟一条光明大道。”

——摘编自董宝良《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史》

材料二   19378月,中共发表《抗日救国十大纲领——为动员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而斗争》,提出要“改变教育的旧制度、旧课程,实行以抗日救国为目的的新制度、新课程,实行普及的、义务的、免费的教育方案,提高人民民族觉悟的程度”。1938年,毛泽东指出,“在一切为着战争的原则下,一切文化教育事业均应使之适合战争的需要”,并决定实现“改订学制”“创设并扩大增强各种干部学校”及“广泛发展民众教育”等文化教育政策。1940年,毛泽东在《关于文化教育政策》中提道:“应以提高和普及人民大众的抗日知识技能和民族自尊心为中心。应容许资产阶级自由主义的教育家、文化人、记者、学者、技术家来根据地和我们合作,办学、办报、做事。”……在全面抗战爆发后两年时间内,边区增加了2万以上的非文盲。小学的学生数量由1937年的约2000人增加至1939年的20401人,增加了10倍以上。

——摘编自李斌、张应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文化教育工作方针的形成与发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传教士在中国开办教会学校的危害。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全面抗战时期中共教育改革工作的历史意义。
2024-03-27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信息必刷卷02-2024年高考历史考前信息必刷卷(辽宁专用)
9 . 日本随军记者藤原彰曾记述道,“如果看到日军拥有优势兵力,八路军就回避;发现日军处于劣势时,就预设埋伏,全歼日本士兵,然后夺走他们的所有武器装备。”后来他总结说,不论日军如何在冀中地区实施无人区计划,八路军都是无法被消灭的。藤原彰的记述和总结(     
A.体现出中国国民党采取消极抗日策略B.反映出日军侵华手段极端残忍
C.印证了敌后战场战略战术的灵活有效D.旨在揭示中国民众的英勇无畏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0 . 抗战时期,延安大学开学第一课就是劳动,自己挖窑洞,建宿舍,修缮学校基本设施。学校还在各院抽调四十五人到南泥湾开秋荒六百亩,创下一人一天开荒一亩二的高产纪录。 到 1943年基本实现了办学自给自足,还为边区政府上交救国公粮。这些做法在当时(     
A.巩固了抗日民主根据地B.适应了土地革命运动的需要
C.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D.推动了中国高校的劳动教育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