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敌后战场的抗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某次会战之后,日军的兵力出现明显不足,因为有生力量被消灭很多,战线拉得太长,抗日战争也开始进入战略相持阶段。这次会战进行前夕(     
A.毛泽东发表了《论持久战》B.日本的“囚笼政策”宣告破产
C.英美盟军在太平洋战场接连败退D.国民党顽固派制造“皖南事变”
2 . 中国近代史是从1840年到1949年,这段历史在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占有重要地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从器物上感觉不足。这种感觉,从鸦片战争后渐渐发动,觉得外国的船坚炮利,确是我们所不及,对于这方面的事项,觉得有舍己从人的必要,于是福建船政学堂、上海制造局等等渐次设立起来。……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自从和日本打了一个败仗下来,国内有心人,真相睡梦中着一个霹雳,因想到堂堂中国为什么衰败到这田地,都为的是政制不良,所以拿“变法维新”做一面大旗,在社会上开始运动第三期,便是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革命成功将近十年,所希望的件件都落空,渐渐有点废然思返,觉得社会文化是整套的,要拿旧心理运用新制度,决计不可能,渐渐要求全人格的觉悟。

——据梁启超《五十年来中国进化概论》(1922年)

材料二   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使中华民族的历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下表中为新民主主义革命不同时期中国共产党探索革命道路的代表性旧址。


材料三   随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国人民真正站起来了。但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深知,“没有工业,便没有巩固的国防,便没有人民的福利,便没有国家的富强”。中国既要实现社会主义,也要完成现代化。在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和建设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人明确提出了实现现代化的奋斗目标,并且为此进行了艰辛探索。

——据罗平汉《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现代化》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梁启超三期“进化”的代表性人物及主要活动。
(2)分别指出材料二中革命旧址所代表的历史时期革命,并说明该时期中国共产党担负的主要革命任务。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新中国成立初期为实现“社会主义”和“现代化”在经济上进行的实践活动。
2023-07-01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江津中学等七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依据波茨坦盟国要求日本无条件投降的宣言,迅速解除敌伪军的武装,收复一切敌占城镇交通要道,把沦陷区一万万六千万同胞赶快解救出来……一定要坚决扫除前进途中的一切障碍,逼迫敌伪军向我投降,彻底消灭拒绝投降的敌伪军,收缴敌伪军的武装,占领城镇和交通要道,摧毁敌伪组织和反动势力,维持革命秩序,建立人民政权!

——《解放日报社论》(1945813日)

材料二   1945810日,蒋介石电令各战区:对敌可能之抵抗的阻挠,应有应战准备;并应警告辖区以内敌军,不得向我已指定之军事长官以外任何人投降缴械;对封锁地伪军应策动反正,并迅即确保联络掌握,令其先期包围集中之敌,先期控制敌军撤离后之要点要线,以待国军到达。

——摘编自李新总编《中华民国史》

材料三   日本战败之际,杜鲁门认为,“蒋介石的权力只及于西南一隅……长江以北则连任何一种中央政府的影子也没有”。810日,美国政府下达指令:利用日本军队作守备队,阻止共产党前进,以待美国帮助国民党把军队运送到华南并把美国海军调到中国海港,15日,杜鲁门的《一号通令》要求日本天皇命令中国战区的日本海陆空将领(除满洲外)都向蒋介石投降。根据这一方针,美国大力帮助蒋介石运兵到华北、华东,美国军队在天津、青岛等地登陆,10月下旬起开始助蒋向东北运兵。

——摘编自方连庆等主编《战后国际关系史》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共产党、国民党政府在接受日本投降问题上的主张。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在日本对华投降问题上采取的措施。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中国共产党、国民党政府、美国在日本对华投降问题上的做法。
2023-06-09更新 | 6283次组卷 | 23卷引用:重庆市永川双石中学校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1941年初,《解放》周刊发表社论,明确提出“我们欢迎他地的资本家到抗日根据地开办实业,并切实保护他们的营业”。根据地在发展公营经济的同时也注重保护私人工商业。这说明当时的根据地(     
A.发展经济是首要任务B.建设新民主主义经济
C.维护了革命统一战线D.打破了日伪经济封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总部发布的某次战役预备命令指出“……为打击敌之囚笼政策,争取华北战局更有利的发展,决定趁目前青沙(纱)帐与雨季时节,敌对晋察冀晋西北及晋东南扫荡较为缓和,正太(石家庄到太原)沿线较为空虚的有利时机,大举破击正太路”。据此判断,此次战役胜利(     
A.以发动群众的游击战为主要形式B.推动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建立
C.是抗战爆发以来中国军队首次胜利D.有力支持配合了正面战场抗战
2023-05-15更新 | 96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2023届高三三模(康德卷)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如表举措的实施(        
中共在陕甘宁边区头拖的部分举措
时间内容_
1939年1月召开陕甘宁边区第一届参议会
1941年11月公布《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
1942年5月召开文艺工作者座谈会,阐明革命文艺为人民服务
1942年12月开展“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大生产运动
A.巩固了国民大革命的社会基础B.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
C.适应了民族战争新形势的需要D.完善了陕甘宁边区的组织建设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历史档案展现了1939年2月前中共在河北邢台农村开展几次群众性运动的概况:首先开展反毒禁赌运动:其次开展反贪污、反摊派斗争;再次开展减租减息运动。围绕上述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基层政权建设是敌后抗日根据地建设唯一主题
B.对农村的社会改造是争取民众支持的重要一步
C.经济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巩固根据地的核心步骤
D.民众的组织与动员是巩固统一战线的主要措施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下图为冀鲁豫边区的年画《战斗英雄·劳动英雄》(1945年),图右侧人物着战士戎装,左臂挎长枪,右手高擎大刀,英姿飒爽;左侧人物农民打扮,右手持镰刀,左手高举一束红高粱,意气风发。该年画体现出(     

   

A.农民获得土地后的劳动热情B.军民精诚合作抗日共御外辱
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基础扩大D.敌后战场成为抗战中流砥柱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二千余年基层管理体制诸多嬗变,大秦帝国确立的模式(乡官制度)基本不变:即在编户相互监督的基础上,建立一个由教化、征税、治安三个部分组成的基层管理结构。而且,历朝政府都试图建立一种机制,发挥基层民众自我监督、自我管理的功能。从奏汉时起,通过建立什伍组织,邻里监督,善恶相告,甚至有罪连坐,形成严密甚至残酷的监督体系。这种法家的治民之术即便在标榜独尊儒术的汉代以后仍未放弃,在唐代的邻保之制、宋及明清的保甲法中,不断地重现,足以说明它是行之有效的。

——摘编自张德美《古代乡官的嬗变》

材料二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农村治理承载着特殊的历史使命。为抗日救国目标的实现和满足边区人民的生活所需,边区政府采取了一系列举措: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探索基层民主自治制度,发挥农民主体作用:治理匪患,安定秩序:整治烟毒,移风易俗:革除婚姻陋习等等。边区政府还创新社会治理形式:减租减息,多方参与;开展大生产运动;大力发展教育等。经过艰苦卓绝的探索,边区农村社会治理取得显著的成果。

——摘编自姜秀华《陕甘宁边区农村社会治理的实践与启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古代推行“乡官制”治理模式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陕甘宁边区农村社会治理措施所起的作用。
10 . 1940年,陕甘宁边区政府公布《优待外来难民和贫民之决定》,规定:“移难民在居住、垦荒、贷款、医疗、选举权方面都有一定的优惠政策。”据1943年统计,边区5年扩大耕地面积240万亩,其中200万亩是移民开荒增加的。该政策的实施
A.推动了土地革命的深入开展B.突破了国民政府的军事封锁
C.改变了敌我双方的力量对比D.有利于开发边区与支持抗战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