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敌后战场的抗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7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1939年4月,陕甘宁边区颁布婚姻条例,明确规定男女婚姻应遵循个人自由意志原则。此后,边区各县解除婚约的案件数量呈上升趋势。如下表。这主要体现出陕甘宁边区(     
年份1939194019411942194319441945
件数7077125242203173133
A.民众权利意识加强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巩固
C.民事判决更加合理D.女性受教育的程度提高
2 . [抗日战争与根据地廉政建设]

材料全国抗战爆发后,国民党虽然实现了向抗日转向,但是其政治腐败、官员腐化问题仍然难以遏制,成为了实现凝聚全民族抗日力量的一个严重障碍。1937年中共召开洛川会议,通过《中国共产党抗日救国十大纲领》,郑重提出铲除贪官污吏,建立廉洁政治,在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下的陕甘宁边区及其他根据地先施行,然后再按照民主政体要求,逐步改造国民党这个专制政体,最终建立民主廉洁政府的目标。

20世纪40年代初,中国共产党坚定地推行了“精兵简政”政策,巩固和发展抗日民主,降低行政成本。在思想界,全党开展整风运动,强调改进干部作风要特别注重克服“发财思想,贪污腐化思想”,营造了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中国共产党在党内大力倡导模范践廉,在政权建设上注重制度约束,通过加强财经审计监督,颁布《惩治贪污暂行条例》等法律文件,扩大监督主体,形成各级参议会监督、群众监督、政府机关内部监督等监督体系等措施,完善廉洁政府的制度保障。在延安时期,对廉洁政府的构建在中国共产党政权建设史上写下了极其重要的一页。

——摘编自魏继坤《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党内政治生态建设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进行根据地廉政建设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简述中国共产党开展根据地廉政建设的意义。
2023-08-18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硚口区2024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起点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3 .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琼崖特委组织人员表演进步话剧,揭露日本帝国主义企图压迫苗族、黎族民众的不良用心,动员当地少数民族群众创作控诉日军罪行的民族歌谣,同时也采用广播、报纸、杂志等多种方式进行抗日宣传。这些举措旨在(     
A.促进抗战斗争方式多样化B.增强民族团结以抵御外敌
C.阐释全面抗日战争总路线D.适应相持阶段的抗战需要
2023-08-17更新 | 122次组卷 | 1卷引用:试题调研·2023年高考历史第9辑-押最新动向题考前47天第4题突出价值引领
4 . 木刻艺术是抗日战争时期流行的美术宣传形式,木刻作品描绘的多是普通劳动者形象,反映了当时与生产、生活相关的场景。下面为1940年陕甘宁边区的木刻作品,该作品反映了(     
   
A.土地革命激发农民生产积极性B.抗战形势走向新的历史阶段
C.抗日根据地发展经济支持抗战D.政府发动群众进行抗日斗争
2023-08-17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试题调研·2023年高考历史第9辑-押最新动向题考前50天第1题命题素材多样
5 . 1937年1月,陕甘宁边区政府决定把红色中华通讯社更名为新华通讯社,并在华北、晋绥、山东等地相继成立分社。1940年12月,创办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可以用日语和英语广播。同时,还在边区和国统区分别创办了《解放日报》和《新华日报》。这些举措(     
A.表明中国共产党工作重心转移B.有力促进了民族革命战争的胜利
C.加速了国民党统治的全面崩溃D.有利于巩固和扩大革命统一战线
2023-08-16更新 | 292次组卷 | 4卷引用:广西桂林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如下图反映了20世纪40年代中国农村地区的变化。它们的共同点是(     
A.削弱了农村的封建剥削B.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
C.促进了解放战争的胜利D.显示了边区民主政治的广泛性
7 .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这次战争是在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的纲领下进行的,在进军中,共产党人在军队政治工作和发动工农群众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国民党与共产党团结合作,使战争取得了巨大成功,这是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所取得的成果。

——摘编自《中国历史》部编教材

材料二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在边远的农村进行武装暴动,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走出一条新道路。

材料三   此次会议撤换了“靠铅笔指挥的战略家”,推选毛泽东同志担任领导……这次会议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材料四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拿起武器同法西斯战斗的国家,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1940年中国共产党建立了一亿多人口的抗日根据地和游击区,延安就是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和指挥中枢,国共两党分别在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作战,在抗战中,携手合作共同筑起中华民族血肉长城,打败了日本侵略者,赢得了抗战最后的胜利。

——摘编自《中国历史》部编教材

材料五   中国的土地制度极不合理,……占乡村人口不到10%的地主富农,占有约70%---80%的土地,……而占乡村人口90%以上的雇农、贫农、中农及其他人民,却总共只有约20%---30%的土地,终年劳动,不得温饱。

——摘自《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公布中国土地法大纲的决议》


(1)中国共产党第一次提出彻底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是哪次会议?说出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所取得的成果。
(2)“走出一条新道路”是什么?
(3)此次会议是什么?
(4)“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的历史事件是什么?共产党是怎样抗战的?国共两党“携手合作,共同筑起中华民族血肉长城”指的是什么?
(5)说出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采取的土地政策。
2023-08-14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益阳市安化县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学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1940年3月,中共中央发出党内指示,强调敌后政权在性质上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权;并指出,中国共产党在政权中的领导作用,是要靠党员的质量来保证的,而不必有更多的人数,不是要盛气凌人地要人家服从,而是要以党的正确政策和自己的模范工作,使别人愿意接受我们的建议。这些指示(     
A.探索了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B.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实现
C.调动了各阶层团结抗战的积极性D.正确区分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9 .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1942年,延安城内发生燃料危机,市民生活用煤严重缺乏。有些机关单位甚至提前两个月预定1000—2000斤煤炭。加上对延安周边森林的采伐,造成局部沙化现象,绥德、米脂一带的居民向森林深处移居。这引起了党中央和边区政府的高度重视。陕甘宁边区政府组织调查团,多次开展调查,并根据调查中发现的问题,采取诸多措施以促进边区煤炭工业发展。边区政府直接投资5万元,在安塞、延安增开煤窑;边区政府鼓励公私合营等多种形式的开采活动,有计划地发展民营煤炭业;边区政府还改善煤厂管理,批判和纠正官僚主义作风;采取工资计件累进制;开展劳动竞赛;等等。据边区建设厅统计,到1943年,煤矿矿井发展到100个,职工1891人,每月生产煤炭7600吨。

——摘编自王飞《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社会调查与政策制定——以陕甘宁边区为主的考察》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延安燃料危机发生的原因。
(2)根据材料,说明边区政府应对燃料危机的做法有何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其作用。
10 . 1940年,中共中央指出:“我党过去一年正确的反摩擦斗争,使顽固派不得不在事实上承认我党之力量与地位。而我党五十万大军积极行动于敌后,则给了日寇以深重的打击,给了全国人民以无穷的希望。”据此可知,当时(     
A.敌后战场的重要性逐渐凸显B.全面抗战路线赢得各阶层支持
C.国民政府已经放弃抗日立场D.百团大战胜利增强中共影响力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