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03 道试题
1 . 1954年12月,第二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指出人民政协的性质是“团结全国各民族、各民主阶级、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国外华侨和其他爱国民主人士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组织”。由此可以看出1954年以后
A.政治协商制度初步建立
B.全国政协不再具有立法的职能
C.政协成为各党派的联合执政机构
D.政协是全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2 . 20世纪50年代中期,中国民主同盟主席张澜说:“根据我们的民主集中制,中国人民把政权掌握在自己手里,而人民又确确实实有了一个集中行使立法权和行政权的最高权力机关。这是理论与实际一致的一种新制度。”这种“新制度”的意义是
A.奠定了我国各项政治建设的基础B.使中国进入了人民当家做主的新时代
C.调动了民主人士的参政议政热情D.巩固了人民民主统一战线
3 . 当代学者朱兆华认为:“(新中国)这种体制内的监督,既避免了多党竞争、互相倾轧造成的政治动荡,又避免了一党专制,缺少监督导致的种种弊端。”文中“这种体制内的监督”是指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依法治国”方略写进宪法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4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中国农村生产关系进行了四次调整: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人民公社化——家庭承包责任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前两次调整把土地从私有变为公有
B.前两次调整把分散经营变为合作经营
C.后两次调整土地所有制未发生改变
D.四次调整都不同程度地解放了生产力
2017-12-01更新 | 361次组卷 | 14卷引用:【全国百强校】重庆大学城第一中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5 . “一五”计划期间,“坚决优先保证工业不在1949年以前建立起工业的沿海城市发展,而是面向华北、西北和华中的新工业中心”,大部分工厂“都建在离开沿海省份的城市,如湖北的武汉、内蒙古的包头、吉林的长春和四川的成都”。这说明“一五”计划
A.实施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
B.改善了我国工业地域分布的格局
C.有效地优化了我国的产业结构
D.不利于新中国各地区的均衡发展
2017-11-22更新 | 711次组卷 | 24卷引用:重庆市江津长寿巴县等七校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七校联考高一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下表为1950~1953年我国粮食需求与粮食产量统计表(均以1950年为基数100),这表明当时我国
A.国民经济得到恢复与发展B.当时农业生产关系急需调整
C.工业化发展导致粮食需求增多D.人口增长导致粮食需求增加
7 . 材料有人曾讲:“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束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是啊,一个民族要想日子过的好一点,就必须抓住历史机遇,勇于创新,方能推动本民族的进步发展,古今中外的历史莫不证明了这点。如隋唐,统治者借政权新立实行一系列制度创新,推动中国走向繁盛;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共领导人民进行民主政治建设,推动社会进步。世界上的例子也不少。古代雅典,先后经历了梭伦改革、克里斯提尼改革、伯里克利改革,促使国家经济、政治获得了空前繁荣;16世纪后,长期处在欧洲文明老少边穷地区的英国,抓住机遇,进行改革,一跃成为世界残国。

——改编自《中国社会科学网:专访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陈晓律》


结合材料与所学中外近现代史的相关知识,围绕“历史机遇与制度创新”的主题,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8 . 工业化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由之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办洋务的封建官僚们主持下,中国开始有了一批官办的企业。这些企业因为是使用新式机器,雇佣了大量工人,大体上按照西方的机器工厂的组织形式来进行生产,已不同于旧有的官营工场手工业,所以是带有资本主义性质的企业。但是这些企业中很大部分是军事工业,它们的产品供应给国家和军队,并不作为商品而出售,更不投放到市场上去。这些企业不但为封建官僚所控制,而且对外国资本帝国主义有很大的依赖性。

材料二19世纪六七十年代至20世纪初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简况表

年份新办民族工业总数/家新增民族工业资金总额/万元平均每年设厂数/家平均每年新增资本/万元
1869—189450多500多1.421.41
1895—1900100450016.7750
1901—1911300560031510
1912—191960013000751625

材料三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洋务企业的特征。结合所学分析洋务运动对中国工业化的影响。

(2)材料二中民族工业在哪一时段发展最为显著?分析影响该时段发展的主要因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共产党为实现工业化进行了哪些努力?这些努力对当时的经济建设有什么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