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2 道试题
1 . 文化交流。

中古时期文化交流与传播情况摘编

数学8世纪印度数字传入阿拉伯,12世纪由阿拉伯传入欧洲,成为世界通用的“阿拉伯数字”。
科学技术8世纪中国造纸术传入阿拉伯,后经由拜占庭、埃及、摩洛哥传入欧洲;指南针、火器等在13世纪经阿拉伯传入欧洲。
哲学宗教9世纪阿拉伯人将希腊学者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人的著作译成了阿拉伯文,11世纪下半叶到13世纪又转译为拉丁文,传入西欧。7世纪以后,犹太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陆续传到中国。
医学10世纪阿拉伯人总结希腊、印度等地区的医学知识,编纂《医学集成》。

伏尔泰根据中国历史故事,编写了剧本《中国孤儿》。剧本写道:张惕接受皇帝托孤,决定要用独生子替太子送死。其妻伊达美不予配合,说:“你向他发过誓么,要杀你的亲生子?唉!有什么贵和贱,又有什么主和臣,都不过一点虚荣定了一时的名分,天生来大家平等……要谋自己的善后,才是我们职责。”

(1)阅读材料,概括中古时期东西方文化交流与传播的特点。
(2)阅读材料,结合所学,指出《中国孤儿》的创作背景。
2022-07-12更新 | 199次组卷 | 4卷引用:第2课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分层作业)-【上好课】高一历史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下)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种植植物能养活的人口要比采集食物所能养活的人口多得多。……农业生产增长使食物有了剩余,能够供养新产生的祭司阶级、士兵和吏。……文字就是祭司们出于记事的需要而做出的一大发明。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20世纪,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把公元前8~公元前3世纪称作“轴心时代”。这一时期的中国、印度和希腊……深刻影响了此后整个文明的发展。

——摘编自《中外历史纲要》(下)

材料三   公元前3世纪中叶以前,罗马的法律只针对罗马公民而言,居住在罗马城的外邦人不享受法律所提供的保护,此为公民法。随着接二连三的争霸与扩张战争的进行,罗马的统治疆域扩大,殖民城市的增多,臣民数量的递增,军团与当地民众的矛盾凸显,公民法已然不适用,因而逐渐形成了能够适用于罗马统治疆域内一切臣民的法律——万民法。

——肖丽《罗马海外殖民城市的建设及其影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人类文明产生的前提与标志。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处于“轴心时代”的东西方文明对外扩展的方式,并说明此时东西方没有建立直接联系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罗马是如何对庞大帝国进行治理的?你如何理解文明扩张与世界帝国之间的关系?
3 . 世界古代文明

材料一   

材料二   公元前336年,亚历山大即位成为马其顿国王,统一希腊全境,荡平波斯帝国,大军开到印度河流域,仅用十年时间便建立起全境约550万平方千米的世界性帝国。亚历山大继承了波斯帝国的基本制度,任用马其顿人和希腊人担任地方行省的主要职务,推广希腊文化。亚历山大及其继承者在东方土地上建立了300多座希腊城市,在每一座城市中都建有希腊式的会所、剧场和体育场,而希腊的巡回演出剧团则定期在这些城市的剧场中上演希腊的悲剧和喜剧。

——赵林《西方文化概论》

(1)上述图中属于大河文明的是________,属于海洋文明的是________。(填序号,少填、错填均不得分)任选图中一个文明,并列举该文明有哪些成就(至少两项);结合所学,概括世界古代文明的特征。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简述亚历山大远征的影响。
2022-05-31更新 | 107次组卷 | 3卷引用:广西钦州市第四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2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罗马帝国建立的同时,也用武力打通了西方与东方各族人民的交往通道。罗马的多民族文化也辐射至帝国的四周,罗马人的足迹远涉帕提亚、印度、中亚,甚至达中国……庞贝古城有印度女神雕像出土,北欧的丹麦也有印度佛像的发现,而在印度半岛东海岸本迪治利城,则发现了一个罗马商战遗址,出土了大量意大利陶器和罗马帝国钱币,越南等地也有不少罗马钱币出土。许多研究者还认为庞贝壁画中的天神、英雄和王侯显贵所穿的迎风飘展的长袍大褂都是丝绸制成。而众多古典文献的记载更是中国丝绸大量输入罗马的明证。

——摘编自杨俊明《古代帝国与东西方文明的交流传播》


(1)分别写出材料一地图上2、4、6三个古文明的名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东西方文明交往的特点。
2022-05-31更新 | 77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主观题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中华文化在几千年中不断在交流中发展,并对世界文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域都护定远侯班超遣掾甘英使大泰、条支,穷西海,皆前世所不至,莫不备其风土,传其临大海,欲渡,船人谓英曰:“海水广大,往来者逢善风,三月乃得度,若遇迟风,人皆赍三岁粮。海中善使人思土恋慕,数有死亡者。”英乃止。

——摘自《资治通鉴》第48卷

材料二       (大秦)“以金银为钱,银钱十当金钱一。与安息、天竺交市于海中,利有十倍。其人质直,市无二价。谷食常贱,国用富饶。邻国使到其界首者,乘驿诣王都,至则给以金钱。其王常欲通使于汉,而安息欲以汉缗彩与之交市,故遮阂不得自达。至桓帝延熹九年,大秦王安敦遣使自日南徼外献象牙、犀南、玳瑁,始乃一通焉。其所表贡,并无珍异,疑传者过焉。”

——摘自《后汉书·西域传》

材料三       任何一种文明的发展都不是孤立的,而是在和其他文明对立统一、冲突交融中展开的。只有那些开放的、善于从其他文明中吸取营养的民族,才有长久旺盛的生命力。

——王天玺《多极世界和为贵——兼评亨廷顿“文明冲突论”》

材料四       使去传风教,人来习典谟。衣冠知奉礼,忠信识尊儒。

——(唐)李隆基《赐新罗王》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朝与罗马帝国交往的特点。
(2)结合所学,简析汉朝与西亚(安息)、欧洲(大秦)通商关系发展的主要条件。
(3)根据材料三、材料四,结合所学,说明中古时期朝鲜在哪些方面从中国“吸取营养”。
6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早在阿拉伯国家成立之初,穆罕默德就注重提高阿拉伯人的文化。此后,历代统治者都比较注重先进文化的摄取。阿拉伯的统治者一方面积极网罗各种人才为帝国服务,一方面组织力量大力翻译和研究古代希腊、波斯和印度的文化典籍与著作。经过长期的努力,帝国境内的希腊文化、波斯文化、印度文化和阿拉伯的传统文化逐渐融合起来,形成一种崭新的阿拉伯文化。

——摘编自朱寰《世界上古中古史》

材料三   任何一种文明的发展都不是孤立的,而是在和其他文明对立统一、冲突交融中展开的。……只有那些开放的、善于从其他文明中吸取营养的民族,才有长久旺盛的生命力。

——王天玺《多极世界和为贵——兼评亨廷顿“文明冲突论”》


(1)材料一中的①②③④是世界代表性的文明古国。其中,以水生植物晒干制作成“纸草”的古文明区域是_____;在泥板上刻写文字的古代人主要生活在_____。用众生平等、轮回报应来揭示人生真谛的宗教产生于_____;提倡用儒家伦理道德来规范社会的学派产生于_____
(2)根据材料二,概括阿拉伯统治者在文化领域采取的主要措施。阿拉伯人在对古代文化继承和发展后,形成的最有代表性的文学作品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试举两例说明中古时期朝鲜是如何从中国“吸取营养”的。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由于波斯帝国的统治范围广大,有些被征服地区沿用当地的统治制度。大流士(波斯帝国皇帝)采用并改进了亚述人所使用的驿站制度。他还统一币制,使得境内的商业活动有一定的标准,这种由王室发行以保证其纯度的钱币铸造起源于小亚细亚的吕底亚王国。

——摘编自马克直《世界文明史》

(1)根据材料一,分别指出图1、图2和图3中的相关制度。
(2)根据材料二,概括波斯帝国大流士为维护统治采取的措施。
(3)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国家治理方面的认识。
8 . 世界历史由分散走向整体,联系密切。

材料一 各个古代文明独立发展,因此在文化上也表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特点。大体说来, 印度人重视宗教,中国人重视伦理教化,希腊人追求理性,罗马人注重实用,埃及人讲求来世。当然,这些特点不是绝对的,有些是各文明所共有的,有些则相互渗透。如佛教曾传入中国、东南亚、日本和朝鲜,希腊人曾统治埃及和西亚,罗马人曾领有东地中海和高卢等地区,并给这些地区的历史发展以巨大影响。不过,所有这些对当地原有的文明来说,很难说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占统治地位的,仍然是当地原有的文化。

——摘编自晏绍祥《世界上古史》


(1)依据材料一,概括古代文明的特点。

材料二

16世纪,人类认识世界的视野更为开阔。欧洲探险家和他们的追随者在世界各地的民族之间建立了联 系。各个人群之间的互动反过来产生了规模空前的交 流,这些交流跨越了不同的社会和文化区域。有一些交流是生物种群方面的:植物、粮食作物、动物、人口以及病菌都传播到未曾到达过的地区。航海探险唤醒了商业贸易的繁荣,为了寻求贸易机会,欧洲商人走遍了全世界的海港码头。到18世纪中叶,他们已经建立起环球贸易和交通网络。

——摘编自[美]本特利等《新全球史》


(2)指出推动16世纪“人类认识世界的视野更为开阔”的重大历史事件。依据材料二,分析该事件带来的影响。
9 . 文明与战争

材料一     约公元前4500年,苏美尔人迁移到两河流域南部。他们从事农业生产,具有灌溉知识,使用金属工具,用削成尖头的芦秆或木棒做笔,在未干的软泥版上压刻出符号。从此时到约公元前2900年,以城市为中心的聚落逐步扩大,城市的功能不断完善。该时期的一块石碑上雕刻有一个统治者,他戴头冠,穿长褶裙,孔武有力。同时期的一枚印章上,有一个人正主持宗教仪式,手刃敌人,表明他拥有宗教和军事权力,在同时期的雕刻中还出现了奉献产品的民众。这些情况表明苏美尔地区进入了文明时代。



苏美尔楔形文字
(1)依据材料一,概括西亚地区进入文明时代的表现。

材料二     公元前4世纪晚期,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率军入侵并灭亡了波斯帝国,随后建立了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帝国。亚历山大远征期问,在野蛮部落建立了70多个城市,定都巴比伦城,保留波斯帝国的行政制度,鼓励东西方种族通婚,以马其顿人和希腊人作为骨干力量,保证征服者的统治地位;袭用东方的专制政体,并利用宗教进行统治,宣扬君权神授,从而使帝国的统治呈现出东方、马其顿、希腊城邦三种因素的混合现象。

——摘编自齐涛《世界通史教程(古代卷)》


(2)阅读材料二,结合所学,请简要评析亚历山大远征。
10 . 古代世界文明呈现出多元发展格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法老被视为神,是法律的来源。古埃及人赞扬拉美西斯二世说:“威令在你口中,认知在你的心中,而你的舌头可以产生正义。”

——摘译自埃及历史铭文

材料二   我们的政治制度……政权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在我们的私人生活中,我们是自由的和宽容的;但是在公家的事物中,我们遵守法律。这是因为这种法律制度使我们心悦诚服。

——雅典政治家伯利克里在伯罗奔尼撒战争爆发时的演讲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简单说明埃及文明产生的地区及法老的地位。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雅典政治制度的特点。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