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9 道试题
1 . 希腊民主政治与罗马法律制度,集中代表了古代西方政治文明的杰出成就。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中,修昔底德借尼西阿斯(古雅典将军)之口说出了这样一句话:“男人就是城邦。”

——马克壵《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第一而且是最重要的是禁止以人身为担保的借贷,第二是任何人都有自愿替被害人要求赔偿的自由,第三是向陪审法庭申诉的权利,这一点据说是群众力量的主要基础,因为人民有了投票权利,就成为政府的主宰了。

——亚里士多德《雅典政制》

材料三   关于苏格拉底被判处死刑的材料

雅典人
口总数
雅典公
民总数
陪审、审判人员及产生方式表决
形式
程序罪名
陪审员审判员产生
方式
约40万约4.2万6000501抽签举手一审制怠慢神和蛊惑青年

材料四   《十二铜表法》各篇目

十一十二
传唤审判求债(债务赔偿)家长权继承及监护所有权及占有房屋及土地私犯(侵犯他人)公法宗教法前五表之补充后五表之补充

——依据杨红林《历史上的大法典》编制


请问答: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解读“男人就是城邦”的内涵。
(2)据材料二,指出梭伦改革维护了“人民”的哪些权利?
(3)根据材料三,归纳指出雅典民主制度存在的问题。
(4)材料四   反映《十二铜表法》的内容侧重于哪一方面?该法在罗马法发展历史上有何突出地位?
2021-04-28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池州市东至县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据统计,公元前五世纪雅典公民人数在2.5万人至3万人之间,当时雅典总人口为25万人至30万人,其中奴隶约8万人,2.5万人为外邦人。这可以用于论证
A.雅典民主制度的局限性B.雅典开启西方民主政治先河
C.城邦经济衰落的必然性D.雅典民主政治进入黄金时代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古希腊的神和人都具有自由奔放、独立不羁、狂欢取乐、享受人生的个体本位意识,而在国难面前又表现出艰苦卓绝、百折不挠的精神。威力无穷的命运给古希腊人带来了困惑与恐惧,也培养了他们的自我意识和个体精神。此外,他们在与命运抗争中激发出了蓬勃的生命活カ。古希腊文学正是在描写人对现世价值的追寻、人与命运的矛盾和抗争中展示了人性的活泼与美丽,表现了人类童年时期的自由、乐观与浪漫。

——摘编自《浅析古希腊人文精神》

材料二   在文艺复兴时期,人文精神中对平等的要求只是局限于市民(即资产阶级)范围之内。先进的启蒙学者则主张把平等扩大到一切人,要求从政治平等上升到财产平等。随着近代科学技术在生产实践中取得的巨大成功,人们普遍认为一切问题的真正解决只能依靠科学进步,科学技术和工业文明在给人们带来好处的同时,也使人类陷入一场人文危机。面对这种危机,现当代思想先锋们围绕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进行了反思。

——摘编自陈娜《西方人文精神的历史流变及其对当代中国文化发展的启示》

材料三   西方最早的国家形式是古希腊各城邦,国家观念也随之出现。随着基督教的出现,神学国家观逐渐形成,教会提出国家存在是因为人有原罪,国家是减轻原罪所必须的安排,国家是上帝的产物。启蒙运动时期的霍布斯、洛克、卢梭等人都用社会契约论来阐释自己的国家观念。霍布斯认为人生而是自私自利且充满恶意的,理性为人们提出一些简单可行的和平契约,每个人都同意把权力和カ量转让给主权者,从而形成国家。洛克强调人的自然权利不可让渡、不可剥夺,否则人民将有权革命,强调政府必须实行法治和分权。

——摘编自《西方文明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希腊人文精神的主要特点,并分析其形成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西方人文精神流变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流变带来的积极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欧洲启蒙思想家对近代国家观念形成的促进作用。
2021-04-19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六安市皖西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在《剑桥艺术史》中作者指出,“虽然罗马支配了希腊的政治和军事,但他们在艺术和文化上则服从希腊人的优势……运用于拱门和拱顶中的工程学经验以及使用混凝土的实际经验,使罗马人有可能创造在形状和规模上都是希腊人从未梦想过的建筑”。此材料意在说明
A.罗马继承发展了希腊建筑风格B.罗马建筑风格与希腊完全不同
C.罗马的建筑大多数都规模宏大D.希腊的建筑风格借鉴了罗马建筑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下面为印欧人早期迁移路线图(公元前3000~公元前1000年)。据此可知,印欧人的迁移
A.经历了一个长期的过程B.导致了古代文明的覆灭
C.以马车为主要交通工具D.以传播游牧文化为目的
2021-04-16更新 | 215次组卷 | 4卷引用:安徽省亳州市涡阳县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如图为新石器时代德国费德尔湖畔的艾希比尔村落(遗址)复原图,从左至右分别为配置图、外观图、俯瞰图。对该复原图的解读正确的是
A.面湖而居适应了生产生活的需要B.码头的存在说明商品经济发达
C.房屋布局体现了严格的等级秩序D.悬山式屋顶适应热带多雨的环境
2021-01-29更新 | 385次组卷 | 14卷引用: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分层班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亚里士多德曾提出三个重要命题:“求知是所有人的本性”、“人是理性的动物”和“人是政治动物”。这表明他
A.继承了苏格拉底的思想B.强调人的理性与生俱来
C.接近了唯物主义的思想D.认识到人人生而平等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在古希腊,对于人是用感觉还是用知识作为衡量标准一直存在争议,苏格拉底认为可以作为衡量标准的只能是知识,感觉是靠不住的,但普罗泰哥拉认为感觉是真实的,被感知的事物、对象也是真实的。据此可知
A.知识是认识事物的唯一尺度B.二者对人生价值的理解存在根本差异
C.智者学派的观点影响较广泛D.二者的思想观点都体现人文主义精神
2020-11-27更新 | 88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名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观察上面的历史时间轴,选择一个角度,确定一个主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阐述。(要求:主题明确,论从史出,史实充分,逻辑严密)
2020-08-05更新 | 360次组卷 | 11卷引用:安徽省芜湖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下图左侧为公元前7到前6世纪的希腊雕刻,下侧为古代埃及公元前三千年后期的雕刻,两者在表情和站立姿势等多方面存在明显的相似之处,这可以说明

A.古希腊雕刻完全模仿古埃及B.古代雕刻艺术发展非常缓慢
C.古希腊与古埃及的文化雷同D.早期文明之间存在一定交流
2020-07-04更新 | 762次组卷 | 35卷引用:安徽省滁州市定远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