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雅典的城邦是以一个城市为中心,并把周围的农村联合起来组成的。公元前5世纪,雅典城邦面积约2500平方公里,人口约有305万。这一状况(     
A.阻碍了农耕文明扩展B.是国家分裂割据的产物
C.凸显出封闭性的倾向D.影响了民主政治的形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下图所示为古代印度佛教经典南传与北传的书写文字。材料可用于说明,古代印度(     

     巴利文佛经(南传)        梵文佛经(北传)
A.文化具有多元性与辐射力B.教育管理系统的混乱
C.国家分裂局面形成的状况D.佛教传播方式的变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在两河流域历史上伴随军事战争而存在的是对其崇拜神灵神像的践踏和掠夺。如埃兰人攻陷乌尔城时,便将乌尔城保护神月神南那的神像劫走;赫梯人攻陷古巴比伦王国时也将其城邦保护神马尔杜克的神像劫走。这一做法意在(       
A.实现文化发展趋同B.提高军事实力C.重建社会统治秩序D.建立神权政治
4 . 城邦是古希腊的一种国家形态,它一般以一个城市为中心,包括其周边的村社。古希腊城邦的这一特征(     
A.利于促进大规模农业生产B.便于公民直接参与政治生活
C.阻碍了科学和哲学的发展D.导致文化和艺术的单一发展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种姓制度是印度社会的等级制度,它与奴隶制度有相似之处,但又不等同于奴隶制度——它主要强调社会分工。可以说,种姓制度是印度文明所特有的。据此,种姓制度可以用来印证印度(     
A.文明的独特性B.宗教的虚伪性C.阶层的对立性D.职业的世袭性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希伯来文明与埃及文明发源于西亚、北非相邻的地区,在时间上埃及文明稍早。希伯来人(被认为是犹太人的祖先)从游牧转向定居的时间较晚,内需的不足是其发展商品交换、从事商业贸易活动的内在动力。而迦南地区独特的自然与社会条件也孕育了希伯来人的经商意识。

——摘编自赵克仁《希伯来文明与埃及文明的异质性及其原因》

材料二   希伯来文明与埃及文明在政治上都发展出王权政治,但二者有很大的区别。 古埃及形成了“神—法老—官吏—平民”金字塔般的等级制度,在古埃及人眼中,神灵把管理和统治世界的权力全部交给了法老,而.其他人要得到权力只能由法老再次授予,即分享法老的管理权。在希伯来人的认知中,管理与治理世界的权力被神赋予了整个人类,神权与王权之间是契约关系,这种契约并非单方面的支配或遵从关系。早在希伯来文明兴起阶段,希伯来人就有军事民主制的传统,如遇大事,一般由以色列十二支派的首领共同商议来作出决定,而不是由一个人说了算。

——摘编自赵克仁《希伯来与古埃及王权政治制度比较研究》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埃及与古代希伯来文明的异同。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古代埃及与古代希伯来文明发展差异的原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古埃及实际上是一个农业国,处在大海和沙漠的包围之中。由于水资源的缺乏,古埃及人迫切地渴望着绿色,渴望着绿洲与水源,因此就有了初始的对植物的崇拜情结。这说明古埃及人对植物的崇拜(     
A.是地理与人文环境的产物B.受到了外来文化的影响
C.推动了古埃及社会的发展D.促使宗教思想逐渐成熟
8 . 他把旅行中的所闻所见,以及希波战争的历史记录下来,著成《历史》一书,该书成为西方文学史上第一部完整流传下来的散文作品,他也因此被尊称为“历史之父”。他是(     
A.苏格拉底B.希罗多德C.亚里士多德D.修昔底德
9 . 埃及新国王时期通过与外部世界的接触,学习了许多先进的军事技术,如制作战车和复合弓。这反映出当时的埃及(     
A.国家军事力量落后B.外交成就显著C.重视其他文明成果D.文化高度繁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在两河流域地区的农业生产中,雨季需要排涝,其他季节需要灌溉,因此人们很早就开始修筑水利坝渠。在当时,如此浩大的工程需要集体协作,也就加强了居民的往来,进而推动了国家的出现。这主要说明(     
A.原始农业需要集体耕作B.水利建设保障农业发展
C.农耕文明源于水域丰富D.农业生产促进政权形成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