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文明的交流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8 道试题
1 . 下列选项中,史实与结论相符的是(       
史实结论
A.东汉的班超为经营西域,派甘英出使大秦汉朝与罗马建立了直接的商贸联系
B.英国《权利法案》规定:“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这一法案确立了议会至上的原则,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政体的完善
C.1861年,美国联邦政府颁布的《解放黑人奴隶宣言》规定:“凡在当地居民那时尚在反叛合众国的任何一州之内,或一州的指明地区之内作为奴隶被占有的人,都应在那时及以后永远获得自由……”美国黑人的公民权利得以承认
D.1943年11月中美英三国首脑磋商决定通过《开罗宣言》,规定日本所窃取的中国领土,例如东北地区、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华民国该宣言为二战后中国收复台湾及其附属岛屿等领土提供了重要的国际法依据
A.AB.BC.CD.D
2024-02-21更新 | 93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顺义区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统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下图为历史学者绘制的13世纪世界体系的八个地区。它反映出当时(     
A.世界体系已较为完备B.文明交往具有区域性
C.亚洲主导世界的发展D.农业文明区域较发达
2024-02-03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据考古发现,古代埃及人的一些小装饰品如念珠、宝石等在公元前9—前8世纪的希腊墓葬中时有发现,这些墓葬分布在从雅典到斯巴达、克里特的广大地区。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缘于当时地中海世界(     
A.贸易活动的推动B.希腊化时代开始C.争霸战争的影响D.城邦体制的完善
4 . 公元前1776年,亚述地区各城邦纷纷向本地区新的霸主以及其他大邦表示臣服,但这些新的外交关系的确立必须得到各城邦长老会的批准。不经长老们批准,各城邦的王不能擅自对大邦称“儿”而降低本邦的地位和独立性。这表明这一时期亚述(     
A.地区霸权更迭较为频繁B.原始民主协商遗风犹存
C.君主专制受到制度约束D.贵族阶层干扰政治治理
2024-01-30更新 | 89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图所示的饰板制作于公元前3世纪,出土于阿富汗地区,图案上方是希腊太阳神和月亮神,小亚细亚的“大母神”乘坐波斯样式的狮子战车,驭手是希腊的胜利女神,下边的多级高阶梯祭台则带有伊朗地区的祭台风格。由此可知(     
A.多元文化的区域交汇融合
B.东西方商贸联系十分密切
C.希腊文化与西亚文化同源
D.中亚已出现政教合一国家
2024-01-30更新 | 14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无锡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6 . 某学者指出:古人有扩张的愿望,并不足以建立庞大的帝国。要征服面积广大的地区,征服者不仅要有充足的人力和足够的能力,还要有较高的技术支撑。自原始社会后期以来技术,特别是交通、通讯和战争技术缓慢但稳定的进步,是古代帝国形成的重要前提,也是世界文明趋势得以不断扩张的重要表征。据此可知,古代帝国形成和世界文明趋势得以扩张的主要因素是(     
A.生产力发展和交通条件的改善B.不同文明区域的相互连接
C.人口的迁徙和商业贸易的发展D.帝国的扩张及其政治统治
2024-01-28更新 | 203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保山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亚历山大里亚是希腊化时代托勒密埃及兴起的一座城市,整个城市由雅典请来的希腊建筑师设计,修建了图书馆、希腊神庙、竞技场、体育场等设施。亚历山大里亚的兴起(     
A.开创了古代埃及早期的城市文明B.把希腊城邦政治移植到了埃及
C.打断了古代埃及文明的历史进程D.扩大了希腊文化在北非的影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古代阿拉伯文献中有很多“五王说”的记载,即世界是以伊拉克王为中心,包括中国皇帝、突厥王、印度王和拜占庭王;在印度则流传着“四天子说”,认为世界是由人主、马主、宝主和象主四位天子所统治,分别对应着中国、突厥、拜占庭和印度。据此可知(     
A.多元文明存在交流互动B.东西方天下观认知趋同
C.古代世界政治秩序形成D.欧亚文化相互吸收借鉴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印两大文明之间的对话从未终止。我们有义务效法像来自印度的鸠摩罗什和菩提达摩以及来自中国的玄奘、法显那样的高僧学者,把文化资源治理、收获,开发出智慧、精神,为两国之间的友谊提供经久不损的基石。文明归根结底是和与人的生活密切相关的生产活动紧密相连的,并为它们服务的。生活包括“硬件”和“软件”。生活的条件,吃什么、穿什么、用什么,吃的、穿的、用的是怎样来的,这就是“硬件”,也叫做“经济基础”。与此相对的是生活“软件”,则包括人们的思想、行为、社会政治体制、教育、宗教信仰、文学艺术等,也就是“上层建筑”。

——摘编自谭中(印)耿引曾(中)著《印度与中国——两大文明的交往和激荡》

(1)根据材料,指出古代中印两大文明交流的桥梁。
(2)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中印两大文明之间对话的其它史实。(古代史和现代史各举一例)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印度文明和古代中国文明形成差异的因素。
10 . 古罗马博物学家普林尼曾写道:“赛里斯国林中产丝,驰名宇内……今乃见凿通金山,远赴赛里斯国以取衣料。”而中国《魏略》中载:“(大秦)多璆琳、琅玕、神龟、明珠、夜光璧。东南通交趾,又水道通益州永昌郡。多出异物。”这些记载(     
A.体现了当时海上商路的发达B.佐证了东西文明的交流往来
C.表明了古罗马手工业的进步D.展示了东方养蚕缫丝的实情
2024-01-24更新 | 202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