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文明的交流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2 道试题
1 . 亚述位于两河流域北部地区。约公元前1880年,亚述商人在小亚细亚的安纳托利亚建立了若干移居点,其中以“卡鲁姆”最为著名。在两河流域的阿卡德语中,较大的居民点被称为“卡鲁姆”(karum,“港口”),较小的居民点被称为“瓦巴尔图姆”(wabartum,“贸易站”)。这段史料可用于说明(     
A.波斯帝国与两河流域的商贸交往B.古代西亚的跨区域经贸交流
C.印欧人的迁徙对区域文明的影响D.丝路贸易对人口迁徙的影响
2023-08-29更新 | 422次组卷 | 8卷引用:阶段性检测卷15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一)-2024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通关卷(新高考通用)
2 . 古代文明的扩展
(1)条件
①农耕文明的优势:比较发达的社会分工、相对较高的劳动生产率、复杂的社会组织和____
②海洋文明的特色:利用自己的组织能力、____和武器。
(2)表现
埃及
文明
主要向____和巴勒斯坦扩展,埃及新王国时期,势力曾达到两河流域,并与西亚地区的大国争霸
西亚
文明
古巴比伦王国首次实现两河流域的统一,把势力伸展到地中海东岸;____统一两河流域地区和小亚细亚的一部分,一度征服埃及
希腊
文明
____方式扩大影响,向地中海和黑海周边地区殖民,在东起黑海东岸、西到西班牙的广大地区建立了数量众多的城邦国家
(3)影响:使不同文明区相互连接起来,促进了大帝国的兴起。
2023-08-27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统编版一轮通史版课时夯基专题练-世界史1-1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
3 . 文明的交流
(1)总趋势:文明交往不断加强,相互影响不断扩大。
(2)具体表现
技术交流①西亚的农耕技术,逐步传到中亚、欧洲和北非一些地区。
____最初起源于西亚,扩散到埃及和希腊等地
文化交流①西亚神话传入希腊;希腊的____在很多方面模仿埃及。
②字母文字起源于西亚地区的____。希腊字母和____成为今天欧洲几乎所有字母文字的源头
商业交流通过____,汉朝与罗马帝国有间接的经贸和文化交流
2023-08-27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统编版一轮通史版课时夯基专题练-世界史1-1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古代世界文化交流传播的缩影

英国西欧大陆内部的传媒中介传播者原创者
英文字母
(公元7世纪)
如尼字母(公元2世纪)、拉丁字母(公元前7—公元前3世纪)一希腊字母(公元前9世纪末至公元前8世纪)腓尼基字母(公元前11世纪中叶)—西闪族字母(即原始迦南字母,约公元前19世纪中叶)埃及象形文字(公元前2700年)
造纸术
(1494年)
法国(1189年)—西班牙(1150年)一摩洛哥(1100年)—埃及(10世纪);瑞士(1350年)、德国(1312年)—意大利(1276年)—阿拉伯阿拉伯帝国(公元8世纪中叶)古代中国(公元前2世纪)
页码(数字,13世纪后期)其他西欧大陆国家(公元10世纪后期至13世纪初)—穆斯林西班牙(公元9世纪)阿拉伯帝国数字(公元8世纪后期)成熟印度数字(公元8世纪)←笈多王朝数字(公元4—6世纪末)←婆罗米数字(公元前3世纪)
印刷术
(1477年)
法国一意大利一德国(15世纪中叶,活字印刷);德国、意大利等欧陆国家(15世纪前期,雕版印刷)阿拉伯帝国(14世纪)、波斯(13世纪末14世纪初)、中国西北少数民族(9—10世纪;木活字12—13世纪)古代中国(公元7世纪)

——摘编自徐善伟《全球史视域中的一本英文书——古代世界文化交流的缩影》

材料二   明末清初,欧洲传教士作为中西文化的载体和文化传播的使者,他们播西方文明而来,传中国文化而去,从而把中西文化交流推向了一个规模空前的新阶段。任何文化的交流和影响总是双向与相互的,在中西文化交流中,既有“拿来”——“西学东渐”,也有“送去”——“东学西渐”。17世纪以后,在欧洲出现了前所未有的“中国热”,在以后的岁月里,这种“中国热"对于欧洲社会文化的变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摘编自陈超《对明清之交“东学西渐”的思考》

材料三   外来文化传入中国示意图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古代世界文明之间交流传播的主要特征。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自选一个角度,运用所学的相关史实,围绕中外文化交流主题写一则历史短文,题目自拟。(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准确,条理清晰,表述成文)
2023-08-02更新 | 240次组卷 | 3卷引用: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主观题专练50题)-超燃历史一轮课件帮好题帮(新教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如图是出土于阿富汗的公元前3世纪的饰板,天空中是希腊太阳神赫利俄斯,背生双翅、手持长棍和缰绳驾车的是希腊胜利女神妮可,车上头戴皇冠的是希腊自然女神西布莉,车子具有波斯风格。据此可知(     
A.该饰品体现多元文化交汇B.东西方商贸联系十分密切
C.希腊文化与西亚文化同源D.中亚已出现政教合一国家
2023-07-24更新 | 78次组卷 | 21卷引用:天津市第二十五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1982年,考古学家在土耳其乌鲁布伦海岸附近发现了距今约3330年左右的古埃及沉船,船上发现了大量古埃及和古希腊以及古代近东的珍贵文物,数量达到两万两千件以上。这一考古发掘(       
A.说明文化传播具有多样性B.表明地中海贸易网络已经构建
C.凸显了土耳其的重要地位D.印证了文明之间的交流与发展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人类社会的文明史是不断发展和演变的历史。历史上的诸文明并不是封闭的体系,它本身在不断运动,同时各文明之间也在不断地交流。文明的交流是指组成文明的诸因素,如语言、宗教、科学、技术、政治经济组织、风俗习惯等,在不断地进行传播和接受,文明在纵向发展的同时,横向上也在相互运动,这是文明变化的一个重要原因。文明的交流使各文明创造的成果在短期内即为人类共享,因此使人类文明前进的步伐大大加快,这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原因。文明的交流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它时常会遇到各种阻碍、挫折、冲突,这也就是文明发展进程有时不能快捷,反而延缓的重要原因。

——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结合世界史或中国史相关知识,评述材料中马克垚关于人类文明史的观点。(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观点展开评述,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2023-07-15更新 | 297次组卷 | 5卷引用:甘肃省庆阳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古埃及是最早使用石柱的民族,古埃及人在柱子身上用象形文字、植物、动物等图案进行装饰处理,同时对柱头用纸莎草、莲花、棕榈叶等植物进行了大量的艺术处理,这种设计风格,在波斯波利斯古城(始建于公元前6世纪)遗址中多有发现。这体现了(     
A.古埃及建筑技术高超B.波斯人的审美观念
C.亚非统治形态的共性D.早期文明间的交流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9 . 美国学者乔治·萨顿说:“希腊科学的基础完全是东方的,不论希腊的天才多么深刻,没有这些基础,它并不一定能够创立任何可与其实际成就相比的东西。……我们没有权利无视希腊天才的……美索不达米亚母亲。”据此可知(       
A.西亚文明是古希腊文明的源头B.天才对文明传承具有深远影响
C.美索不达米亚科学成果较辉煌D.文明的传播有利于文化的发展
2023-06-21更新 | 290次组卷 | 5卷引用:阶段性检测卷10纲要上下册(中国史+世界史)-2024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通关卷(新高考通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10 . 自罗马共和国晚期起,拱门形制逐渐成为古罗马建筑的一个显著特色。据图3可知,人类文明交往(     

   

A.促进了文化艺术的融合B.推动了区域文化的统一
C.改变了文化中心的分布D.重塑了民族文化的内核
2023-06-21更新 | 6258次组卷 | 42卷引用:三年(2021-2023)高考历史真题分项汇编——专题04古代世界文明的发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