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文明的交流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4 道试题
1 . 犍陀罗佛像的一般造型特征为希腊太阳神阿波罗的头部与披着长袍的罗马元老或哲人的身体结合(如图),它最早打破了印度早期佛教雕刻仅以象征符号暗示佛陀存在的禁忌,直接以人形塑造佛陀的形象。这可以说明(     
   
A.希腊文化中心的东移B.人文精神的传播
C.印度文化的西传D.东西方文化的交融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2 . 自罗马共和国晚期起,拱门形制逐渐成为古罗马建筑的一个显著特色。据图3可知,人类文明交往(     

   

A.促进了文化艺术的融合B.推动了区域文化的统一
C.改变了文化中心的分布D.重塑了民族文化的内核
2023-06-21更新 | 6254次组卷 | 42卷引用:广东省四校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亚欧大陆的古典文明世界,从黄河流域到地中海沿岸,是以最长距离分隔着的东西两极。在这两极之间,自古就断续发生了分段而又相连接的交往。依靠骆驼、马、人力的陆上交往,在古代和中古的亚欧大陆农耕世界,仍然是沟通各地区的主要通道。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

材料二   西班牙人开展跨太平洋“大帆船贸易”始于1565年,正值明朝政府开始推行开海贸易政策。西班牙政府每年都派遣满载美洲白银及商品的大帆船,从墨西哥驶往菲律宾马尼拉。这引起把白银视为至宝的中国商人的兴趣,努力扩展对菲出口贸易。中国船队所载货物到达马尼拉,即被转装到待航墨西哥的大帆船上。大帆船把盛产白银的美洲和银价昂贵的中国联系在一起,使中国生产的生丝与丝绸大量运销于需求特别强大的美洲市场,西班牙人获得的贸易利润惊人。到18世纪末19世纪初,英国渐成世界海上霸主,逐渐在世界贸易中占据主导地位。在自由贸易的世界大潮冲击下,以垄断为特色的"大帆船贸易"的地位急剧下降,绵延250年的太平洋“大帆船贸易"遂告终结。

——摘编自张顺洪等著《明清时代的中国与世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一例古代亚欧大陆交往的史实,并指出其积极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大帆船贸易"形成的主要条件。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大帆船贸易"的主要特点及其影响。
2023-05-25更新 | 11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第四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考古学家在南美的秘鲁和印度河谷的摩亨朱达罗(今巴基斯坦境内)挖掘出了4000多年前的棉布碎片:在新疆罗布泊西汉末至东汉的楼兰遗址中,发现了非洲棉的棉布残片,这是中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棉织物。这反映了(     
A.技术传播突破地理障碍B.人类文明发展的多源性
C.文明演进呈一体化趋势D.历史研究依赖考古发现
5 . 阿伊·哈努姆遗址是迄今为止在中亚地区发现的唯一完整的希腊式城市,约为公元前4世纪末建立。下列选项中,该遗址出土的考古材料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材料结论
A剧场遗址依山坡而建,能容纳5000名观众戏剧演出受到居民的普遍推崇
B出土银币正面为安条克一世头像,背面为阿波罗神祇币制统一促进商业贸易的兴盛
C手稿遗迹摘录了柏拉图关于知识理论的对话自然科学深受希腊文化的影响
D宫殿建筑群沿用波斯式布局,柱子及屋檐采用了希腊
风格装饰
宫殿建筑汇合东西方文明因素

A.AB.BC.CD.D
2023-05-23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罗马征服高卢地区后,在高卢地区开始兴建起剧场和竞技场,以吸引人们前去观赏。而竞技场则比剧院更大,同罗马本土人一样,高卢人对角斗和赛车的迷恋同样十分狂热。这表明古代罗马(     
A.促进了东西方文明交流互鉴B.贵族阶层安于享乐
C.推动了被征服地区的罗马化D.拥有较高建筑水平
7 . 下列选项中,材料与结论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材料结论

A
两河流域的玛里王国遗址中出土的楔形文字显示玛里王国实行议事会决定重大事务的决策机制,与古希腊民主十分相似
古希腊民主政治的源头在两河流域

B
玛雅文明与古埃及文明都发现金字塔遗址新航路开辟推动玛雅文明与古埃及的
文明相互交流借鉴

C
大津巴布韦遗址中出土了阿拉伯、波斯、印度和中国的各种器物古代非洲与中国等国有直接贸易往来

D
阿富汗一处公元1世纪的墓葬中发现多种饰品,有雕着女神像用希腊语刻着雅典娜名字的戒指、印度制造的象牙梳、刻着汉字的中国铜镜
古阿富汗地区与东西方存在文化交流
A.AB.BC.CD.D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文明是多彩的,人类文明因多样才有交流互鉴的价值。人类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创造和发展了多姿多彩的文明。文明是平等的,人类文明因平等才有交流互鉴的前提。文明是包容的,人类文明因包容才有交流互鉴的动力。只有交流互鉴,一种文明才能充满生命力。

——改编自习近平《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

根据材料,围绕“文明交流”自拟论题,并结合世界古代、近代史知识加以阐述。(要求:自拟标题,史论结合,论证充分,逻辑严密。)
2023-05-16更新 | 178次组卷 | 4卷引用: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公元前1500年左右,腓尼基书吏创造了由22个辅音字母组成的早期字母文字,大约在公元前9世纪,希腊人在腓尼基字母的基础上进行了修改,并加上了元音。此后,罗马人将希腊字母改变为自己的语言,并把它传给了欧洲的文化继承人。这一演变过程可用来说明(       
A.腓尼基人最早进入文明时代B.腓尼基字母是现存最古老文字
C.希腊文化是文字演变的动力D.文化交流推动了人类文明发展
10 . 威支占姆港(印度半岛南端)和奎隆港(印度洋东海岸),分别见著于古罗马和中国史书,出土有9—15世纪的大量中国外销瓷、钱币,同时出土有波斯湾流域常见的伊斯兰釉陶,奎隆港地区流传至今的一些日常用具、建筑结构的名称,仍见“chinna”一词。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文明受地理环境的影响B.文明呈现出多元一体的特征
C.文明因交流互鉴而丰富D.中国文明对世界的影响深远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