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王权、教会与城市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古时期西欧的罗马天主教会是封建主阶级的精神统治工具,它给封建制度披上了神圣的外衣,为封建统治辩护;天主教会也是各国最有势力的封建领主,它拥有天主教世界地产的1/3;教会还是各国的特权组织,成为西欧国家实现政治统一的障碍。天主教会的腐败和搜刮,引起各阶级、阶层的强烈不满。……教会的欺诈和无耻的掠夺,负担最终落到了广大劳动群众身上……他们对天主教会的不满情绪与日俱增。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

材料二   在中古时期的西欧,称雄一方的封建领主掌握着城市的司法权和行政权,他们想方设法地加强对城市的榨取和勒索。如莱茵河上领主设置的关卡:12世纪末为19座,13世纪末增加到35座,15世纪末高达60座。西欧城市兴起后,很快便展开了反封建领主的斗争。在英王亨利二世同封建领主的斗争中,英国市民坚定地站在了国王一边。在那些国王无力实现统一的国家里,中古时期城市则采用城市同盟的形式与封建势力抗衡。米兰市民发动了武装起义,将大主教和封建贵族的军队逐出了城外,取得了自治地位;热那亚、威尼斯甚至在取得完全自治的基础上成立了城市共和国。尼德兰的圣奥梅尔以每年支付30镑的代价,从领主佛兰德尔伯爵处,为行会成员和市民换取了在两个港口的免税权。

——摘编自王斯德《世界通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天主教会在西欧的地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欧城市兴起后反封建领主斗争的主要内容,并简析其积极作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12世纪,欧洲封建贵族的生活发生了明显变化,金钱已经开始腐蚀领主与封臣的关系,贵族与国王对封臣的依赖越来越少,对商队和领薪官员的依赖越来越大。这主要因为
A.封君封臣制度的解体B.欧洲城市经济的发展
C.地方割据势力的膨胀D.商业革命的发生扩展
2022-05-14更新 | 1018次组卷 | 17卷引用:云南省玉溪市玉溪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3 . 亚瑟王传说是公元5世纪时的英格兰国王,他是否真实存在过,至今尚有争议。但他的事迹在12世纪以后被吟游诗人不断地传颂,其中公认的集大成作品为15世纪的《亚瑟王之死》,在这些作品中他被塑造为统一不列颠群岛的具有骑士精神的完美君主。这一现象(       
A.反映了英国人民强化王权的愿望B.体现资产阶级的时代诉求
C.适应了民族国家意识形成的需要D.深受文艺复兴运动的影响
2022-05-10更新 | 1649次组卷 | 24卷引用:云南省西双版纳州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10—14世纪,法国加佩王朝国王本应享有的权利,很多被地方上的大封建主所篡夺,但国王仍享有某些特殊地位:如国王名义上是最高一级封君;可以在兰斯大教堂举行加冕礼和涂圣油仪式,使王权获得神授的性质;在教会支持下为王子行加冕礼,以保证王位世袭。这些特殊地位(       
A.有利于法国王权的强化B.使国王获得最高政治权力
C.打击了封建贵族的势力D.反映了王权对教权的依附
2022-04-27更新 | 1745次组卷 | 31卷引用:云南省红河州开远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8月半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中古西欧城市文学中的典型代表是以狐狸列那为主人公的一系列动物故事。伊桑格蓝狼代表残暴又愚蠢的贵族;狮子代表国王,象征正义和权力;骆驼代表邪恶又虚伪的僧侣;主人公列那狐是城市富商的代表,它精力充沛、机智多变。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       
A.封建贵族统治彻底衰落B.王权强化受到普遍的认可
C.基督教神学丧失统治力D.新兴市民阶层的价值取向
6 . 17世纪欧洲地图制作盛行,比如尼德兰等低地国家通常会顺着其领土的轮廓将地图描绘成一只雄狮,而法国则流行着“四方”“五角”“六边形”的几何理念。这表明当时
A.商业革命推动着地图产业的发展B.王权力量已成为民族国家的代表
C.宗教战争改变了欧洲的地理疆界D.几何学成为科学革命的实质内涵
2022-03-31更新 | 519次组卷 | 5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第八次考前适应性训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7 . 12世纪初,英国国王亨利二世将陪审制度引入国王法庭,取代原始的神裁法,并允许自由民将讼案直接上诉到国王法庭。陪审制度既巩固了地方共同体对于司法裁判权的参与和控制,也大大增强了普通人对于王室管辖权的认同感。据此可知
A.陪审制度的推行促进王权扩张B.国王法庭取代了庄园法庭
C.陪审法庭旨在维护自由民利益D.英国的司法体系得以建立
2022-03-29更新 | 1132次组卷 | 17卷引用:云南省下关第一中学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段考(二)历史试题
8 . 中古时期的西欧。无论是结婚还是离婚。都必须获得教会的许可。如图出自1330年前后德国海德堡的手抄本。它描绘的是教士宣布解除婚姻。把丈夫、妻子和子女分离开的场景。据此可知。当时的西欧

A.婚姻自由得以实现B.教会控制社会生活
C.离婚手续十分繁琐D.政教合一政权建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12世纪,罗马法在欧洲复兴,城市是主要的复兴地,这与早期城市具有一定法治实践相关。城市的法治实践就是保障、规范和发展城市经济的法律需求,即城市出于对市民管理、城市防卫、商业发展、税收等方面的需要,对法治提出了较高要求。罗马法在中古欧洲复兴是因为
A.罗马法推动了资本主义发展B.罗马法奠定了近代欧洲法治基础
C.当时欧洲城市法治基础完善D.欧洲城市自治推动商业发展繁荣
2022-03-05更新 | 1419次组卷 | 19卷引用:云南省元谋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3月月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14世纪,西欧一些城市成立了城市同盟并制定了同盟法律,于是出现了一个所谓“法律圈”现象,如德意志地区莱茵河畔法兰克福的法律为49个城市所采用。这一现象主要反映了
A.城市经济发展的需要B.国家统一趋势的加强
C.基督教会实力的削弱D.欧洲大陆法系的形成
2022-01-28更新 | 932次组卷 | 28卷引用:云南省罗平县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文科)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