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宗教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86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对文学、艺术等方面的巨大成就极为欢欣。他们认为这是一次精神的新生,而不是像花开花落那样,只是周而复始的重复。

——保罗,富尔《文艺复兴》

材料二            认为,人的灵魂得教,要靠个人的虔诚信仰,“圣礼”不是主要的,更不需要教士的监督和干预。

——摘自刘明翰《世界通史》

材料三   人们应自由订立社会契约,组成国家,社会中应有“共同意志”,人人遵守,社会契约就是共同意志的体现,代表所有人的权利与自由。这是至高无上的人民主权,不可侵犯,不得转让,不受限制,不准分割。为维护这一主权,必须使人人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卢梭《社会契约论》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精神的新生”的实质是什么?指出这一时期的“文学三杰”。
(2)材料二中横线处应填宗教改革时期的哪一代表人物?他的代表作品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概括卢梭在国家学说、法治学说方面的主张。并指出启蒙运动的精神内核。
2023-04-25更新 | 31次组卷 | 2卷引用:【好题汇编】专题07 中外历史纲要下册(6大核心考点+45道高频非选择题)(江苏专用)
2 . 14-18世纪的欧洲思想解放运动在反封建方面不断探索,促进了欧洲的制度变革与社会进步。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大家知道,文艺复兴挣脱了神的统治,确立了人的尊严。但是那时教会势力仍很强大,人们是不敢公开提出反对基督教,否定上帝的口号的。所以马克思说,人们只能“战战兢兢地”请出古代的幽灵,来为自己壮胆,也就是“借古喻今”的意思。

——摘自叶廷芳《十八世纪欧洲文化思潮中的“中国风”》

材料二   马丁·路德认为恩典是要通过人的信仰来实现的。马丁·路德的这种新的恩典说在基督徒与上帝之间建立了直接联系,否定了人们对教廷、教皇、仪式和神职人员的崇拜。马丁·路德号召基督徒要尽量服从世俗政府的命令,以此作为基督徒是否过上正当生活的条件。

——摘自朱孝远《德国宗教改革与马丁·路德的贡献》

材料三   启蒙思想家对那个时代面临的思想任务和社会要求进行反思,他们所提出的那些社会原则,如思想和信仰(宗教)自由、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思想、经济上的自由和不受(封建)国家干预、人民与统治者的相互制约等等,已成为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思想观念。

——摘编自何平、曾祥裕《从概念史的角度看启蒙运动》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人们请出古代幽灵“为自己壮胆”的原因。
(2)据材料二,概括马丁·路德的思想主张。结合所学知识,阐述欧洲宗教改革运动的意义。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启蒙思想家在那个时代面临的思想任务。他们提出的“人民与统治者的相互制约”思想在英美两国的制度变革中有何体现?
3 . 漫画是思想宣传的重要手段,借助漫画可以了解一定时期社会生活的变化,赏析以下三幅漫画,并回答问题。

(1)请指出三幅图所反映的欧洲重大历史事件,并分别概括出三幅漫画的思想主旨。
(2)据漫画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出三幅漫画共同反映的历史主题,并选择其中一幅漫画相关的历史事件进行简要评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马丁•路德认为“人的灵魂靠自己的信仰,不靠烦琐的仪式,上帝面前信徒人人平等……”此观点本质上(     
A.揭露了赎罪券对民众的欺骗B.推动了近代民族国家的建立
C.否定了罗马教廷的神圣权威D.解读了神学视角的自由平等
2023-04-21更新 | 77次组卷 | 2卷引用:【好题汇编】专题04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7大核心知识点+50题高频选择题)(江苏专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15世纪,意大利艺术家达·芬奇《最后的晚餐》中的人物,包括耶稣,都没有圣光,取而代之的是自然的窗口光,所有人的形态与常人无异;16世纪,德国神学教授马丁·路德宣传人的灵魂想要获救只需靠自己的信仰。由此可知,他们都(       
A.宣扬了人文主义思想B.否定了教会人员的权威
C.欲使民众皆皈依基督D.使人们摆脱了宗教信仰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16世纪中期,瑞典国王古斯塔夫一世任命具有新教思想的神职人员为主教,支持马丁·路德新教思想在瑞典传播,出台法令开展教会财产世俗化运动,还聘用德意志专家为顾问,改革国家行政机构,强化国家议会的政治协商作用。这些举措主要是为了(     
A.传播新教思想B.强化世俗王权
C.培育民族观念D.建立议会政治
7 . 谚语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情绪。“神父的口袋最深”、“离罗马越近,基督徒越坏”是16世纪德国社会中流行的谚语。这些谚语(     
A.反映人们对天主教会的不满B.深受古希腊罗马人文主义影响
C.改变人们对上帝的虔诚信仰D.导致基督教世界的又一次分裂
8 . “这是很紧要的一个时期,上承着培根、洛克的实验哲学,下启了启蒙时期的思想家们。所以17世纪是启蒙的启蒙时期,近代的科学思维是在这个时期酝酸的。”能为17世纪成为“很紧要的一个时期”奠基的是(  )
A.新航路的开辟B.牛顿经典力学体系的建立
C.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D.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开展
2023-04-19更新 | 72次组卷 | 2卷引用:【好题汇编】专题04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7大核心知识点+50题高频选择题)(江苏专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宗教改革’一词像‘文艺复兴’一词一样容易使人产生误解,……表面上看,宗教改革可以解释为对教会某些弊病做出的反应 ……这些弊病很容易激怒人们,但它们只是新教徒进行宗教改革的借口,而不是根源。”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宗教改革实质是资产阶级宗教文化运动,反映新兴的资产阶级的诉求
B.宗教改革的主要表现形式是建立新教,从天主教分裂出来,不承认罗马教皇的权威
C.宗教改革是通过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来揭示教会的贪腐
D.宗教改革运动发生的根本原因天主教会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马丁·路德主张“因信称义”,并用通俗的德语重新翻译了《圣经》,让信徒自己阅读《圣经》、诚心修道,从而得到救赎。这去除了繁琐的浮华的外在形式,而更重视精神世界的修炼与内心的独白。这反映宗教改革(     
A.有利于唤醒人的主体意识B.促进了民族国家的形成
C.旨在推动文化教育的普及D.否定了神权至上的思想
2023-04-17更新 | 474次组卷 | 16卷引用:山东省临沂第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自我检测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