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01 道试题
1 . 下列材料改编自钱承旦主编的《世界现代化历程·总论卷)第三部分:《现代化的专题讨论》中第六章《资本主义体系下的“世界强国”问题》的目录。

第三部分现代化的专题讨论

第一章……

第六章资本主义体系下的“世界强国”问题近代以前,世界上也曾有过“强国”,但那时的“强国”都是地区性的,只发挥地区的影响,一般不具备世界意义。“世界强国”则是在世界进入一个共同体即“世界体系”之后才出现的,这个“世界体系”就是资本主义的世界体系。……在这里,我们将从现代化的视角出发,探讨资本主义体系下的“世界强国”问题。

第一节早期重商主义时期

第二节鼎盛重商主义时期。

第三节工业资本主义时期。

第四节危险的选择:军国主义道路

第五节当代资本主义集大成

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上述目录中任选其中两节,并分别以某个国家的历史进行阐释。(要求:节序名称、国家与阐释的内容搭配正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

2 . 下图展示了1868 年法国两位贵妇的日常生活——逗弄鹦鹉。她们穿着手工精制的衣服, 妆容精致而时尚。法国人对奢侈品情有独钟,1860 年仅巴黎一地就有约 6.3 万人从事奢侈品生产,他们以手工劳动的方式分散于诸多小企业中。这可以说明法国(     

A.是启蒙运动的中心B.贵族文化根深蒂固
C.阶级矛盾不断激化D.工业革命进程缓慢
2024-03-31更新 | 307次组卷 | 3卷引用:辽宁省东北育才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第六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
3 . 下图所示为1720—1829年英国议会通过的圈地法令的数量情况。据此推断,这一时期英国(       
A.民主体制进一步完善B.城乡矛盾日趋尖锐
C.社会近代化特征增强D.内阁地位逐步下降
2024-03-31更新 | 173次组卷 | 3卷引用:山西省临汾同盛实验中学2024届高三第四次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英国城市化始于18世纪60年代,19世纪初港口、矿山、冶炼等具有专门功能的城市迅速崛起,大批工业城市跻身世界名城。1851年英国城市化率超过50%,提前一个世纪达到目前世界城市化平均水平。在两百多年的城市化实践中,英国城市走过了集群化、郊区化、逆城市化道路,经历了自发蔓延、先放任后治理、法制管理、规划先行、城乡一体化的进程。

——摘编自李亚丽《英国城市化进程的阶段性借鉴》

材料二   20世纪40年代起,印度的城市人口增长速度加快了。即使这样,印度仍然是农业国家,因为它80%的人口基本上居住在遍布全国的60万个村庄里。根据今日印度城市生活来看,其情况是十分严重的:50%市区人民处境困苦;另外还有市区底层的1%群众的生活条件比农村的赤贫者更为恶劣。每天有大量人口从全国各地乡村迁移到城市,使城市中心拥挤不堪,接踵而来的污染、交通拥挤、失业、犯罪等问题自不待言。

——摘编自胡崇庆《印度的城市化》

(1)根据材料一、概括英国城市化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指出印度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结合材料一说明你对城市治理的认识。
5 . 17世纪后,欧洲“文明国家”逐步建立了一套国际法体系,并将这套国际法作为区分“文明国家”和“野蛮民族”的标准。19世纪这套欧洲法系又迅速从欧洲扩展到世界各地。欧洲法系扩展到世界的主要原因是(       
A.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建立B.工业文明的产生和发展
C.地理大发现和殖民扩张D.民族民主解放运动兴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18世纪中叶,英国在海外贸易中并不占优势,亚洲等地的传统商品更具竞争力。英国人从美洲贸易中得来的白银,只能不断送往亚洲。为了从根本上扭转这一局面,英国(     
A.减少对农业的资金支持B.加紧对外进行资本输出
C.对经济全面的进行干预D.需要进行生产技术变革
2024-03-28更新 | 196次组卷 | 2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九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关于西方世界发展的态势,西方学者亨廷顿站在文明观的角度把现代世界划分为三个阶段;中国学者站在天下观的角度也把其划分为三个阶段。

文明观的角度天下观的角度
阶段名称简单说明阶段名称简单说明
欧洲阶段持续了数个世纪的西方的发展和扩张民族国家阶段西方的民族国家之间通过竞争而不断发展
美国阶段20世纪美国的崛起和霸权国家联盟阶段实现了现代化的国家联合起来,以自由、民主为借口,干预、压制和剥削其他发展中国家
欧美阶段在北约安全合作的基础上欧美加强经济和政治的整合共生天下阶段以天下人的福祉为根本取向,消除国家和文明之间的隔阂和差距,确保所有人的生存权和发展权,和平共处

——摘编自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1996年)、成伯清《文明与天下:世界秩序的社会学想象》(2022年)

根据材料中一种或两种对现代世界的阶段划分角度提炼观点,并予以阐释。(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
2024-03-26更新 | 79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猜题卷(五)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历来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治理。据《史记·五帝本纪》记载,黄帝轩辕氏曾要求部落成员节用水火财物,这是我国较早有文字记录的生态保护思想;等到西周时期,已经开始有保护环境的法令颁布,其名曰《伐崇令》;在战国时期,秦国曾经颁布了一部保护环境的法令《田律》。古代中国的环保工作由专职的“虞衡”部门负责。 “虞”是山林川泽资源保护的监督机构, “衡”是山林川泽资源保护的执行机构。到唐朝,统治阶级十分重视国土合理开发利用与环境整治问题,据《旧唐书》记载,当时的政府把京兆、河南两都四郊三百里划为禁伐区或禁猎区。我国各朝各代在修筑道路时,都要在街道两旁植树。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修建了以咸阳为中心的驰道,并且下令在道旁每隔三丈栽青松一株。在民间,老百姓在修建住宅时也先要在其周围植树。

——摘编自张颖慧《我国古代的环境保护》

材料二   外国环境法的历史,最早可以溯及中世纪以前的欧洲。在中古时期的11世纪,由于西欧兴起了城市,因此环境卫生和空气污染问题便开始产生。现在可以找到的最早的欧洲环境法律,是英国国王爱德华一世在1306年颁布的禁止在伦敦使用露天燃煤炉具的条例。作为工业革命发祥地的欧洲,在自由资本主义经济产生的初期已经出现了因都市化和人口集中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因此,进入19世纪以后,生活环境卫生便成为环境立法的主要对象。18101015日,拿破仑法令(《法国民法典》)被普遍适用于法国、比利时和荷兰,其内容涉及消除从工厂或车间散发出来的不卫生的、危险的以及具有妨害作用的臭气。在消除空气污染问题上,卢森堡在1872年建立了排放许可制度,德国在1869年设立了专门机构。另外,英格兰在1863年、意大利在1865年和1888年还分别制定了防止有害于健康和安全的控制工业空气污染措施的法律。

——摘编自汪劲《外国环境法简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中国环境保护的特点,并分析这些环保措施的历史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世纪以来欧洲保护环境的原因。
(3)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代中国和近代欧洲环境保护对现代人类社会的启示。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文明地带”

1870年以后的40年里,并非仅仅是在欧洲人看来,欧洲实际上确实算是在世界上快速扩张的现代文明的中心。或者更确切地说,这个中心存在于欧洲的某一区域。因为当时的确有两个欧洲:一个内部地带和一个外部地带。内部地带包括大不列颠、比利时、德国、法国、意大利北部以及奥地利帝国西部某些地区。欧洲海外移民区的某些区域,特别是内战之后的美国,也属于这一地带。

外部地带包括大半个爱尔兰、伊比利亚半岛和意大利半岛的大部分,还有位于当时德国、波希米亚和奥地利等国本土东面的整个东欧。许多欧洲人海外移民区,比如说拉丁美洲和美国农耕地区,也可认为在当时是属于外部地带。

欧洲人世界之外还分布着一个第三地带,即广袤无际的亚洲和非洲大陆。除了正在现代化的日本以外,从欧洲的标准或文化假设来看,它们全都是“落后的”;并且注定要在1870年以后那半个世纪之内严重依附于欧洲或被欧洲殖民化。1870年以来的世界历史,大都可以写成为这三个地带之间关系的经历。

——摘编自【美】R.R.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结合所学知识,评析材料中作者对“文明地带”的划分。
2024-03-26更新 | 184次组卷 | 3卷引用:专题07 世界近代史-【查漏补缺】2024年高考历史复习冲刺过关(新高考专用)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把休闲生活视为实现人生幸福的途径。古希腊每年有50多个大众狂欢的节日,政府要求一个人首先应该成为一个能够创造和享受幸福生活的好公民,不必人人都是至善的人,公民个人的快乐和不适决定了有利与有害之间的界限。当人的自然人性与社会秩序发生冲突时,人们应依据自然法而行动。在国家层面,为全体公民提供享受休闲生活的必要条件是城邦(国家)的责任和义务,这也是判断一个城邦政治是否修明的重要指标。在个人层面上,对休闲生活的选择是公民个人的自由,享受休闲生活实现公民权利的重要途径。

——摘编自张玉芝《中西方古代社会休闲观念的比较研究》

材料二   工业革命开始后英国工厂中开始实行法定周末假日。使工人定时休闲的时间有所增加。在1850年以前很多产业工人就开始享受星期六半日假。1859年据工厂视察员报道,工厂法的实行,更加明确清晰地划分了工人的工作时间和休闲时间。与此同时,工业化生产使日常消费品的数量增加、价格下降,极大地改变了人们日常休闲的方式和内容。是工业革命开始后,英国人的收入更是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增长。正是由于收入的增加,才使商业化休闲活动和新式休闲消费品得以稳步进入普通人的日常生活。而这一时期的铁路不仅能够通往工厂或办公室,还能通往海滨和乡村,这为人们带来了一种新型的旅游方式。

——摘编自马婕好《英国工业革命期间的休闲生活》

材料三   知识化、信息化的今天,全球化作为一种客观的发展趋势,不仅给人们观念带来根本的转变,而且给人们的生活方式产生一定的冲击。它使个体的自由意识和主体意识得到不断强化,从而促使人们形成自主的生活方式。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人们在日益发展的横向文化交流、融合中,将越来越形成高度文明、进步、新颖、科学和丰富多彩的生活方式,生活品味、生活质量必将不断提高。

——摘编自刘海春《现代休闲生活方式的本质、样态及未来走向》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希腊对休闲生活的态度。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英国休闲生活转型的原因。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全球化对现代休闲生活的影响并概括推动民众休闲生活发展的因素。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