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两次工业革命的进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5 道试题
1 . 中国瓷器长期在欧洲被视为一种稀有的奢侈品,而受到欧洲人的追捧,但是到了18世纪后半期,中国瓷器在欧洲的销量越来越低,直至被完全逐出欧洲市场。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机器生产对手工生产的优势B.欧洲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
C.重商主义所导致的贸易壁垒D.中国政治动荡和经济的衰退
2 . 如表为17世纪末至19世纪初英国棉纺、毛纺、丝绸、金属等制成品出口构成情况(单位:%),其中③代表的是(     
1699—17011752—17541800
85.061.928.5
亚麻制品3.33.3
2.22.51.2
0.61.324.1
3.29.212.4
其他制品9.021.830.5
A.毛纺织品B.棉纺织品C.丝纺织品D.金属制品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重大赛事的开幕式文艺表演往往具有极高的关注度,是赛事承办城市展示自身地区历史文化、地域特色与城市理念的契机。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部分文艺表演场景如下:

2008人击缶倒计时                      3000儒生吟诵《论语》

视频呈现笔墨纸砚                 活字印刷术表演“和”字符号

丝绸之路沟通中西文明                 提线木偶再现国粹京剧

——选自2008年北京奥运会文艺表演“灿烂文明”板块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选取其他国家某一城市,为该地重大赛事的开幕式文艺表演拟定一个板块主题,设计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表演场景,并予以说明。(要求:板块主题明确;表演场景合理;说明逻辑清晰,史论结合。)
2024-03-02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南充市西充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开学诊断性考试历史试题
4 . 19世纪初,成千上万的英国人,渡过海峡,来到大陆国家。“在法国见到鲁昂棉纺厂的主要领班是兰开夏人;你在比利时、荷兰和列日附近也会碰到从那里来的人。”维也纳纺织厂的“经理人员和领班,主要是从格拉斯哥和曼彻斯特工厂来的英格兰人和苏格兰人”。这些人口流动(     
A.加速了欧洲一体化进程B.助推了工业革命的扩展
C.推动了共和理念的传播D.消除了国际贸易的壁垒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8世纪,亚当·斯密在经济理论上提出了“劳动是财富与商品价值的基础,劳动是价值的源泉”,“劳动价值”被资本家以工资的方式十足地补偿给劳动者了。这和“自由竞争法则”一样,是自然的、不变的现象。这一认识反映了(     
A.自由主义的合理性B.资产阶级的局限性
C.机器大生产的本质D.启蒙思想家的成就
6 . 下表是以购买力计算的英国农场工人的实际工资指数变动表。(1770—1779年基数为100)

地区

1770—1779年

1780—1789年

1790—1799年

1800—1809年

1810—1819年

东南部

100

106

102

87

91

西南部

100

99

93

97

91

由此可知,当时英国(       
A.社会阶级矛盾趋于缓和B.区域发展的差距不断扩大
C.城市化的推进遭遇停滞D.资本家极力剥削剩余价值
2023-12-06更新 | 182次组卷 | 3卷引用:百师联盟2024届高三仿真模拟考试(一)全国卷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如图为某校世界近代史讲义中呈现的《18世纪英国纺织机械创新“亲缘关系”示意图》。据图可知,这一系列的创新(     

A.推动了经营方式的转变B.实现了生产动力的飞跃
C.得益于实验科学的发展D.被迅速推广到欧美各国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英国18世纪5080年代物价无太大的波动和攀升;18世纪80年代至1820年,呈起伏较大的上扬之势;1820—1850年,呈波动不太大的下降走势。其中,1850年大多低于1750年的水平。这一时期英国工资变化统计如下

1851年与1755年相比各类工人全时名义、实际工资增幅(1851年=100

名义工资实际工资

17551851增幅(%)17551851增幅(%)
农业工人59.161006965.4610052.8
非熟练工人42.95100132.847.54100110.3
熟练工人50.8610099.656.2910077.7
蓝领工人51.0510095556.5010077
白领阶层21.62100362.523.93100178
所有工人38.6210015942.74100134

——摘编自赵虹、田志勇《英国工业革命时期工人阶级的生活水平——从实际工资的角度看》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世界近代史知识,对表中的内容提出自己的看法,并予以说明。(要求:看法具体明确,说明须史论结合)
2023-11-18更新 | 113次组卷 | 3卷引用:四川省泸县第五中学2024届高三一模文综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20年,英国工业生产总额占世界的50%,以后虽因美国、法国和德国的兴起而比重有所下降,但直到19世纪后半叶英国仍处于世界工业、贸易、金融和海运中心的地位。1825年,英国废除了机器出口禁令。1851年,英国在伦敦举办了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博览会,向世界展示了大量的新产品和新技术。从此,英国向各国提供各种机器设备,承包许多国家的铁路建设,并借贷给各国政府和私人,用来购置英国的机器和工业品。1870年,英国工业制造占世界的32%,采煤量占世界的51.5%,生铁产量占世界的25%,对世界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摘编自池元吉《世界经济概论》

材料二   1933年7月,《申报月刊》出版创刊周年纪念特大号,刊载“中国现代化问题特辑”,编者指出,“国民经济程度,低落到大部分人罹于半饥饿的惨状,对外防卫的实力,微弱到失地四省、莫展一筹的地步;而大家对此宿题,却都好像淡焉若忘,不加深究”。“特辑”明确规定讨论的重点问题:(一)中国现代化的困难和保障是什么?要促进中国现代化,需要哪些先决条件?(二)中国现代化当采取哪种方式,个人主义的或社会主义的?外国资本所促成的现代化,或国民资本所自发的现代化?实现步骤怎样?

在讨论文章中,杨幸之等人认为,社会主义能够克服资本主义的弊端,要实现现代化,需要效仿苏联的社会主义。也有人主张采取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相结合的方式实现现代化,张素民提出发展受节制的资本主义,在大规模推进工业化的同时,对私人企业进行节制。“中国现代化问题特辑”引发了社会对现代化的持续关注。《东方杂志》《独立评论》等刊物也刊发了相关文章,其中不乏对苏联社会主义和“一五计划”的介绍。

——摘编自耿凡《八十九年前有关“中国现代化”的一次讨轮》

材料三   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创造性地提出建设“中国式的现代化”和“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1987年,党的十三大提出了中国经济建设“三步走”的战略部署,明确了到20世纪末实现小康、到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时间表。2000年,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细化了21世纪中国式现代化的路线图,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2012年,党的十八大首次正式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将小康社会的内涵深化拓展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等方面。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正式提出“中国式现代化”,其目标是实现物质、政治、精神、社会与生态五大文明体系协调发展。

——摘编自郭玉坤《守正与创新: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式现代化的演进之路》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工业化发展的表现,并简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30年代中国知识界进行现代化问题讨论的国际因素,并对这场讨论进行简要评价。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提出的历史意义。
10 . 从1700年起,英国议会多次通过法令,或禁止进口印度花布,或提高棉织品的进口关税。仅1797—1798年,英国就把印度布匹的进口税提高了2倍,1802—1819年又提高了9倍。上述举措(     
A.表明英国放弃了重商主义政策B.强化了英国对印度的殖民侵略
C.旨在维护英国世界工厂的地位D.推动了英国纺织业的技术革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