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两次工业革命的进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0 道试题
1 . 工业时代与世界变局

材料一   观察以下四幅图片,完成问题


材料二   工业革命推动了技术的进步,也改变了人们的劳作方式和生产关系。大批产业工人被雇佣到机器轰鸣的厂房中,按照严格的规章制度进行机器大生产。

——《经济与社会生活》

材料三   根据下图,完成问题



(1)上述工业文明成果按照出现的先后,图片顺序应为____
(2)请写出上述图片中,画面反映的事物所使用的动力:
A________B_______C_______D__________
(3)工业革命推动了技术进步,主要表现在哪些领域?
(4)图片反映出工业革命对世界经济影响的哪些信息?
(5)工业革命改变了世界,推动历史发展,使世界越来越紧密地连成一体。请结合上图和所学知识,从生产方式、政治变革、国际格局等三个方面加以阐释。
2024-03-16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闵行区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2 . 城市之光。人类历史刚刚破晓时,城市便已经发展到了成熟形式。考察那些依稀可辨的踪迹,可以回望文明的进程。
(1)将下列城市与地图中所示区域进行匹配。(填涂字母)。

(2)巴比伦古城遗址位于西亚的两河流域,早期居住在此的苏美尔人发明了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单选)(     
A.腓尼基字母B.楔形文字C.甲骨文D.拉丁字母

(3)结合地图与所学,作为东罗马帝国(395-1453年)都城的君士坦丁堡,具有(双选)(     
A.联通东西方的贸易B.传承希腊罗马文化
C.完善民主共和制度D.汇聚工业生产资本

(4)图D马丘比丘古城遗址见证了(单选)(     
A.三角贸易带来了古城的繁荣B.迪亚士绕过了非洲好望角
C.殖民活动中断该地历史进程D.商品出现了世界性的流动

(5)依照示例,试拟定专题,并选择与之匹配的文物,并且添加相符合的代表性文化。
示例:专题:研究古代两河地区的历史。
展品和理由:C巴比伦古城遗址:研究两河流域的建筑、社会生活、文字、政治等多个方面,与《汉谟拉比法典》一起共同研究,两河流域的历史和特点。
专题:独特的美洲文化。
展品和理由:
(6)观察B图与E图中的两座城市,简要概括其所反映的时代特征。
2024-02-26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历史(上海卷)-学易金卷:2024年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

3 . 交通发展与社会变迁。

1.以下是人类历史上出现过的交通工具。请按照其出现的先后顺序进行排列。(填写字母)
A.“黄鹄号”轮船
(模型)
B.C919大型客机C.福特T型汽车D.史蒂芬孙制造的
蒸汽机车

2.近代以来,交通工具发生了重大变革,引发其变革的重要原因是____。(填写历史事件)
3.人类在漫长的历史中曾不断探索海洋。下列关于人类对海洋的探索从区域扩展到全球的条件表述正确的是(     )(双选)
A.造船技术的改进   B.对海洋资源的渴求   C.丝绸之路的拓展   D.星盘的出现与使用
4.下列运河中,改变了全球航运格局,降低了东西方物资交流成本的是(     )(双选)
A.京杭大运河   B.米迪运河
C.苏伊士运河   D.巴拿马运河

材料   1922年上海的公共汽车公司的营业广告:“要求事业速成,必须交通便利,要求事业速成,必须时间经济……愈来愈省时间,有利于农工商学各界”。在《上海电车公司章程及守则》中就有乘客不准在车上吸烟,不准在车上吐痰,不准妨碍他人,不准与司机谈话,醉酒、衣衫污秽及患有传染病者不准登车等规定。上海电车开通以后,最初的两条电车线路将上海的工业区和两个租界的西区、外滩等分处东西的外侨社区连接起来,从而使原来比较分散的各区域成为了一个具有紧密联系的整体。在电车交通的带动下,上海西区得以迅速开发起来。

——鲍成志《试论新式公共交通兴起与近代中国城市发展》

5.上述文字材料涉及了公共交通对社会生活哪些方面的影响?
6.综合材料,就“交通发展与社会变迁”这一主题谈谈你的认识。
2023-12-24更新 | 67次组卷 | 3卷引用:上海奉贤区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练习历史试题
4 . 国礼背后的意义。

国礼,国家政府或首脑间互赠的礼品。国礼的物质价值固有轻重之分,却更蕴含着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多重意义。

(一)马戛尔尼访华时互赠的国礼

1793年,英国马戛尔尼使团以为乾隆帝祝寿为名来华,这是中英之间第一次官方接触。以下为双方的国礼礼单(部分)

英国馈赠清朝

清朝回赠英国

科学仪器、先进武器(或模型)、生产设备(或模型)、工业产品、展现英国各方面成就的图书……瓷器、丝织品、漆器、画册、茶叶、水果、藕粉等食品、竹木家具……

——根据(法)佩雷菲特《停滞的帝国——两个世界的撞击》整理


(1)英国所赠科学仪器和生产设备,可能包括(     )(双选)
A.行星演示仪B.光学望远镜C.直流发电机D.活塞内燃机

(2)对比双方礼品,能体现出两国最显著的差别在于(     )(单选)
A.专制国家与民主国家的差异B.半殖民地与殖民国家的差异
C.农业文明与工业文明的差异D.陆路贸易与海洋贸易的差异

材料一   英国名厂制造的增进人类生活方便和舒适的最新产品,也是一种很好的礼物,它不但满足被赠送者在这方面的需要,还可以引起他们购买类似物品的需要。

——(英)斯当东(注:使团副使):《英使谒见乾隆纪实》

材料二   据尔使臣以尔国贸易之事禀请大臣等转奏,皆系更张定制,不便准行……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借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乾隆复英王敕谕


(3)若补充以上两则材料,可以合理推断出两国赠礼背后的主观动机分别是什么?

(二)新中国受赠的外国国礼

A.1949年斯大林赠吉斯轿车

B.1972年尼克松赠瓷塑天鹅

C.2009年奥巴马赠围棋和棋盘

D.2011年哈萨克斯坦赠雕塑《智慧树》

补充说明:
A.苏联制造的专供领导人乘坐的座驾,反映当时苏联工业最高水准。
B.美国艺术家杰作,象征和平友善含义。
C.棋盘选用夏威夷硬木,玛瑙棋子是在美传播围棋文化的丰云女士捐赠。
D.哈功勋艺术家制作,表现智慧树下两国圣人孔子、阿里·法拉比正对话,其下镌刻两人名言:“德不孤,必有邻”“人们若互帮互助,世界将繁荣昌盛”。

(4)吉斯轿车见证了中国取得重大进展的外交政策是(     )(单选)
A.“一边倒”B.“另起炉灶”C.“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D.“求同存异”

(5)与尼克松赠送瓷天鹅最为密切的国际环境是(     )(单选)
A.社会主义阵营的剧变B.“两极”之间的激烈对抗
C.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D.新兴工业化国家的出现

(6)奥巴马赠送围棋和棋盘传达了怎样的意味?
(7)哈萨克斯坦所赠《智慧树》传达了另一不同理念。请简要说明。
(8)综合上述材料,简要说明国礼在外交事务中的独特作用。
2023-12-15更新 | 58次组卷 | 2卷引用:上海市长宁区2024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走向整体的世界。
15、16世纪以降,随着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大及生产方式的演进,原本分散的世界逐渐成为紧密联系的整体。
(1)完成下列提纲。(将字母填入相应的空格中)
A.资本主义世界体系逐渐形成
B.欧亚、欧美新航路开辟
C.世贸组织顺应经济全球化趋势
D.欧美主要国家实现工业化
E.国际联盟、联合国顺应整体化进程的需要
F.资本全球扩张导致列强瓜分世界
(一)15—16世纪,全球交换网络开始形成
(1)1____
(2)全球人口、动植物及病菌“哥伦布大交换”
(3)西欧早期殖民扩张与掠夺
(二)17—19世纪,2____
(1)3____
(2)新的交通、通讯工具缩短了世界距离
(3)4____
(三)20世纪上半叶,整体化进程在曲折中发展
(1)两次世界大战打断了整体化进程
(2)5____
(四)20世纪中期以来,整体化进程进入快速发展新阶段
(1)以计算机为基础的互联网覆盖全球
(2)6____
(2)若就提纲中(二)展开陈述,应选择下列哪三则材料?(三选,选字母)
      
A                                               B复动式蒸汽机                         C贝尔试用电话
       
D                                                                                   E

(3)世界整体化发展的过程中诞生了世界货币体系,下列关于世界货币体系说法,正确的是(     )(三选)
A.欧元的问世反映了欧盟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
B.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有助于世界经济秩序的稳定
C.世界银行的建立反映了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
D.美元“等同黄金”标志其在金融领域霸主地位的确立E.金本位制的实行形成了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F.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宣告美元霸权的结束
2023-08-01更新 | 72次组卷 | 3卷引用:黄金卷02-【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模拟卷(上海专用)

6 . 马的驯养和使用与人类文明的进程休戚相关。以下是小马同学整理的有关马的历史,请帮他完成下列任务。



1.时间轴上□□□处省略的是(     
A.匈奴人B.突厥人C.印欧人D.玛雅人
2.请将时间轴上数字处缺省的内容补充完整。
________________
3.依据上述时间轴,说明影响马在历史上地位兴衰的主要因素。
4.阅读下列材料,判断因此做出的历史推论是否成立。(成立填“正确”,不成立填“错误”)

吐鲁番阿斯塔那古墓出土的通关文牒《石染典过所》,记载了下列一份契约:马壹匹骝敦六岁。开元廿一年正月五日,西州百姓石染典,交用大练(丝织品)拾捌匹,今于西州市,买康思礼边上件马。其马及练,即日各交相付了。如后有人寒盗识认者,一仰主、保(保人)知当,不关买人之事。恐人无信,故立私契。两共和可,画指为记。


①马是边境贸易的重要商品(     
②马在西北边疆比中原更珍贵(     
③唐朝的边境贸易是安全的(     
④唐代西州商贸已有契约精神(     
2023-04-06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浦东新区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7 . 福特的创新
某班同学在学习工业革命后,从最早的量产福特T型车着手,开展汽车生产发展历程的小课题探究。
材料一

20世纪初生产的
福特T型车(照片)
材料二

一位监工督促着流水线上三位工人的工作(1936年《摩登时代》电影剧照)
材料三

20世纪初美国福特公司
的汽车生产流水线(照片)

材料四   亨利·福特的创新是用于生产的流水线。放上零件的人不去固定它,放上螺栓的人不用装上螺帽,装上螺帽的人不用去拧紧它。正因为流水线有如此的速度,福特才得以在以后的十年中每年的生产量成倍地增长,并使零售价降低了三分之二。到1914年,路上行驶的每两辆车就有一辆是福特汽车。

——摘编自【美】哈罗德·埃文斯(1929-2020,美国历史学家,曾任《纽约每日新闻》编辑部主任)等著,倪波等译《美国创新史:从蒸汽机到搜索引擎》,中信出版社2011年版

(1)《美国创新史:从蒸汽机到搜索引擎》书名中提及的“蒸汽机”在英国开始被普及推广使用的时间大约是(单选)(涂字母)(     
A.18世纪初B.19世纪初C.19世纪末D.20世纪初
(2)福特汽车量产是美国工业水平的体现,同期在国际上工业实力突飞猛进的另一国家是(单选)(涂字母)(     
A.英国B.法国C.德国D.俄国
(3)上述四则材料中能形成史料互证的两则是(双选)(涂字母)(     )
A.材料一B.材料二C.材料三D.材料四
(4)试分析材料二、三、四对探究“福特的创新”的史料价值。
(5)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从工业生产和城市生活的视角,简要分析“福特的创新”所带来的影响。
2022-12-25更新 | 136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金山区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8 . 机器与工业社会自18世纪下半叶始,以机器发明为标志的新一轮技术革命波及世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机器与工业社会大事年表

1733(英)约翰·凯伊发明飞梭
1765(英)詹姆斯·瓦特改良蒸汽机
1785(英)埃德蒙·卡特莱特发明动力织机
1797(美)埃里·惠特尼将标准化零件引入制造业
1829(英)乔治·史蒂芬森发明机车——火箭号
1832(英)选举改革把选举权扩大到下议院
1833(英)工厂法案限制纺织厂雇佣妇女和儿童
1842(英)煤矿法案限制煤矿雇佣妇女和儿童
1848(德)卡尔·马克思与弗里德里希·恩格斯发表《共产党宣言》
1851(英)伦敦水晶宫博览会
1879(美)爱迪生发明实用电灯
1913(美)亨利·福特将流水线引入汽车制造业

——依据世界史教材整理

材料二   不列颠入侵者打碎了印度的手织机,毁掉了它的手纺车。英国起先是把印度的棉织品挤出了欧洲市场,然后是向印度斯坦输入棉纱,最后就使英国棉织品泛滥于这个棉织品的故乡……不列颠的蒸汽机和科学在印度斯坦全境彻底摧毁了农业和制造业的结合。

——(德)马克思《不列颠在印度的统治》

材料三   19世纪,奥斯曼、俄罗斯、中国和日本社会都面临着来自内部和外部的双重严重挑战,和欧美军事力量的碰撞显示出农业社会在军事上要远远弱于工业化国家。……所有这些国家都启动了雄心勃勃的改革计划……在奥斯曼、俄罗斯和中华帝国,保守的统治者有能力限制改革的范围:虽然他们大体上支持工业化和军事改革,却扼杀了可能威胁其社会地位的政治和社会改革。而在日本,反对派倒幕运动的成功使改革者们有机会进行比在奥斯曼、俄罗斯和中国社会中更彻底的改革计划。

——(美)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

材料四   19世纪的帝国主义扩张几乎完全是欧洲人的事。但是到这一世纪末,两个新兴的帝国主义国家出现在世界舞台,它们是美国和日本。美、日两国都在19世纪末实现了快速工业化,建立了强大的军事力量。当欧洲列强的旗帜在全世界飘扬时,美、日两国的领导人决定,他们也要参与建立全球的帝国主义秩序。

——(美)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


(1)材料一“机器与工业社会”表现出哪些特征?
(2)材料三“反对派倒幕运动”的结果是什么?带来什么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谈谈你对“机器与工业社会”的认识。
2022-06-10更新 | 182次组卷 | 2卷引用:上海市奉贤区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英国某次科技革命普遍出现了一种“由需要导致发明的模式”,这一“模式”最早体现在
A.棉纺织业B.交通运输业C.毛纺织业D.蒸汽机的发明
10 . 美国的工业革命最初主要依靠英国的技术和设备,但很快有了自己的创新。美国的技术创新的不包括
A.怀特尼的轧棉机B.富尔顿的汽船
C.史蒂芬逊的蒸汽汽船D.流水线式的标准化生产
2021-08-09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六校2015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