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两次工业革命的进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外历史大事年表(部分)

时间

世界

中国

1492

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


1607


《几何原本》译成中文

1762

《社会契约论》出版


1782

瓦特改良蒸汽机


1789

法国大革命爆发


1793


乾隆帝接见马戛尔尼使团

1840


鸦片战争爆发

1842


魏源写成《海国图志》

1848

马克思主义诞生


1851


金田起义

1856


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

1861


曾国藩上《复陈购买外洋枪炮折》

1866

西门子发明发电机


1894


甲午中日战争爆发

1898


戊戍变法

1900


八国联军侵华

1911


辛亥革命

1914

一战爆发


1915


《青年杂志》创刊

1917

十月革命胜利


1920


中文全译本《共产党宣言》发表

选择上表中的部分内容,提取关联信息,围绕一个主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历史小论文。(要求:题目自拟,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成文)
2 . 下表是啤酒在世界各地传播的历史,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时间事件
公元前7000两河流域的居民掌握了啤酒酿造技术。
公元前3000年埃及人从两河流域居民处学会酿造啤酒的技术,公元前3000多年埃及政府征收啤酒税。
公元前48啤酒酿造技术被凯撒的远征军带回罗马,随后传播到罗马统治下的各地以及日耳曼人居住区。
欧洲中世纪啤酒是居民日常不可或缺的饮料。
16--17世纪欧洲移民将啤酒酿造技术带入美洲。
1796英国移民在澳大利亚建造了当地第一家啤酒厂。
1837世界上第一家生产瓶装啤酒的工厂在丹麦诞生。
1865法国科学家巴斯德发明了用加热的方法对啤酒进行杀菌处理,使啤酒贮藏期成倍延长,推动了啤酒的工业化和在世界范围内销售。
1872英国人在日本横滨建造了一家啤酒厂。
1900俄国人在哈尔滨建立了中国境内第一家啤酒厂。
21世纪以来美国、德国、中国等国成为世界上主要的啤酒生产和消费国。

——摘编自颜坤琰《啤酒趣话》


阅读表格,提取关联信息,自拟一个题目,并结合相关史实,写一篇历史小论文。(要求: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成文)
2023-12-20更新 | 132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鲁迅中学2024届高三12月选考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3 . 1828年,一名德国旅行者把英国描述为一块“每年都有近乎神奇的新创造进入生活”的土地。当时他在英国可以看到的景象有(     
①柴油拖拉机日益普及,农村普遍建立大农场②众多铁路和人工运河,便利他去往英国各地
③伦敦人口数猛增,工人的生活环境相当恶劣④人们用化学方法加工原料并合成塑料等新材料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3-12-09更新 | 112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强基联盟2024届高三上学期12月联考历史试题
4 . 18世纪的英国,河边出现了轰鸣着机器的厂房,从棉纺织到形形色色的行业,开始用水力驱动机器生产商品,奔流的河水带来大把的金钱,也诅咒着工厂不得离开河流。碾碎这个“诅咒”的发明是(     
A.飞梭B.水力纺纱机C.骡机D.蒸汽机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摘自钟义信《社会动力学与信息化理论》

观察以上示意图,提取关联信息,任选角度自拟一个题目,并结合两次工业革命的相关史实,写一篇历史小论文。(要求: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成文)
2023-11-16更新 | 316次组卷 | 8卷引用:浙江省台州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教学质量评估历史试题
6 . 在《国富论》(1776年)中,经济学家亚当·斯密以一个位于伦敦的别针工厂为例,指出一个人的生产率由每天不超过20个别针,可以增长至令人震惊的4800个。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最有可能的是(     
A.劳动分工B.垄断组织C.蒸汽的力量D.严格的纪律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代世界大事时间轴(部分)
对于18世纪,学者们有“革命时代”“工业时代”“科学时代”等不同称呼。请结合世界史的相关知识,选择或自拟一个称呼,发表你对18世纪的见解。(要求: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成文)
8 . 下表是1870-1915德国主要经济指标,对此解读不正确的是(     
年份人口数量(百万)中央支出(百万马克)铁路长度(公里)发电量(亿度)
187040.80-—18876——
187241.23140722426——
190056.0521975167810
1915——266896209198
①充分利用工业革命科技成果推动了经济增长
②德意志帝国的政治体制阻碍了经济快速发展
③法西斯政权上台后加紧推行国民经济军事化
④中央支出保障了德军“速决战”计划的成功
A.①④B.②③C.①②③D.②③④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工业革命发生在煤资源比较丰富的英国北部不完全是偶然的……政治本身的内在价值和贸易的兴起,两者结合使商人的政治力量大大加强,他们对规则加以干预和改变的力量也大大加强,而这些规则的改变就带动了17世纪英国金融和财政制度的改革。工业革命把英国从欧洲的边缘带入世界的中心,把一个不起眼的阴暗、潮湿的小岛变成了“日不落”的帝国。同时,在乔叟与莎士比亚文学中造就的仅六七百年的现代英语,通过殖民等渠道广泛传播,最终成为一种全球性语言。

——摘编自马德斌《为什么工业革命发生在18世纪的英国?》

材料二   下面是19世纪后期美国钢铁业的发展情况表。

项目

1870年

1900年

企业总数(个)

808

669

产量(吨)

3 200 000

29 500 000

投资额(美元)

121 000 000

590 000 000

(1)根据材料一,分析英国首先发生工业革命的原因及给英国社会带来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指出19世纪后期美国钢铁业发生的变化及其根本原因。
2023-06-01更新 | 267次组卷 | 10卷引用:浙江省2024年1月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主观题
2023·浙江·二模
10 . 棉与世界

材料二 1700年时,任何一位理性的观察家都会认为世界棉花生产将仍以印度或中国为中心,事实上,直到1780年,这些国家生产的原棉和棉纺织品数量远大于欧洲和北美。然而在1860年,一切都改变了,数以百万计的机械锭子——由蒸汽机驱动,由受薪工人操作——产出数百万磅纱线。棉花不再由家庭种植,而是由奴隶种植,供应数千英里之外的工厂,而这些工厂又距离布料的最终消费者数千英里。欧洲的资本家和国家以惊人的速度成为了棉花产业的中心。他们利用他们的新地位启动了工业革命。中国和印度以及世界上许多其他地区则越来越屈从于一个以欧洲为中心的棉花帝国。

——摘编自[美]斯文·贝克特《棉花帝国》


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欧洲的资本家和国家以惊人的速度成为了棉花产业的中心”的主要原因,指出“以欧洲为中心的棉花帝国”所反映的国际分工和贸易格局。
2023-05-15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专题05世界近代史-学易金卷:2023年高考历史二模试题分项汇编(浙江专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