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19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大革命前后,法国工业革命逐渐拉开了序幕,纺织、冶金、采煤等部门成为机器工业发展中的先导部门。在棉织业中,1805年已有机械纺车1.25万架。1811年时,机械纺纱厂达到200多个。1815年蒸汽机的数量只有15台,到1830年时增加至125台,1848年更达到5212台。1825年英国解除机器输出禁令后,法国政府、商人和企业家抓住时机,大量输入英国机器,还用优厚的报酬从英国、比利时等地招聘了许多拥有专门技术的熟练技工。“铁路热”出现后,各类工业之间的相互依赖、合作和渗透的程度有增无减。法国国内涌现出一大批大工业和贸易中心城市,如圣丹田、波尔多、马赛等。其对外贸易额在1825年仅为9.45亿法郎,1846年增加至17.75亿法郎,并且贸易遍及欧洲、亚洲、美洲和非洲。司汤达在其小说《阿尔芒丝》中说:“自从蒸汽机成为世界的王后以来,贵族头衔已成为无用之物。”

——摘编自王觉非《欧洲五百年史》

根据材料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论述有据,表述清晰)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世纪末,德国有80%的人依靠土地为生,农业投资占国家总投资的70%,工业只有2%。英国的工业革命触动德国官僚的神经,一些邦国积极引进英国技术和人才,建立新工厂。1769年普鲁士建立采矿和冶金部,90年代萨克森安装第一台纺纱机、西里西亚建立第一座炼焦炉。19世纪上半叶,为防止英法工业品涌入,德国废除国内关税,建立全国关税同盟。19世纪中叶,德国又兴起了铁路建设的高潮,将主要的工业城市连接在一起,并带动了煤炭-炼钢-机械工业的发展与统合,成为德国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标志性事件。

——摘编自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二战后东亚经济发展起点比拉美低,许多国家和地区都遭受战争的破坏。为了巩固东亚在冷战体系中的战略前沿地位,美国为东亚实行初级进口替代工业化战略提供了经济援助,同时军需用品定单也为东亚开拓了产品销路。60年代中期国际市场对加工工业产品需求上升,西方国家开始进行产业升级换代,大量资金、技术和设备需要转移到劳动力充裕且廉价的地区,东亚抓住机遇开始实行出口导向工业化战略,开始了长达30年的经济高速持续增长。而拉美国家却长期恪守内向发展模式,未能扩大其在国际市场上的份额。深受伊比利亚文化影响,拉美人也存在轻视劳动和创造力,忽视储蓄的价值观。同时据统计美洲科研经费从1995年的95亿美元上升到2002年的110亿美元,但仍然少于韩国。此外有人还注意到在拉美职业群体中,律师、经济学家和医生比工程师多。

——摘编自林震《拉美和东亚现代化模式之比较》等文章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德国近代工业化进程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东亚现代化发展逐步超过拉美的原因及其启示。
2024-04-10更新 | 129次组卷 | 5卷引用:河南省光山县第二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世纪40年代,美国人莫尔斯设计出莫尔斯电码。1845年,世界第一家电报公司——电气电报公司在英国成立。英国电报在铁路建设的带动下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当时,英国每新建一条铁路,就会在铁路旁边竖杆架线。19世纪50年代,英国本土电报网络建成。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多家英国电缆公司前往地中海敷设海底电缆。1861年,马耳他——的黎波里——亚历山大海底电缆敷设完成。1866年,大西洋海底电缆的成功给英国电缆公司很大信心,它们决定将电缆敷设至印度,以加强英国本土与印度的联系。这一计划很快获得成功,英国电缆可以通过阿尔及尔——马耳他——亚历山大——亚达那到达印度。

——摘编自李雪《西方电报公司向清朝扩张初探》

材料二   19世纪中后期中国电报业发展概况

时间

概况

1869

美国旗昌洋行在上海租界内架设了第一条陆上电报线路,之后列强纷纷在租界和通商口岸内设立专用电报线

1871

外商大北电报公司擅自铺设沪港水线,连通了中国与世界各地的电报通信,在这之后,中国的国际电信被外商水线公司垄断60余年

1875

福建巡抚丁日昌在台湾修建了中国第一条电报线

19世纪

80年代

1880年清政府在天津设立电报总局并修建津沪电报线;1882年,津沪电报总局改为官督商办;
1884年,津沪电报总局由天津迁上海,后改称中国电报总局

——摘编自陈永生、刘晓怡《中国近代海关电报管理规范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中期英国电报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并简析其迅速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中后期中国电报业发展的特点,并说明其在当时的进步作用。
2024-04-04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重点高中2024届高三下学期阶段性测试(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研究英国妇女状况的权威人士艾维·平奇贝克认为19世纪英国北方地区的妇女,“在40年代与别处同一阶级的女性相比,要聪明敏锐得多。”这主要说明英国(     
A.民主政治的发展提高了妇女地位B.妇女阶层出现了严重的阶级分化
C.工厂劳动丰富了妇女的人生体验D.北方的妇女学历水平远高于别处
5 . 17世纪后,欧洲“文明国家”逐步建立了一套国际法体系,并将这套国际法作为区分“文明国家”和“野蛮民族”的标准。19世纪这套欧洲法系又迅速从欧洲扩展到世界各地。欧洲法系扩展到世界的主要原因是(       
A.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建立B.工业文明的产生和发展
C.地理大发现和殖民扩张D.民族民主解放运动兴起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把休闲生活视为实现人生幸福的途径。古希腊每年有50多个大众狂欢的节日,政府要求一个人首先应该成为一个能够创造和享受幸福生活的好公民,不必人人都是至善的人,公民个人的快乐和不适决定了有利与有害之间的界限。当人的自然人性与社会秩序发生冲突时,人们应依据自然法而行动。在国家层面,为全体公民提供享受休闲生活的必要条件是城邦(国家)的责任和义务,这也是判断一个城邦政治是否修明的重要指标。在个人层面上,对休闲生活的选择是公民个人的自由,享受休闲生活实现公民权利的重要途径。

——摘编自张玉芝《中西方古代社会休闲观念的比较研究》

材料二   工业革命开始后英国工厂中开始实行法定周末假日。使工人定时休闲的时间有所增加。在1850年以前很多产业工人就开始享受星期六半日假。1859年据工厂视察员报道,工厂法的实行,更加明确清晰地划分了工人的工作时间和休闲时间。与此同时,工业化生产使日常消费品的数量增加、价格下降,极大地改变了人们日常休闲的方式和内容。是工业革命开始后,英国人的收入更是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增长。正是由于收入的增加,才使商业化休闲活动和新式休闲消费品得以稳步进入普通人的日常生活。而这一时期的铁路不仅能够通往工厂或办公室,还能通往海滨和乡村,这为人们带来了一种新型的旅游方式。

——摘编自马婕好《英国工业革命期间的休闲生活》

材料三   知识化、信息化的今天,全球化作为一种客观的发展趋势,不仅给人们观念带来根本的转变,而且给人们的生活方式产生一定的冲击。它使个体的自由意识和主体意识得到不断强化,从而促使人们形成自主的生活方式。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人们在日益发展的横向文化交流、融合中,将越来越形成高度文明、进步、新颖、科学和丰富多彩的生活方式,生活品味、生活质量必将不断提高。

——摘编自刘海春《现代休闲生活方式的本质、样态及未来走向》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希腊对休闲生活的态度。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英国休闲生活转型的原因。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全球化对现代休闲生活的影响并概括推动民众休闲生活发展的因素。
7 . 19世纪上半叶,巴黎兴起一种全新的社交形式——俱乐部。1860年,登记在册的重要俱乐部有21家,1885年增加到73家。俱乐部不限制出身,成员逐渐从贵族变为商界人士、银行家、律师、知识分子等。这种社交形式的出现及发展(       
A.为启蒙运动提供思想基础B.反映了社会结构发生变化
C.表明人们的活动范围扩大D.改变了社会的不平等现象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华兹华斯的诗体故事《迈克尔》(1800年)歌颂浪漫主义理想的自然人性。勤劳淳朴的农村小伙子路克自从到城市工作以后,开始工作很努力,但“在那座荒淫浪荡的城市里,他终于陷进了泥坑;丑事和耻辱弄得他没脸见人,最后他只得逃到海外去”。据此可知,这一作品(       
A.基于对工业革命的深刻反思B.凸显出原始积累的野蛮
C.揭示出资本主义的剥削本质D.批判了殖民扩张的罪恶
9 . 下图为某学者绘制的工业革命时期变化模型图。这一模型(       

A.阐述了垄断资本主义形成的过程B.说明劳作方式影响技术创新
C.反映了工业革命与组织变革的互动D.意在强调企业家精神的重要
10 . 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全球史观”的倡导者巴勒克拉夫主张,历史研究者应“将视线投射到所有的地区和时代”,建立“超越民族和地区的界限,理解整个世界的历史观”,“公正地评价各个时代和世界各地区一切民族的建树”。历史唯物主义认为,每一历史时代都有领导该时代历史潮流的力量,即中心。历史上也的确存在过“欧洲中心”或者“欧美中心”。但是“欧洲中心”的存在,并不等于非欧洲中心的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历史不存在。在研究“中心”国家和地区的历史时,也应该研究非中心国家和地区对历史潮流的回应,或它们如何创造历史,不应该排斥其他地区和国家的文明和历史贡献。

——摘编自李世安《全球化与全球史观》


围绕材料,请结合世界近现代史知识,任意选取一个角度,自拟论题并加以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准确。)
2024-03-15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济洛平许四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三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