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1 道试题
1 . 19世纪中期,当法国主动和英国商量共同占领埃及的时候,英国首相表示:“我们并不想要埃及,就像一个脑子正常的人,并不希望拥有沿途客栈一样。他所要的只不过是这些客栈对他开放,当他来到时,客栈会提供羊排、晚餐和驿马,如此而已。”这是因为英国(     
A.无意扩大在埃及的权益B.经济扩张方式转变
C.殖民霸权逐步衰落D.认识到埃及人民的反抗力量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从1833年起,英国政府开始为初等教育拨款并逐年增加,1880年正式规定初等教育为免费教育。英国1823创立了伦敦机械学院,其目的在于向各行业的工人、技师提供学习物理、化学的经费和机会,这类职业技术学院在1826年只有100所,而到1840年,已超过了300所。这一时期英国教育的发展(       
A.植根于工业化阶段国家发展的需要B.反映了国家干预经济的能力渐趋增强
C.有效保证了工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D.保障了社会化大生产的持续高速发展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约瑟夫·张伯伦和他的时代英国史学家马里欧特称赞约瑟夫·张伯伦是“在目前所评述的这段时期内,英国所有政治家中最富有代表性、也最有影响的人物”。

◆生逢盛世
1836年,约瑟夫·张伯伦出生于英国伦敦一个资产阶级家庭。
1854年,加入叔父的螺钉生意,成为著名的螺钉生产商,产品不仅占据了国内市场,而且远销海外。
◆社会变革
1867年,建立全国教育同盟,强调教育改革“是补救的开始,它可以为工人阶级带来较高的工资和比较健康的生活,减少贫困和犯罪,改善居住条件”。
1873年,成为伯明翰市长,大兴市政建设,改善道路、照明和供水,清除贫民窟,完成对市中心的改造,将脏乱差的重工业城市变成了英国最美丽的城市之一。
◆殖民地会议
1895年,面对各国激烈的殖民竞争和帝国内部的离心倾向,担任殖民大臣的张伯伦,积极推动帝国扩张,并创立殖民地会议制度,宣扬帝国共同利益、责任。
1897年,张伯伦召开第二次殖民地会议,要求改变帝国成员的薄弱联系,将帝国变成英国和各自治领的“合办企业”。
◆关税改革运动
1903年,面对经济危机的周期性爆发和美国、德国等新兴工业化国家的冲击,张伯伦组织“关税改革同盟”,修改自由贸易政策,向对英国产品设立关税壁垒的外国产品征收报复性关税,并对来自殖民地的商品实行关税优惠。

注:约瑟夫·张伯伦(1836-1914)是英国前首相内维尔·张伯伦的父亲,著名政治家。

——摘编自王蒂《约瑟夫·张伯伦和他的时代》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约瑟夫·张伯伦的改革措施进行评述。
4 . 1824年,英国立法允许工会合法存在。1860年代和1880年代,德国、法国也制定工会合法存在的法律。这表明当时欧洲国家
A.社会主义运动日渐深入B.工人阶级国际团结逐步加强
C.政府借立法调和劳资矛盾D.议会在政治生活中的作用增强
5 . 马克思注意到,19世纪50年代英国在向印度大量出口产品特别是棉纺织品的同时,英国也在印度修筑铁路。于是他认为,“英国工业界越是依靠印度市场,他们就越是感到在他们摧毁了印度本国的工业之后必须在印度造成新的生产力”。这表明(     
A.西方殖民主义具有双重使命B.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C.自由主义促进英国工业革命D.夸大了殖民主义的积极作用
6 . 15~18世纪,伦敦有成百上千个咖啡馆,顾客围坐在一张大桌边,啜饮咖啡(一杯只要1便士)、寒暄叙旧、交换新闻。19世纪初,掌握话语权的政治人物、文化精英渐次归隐于实行会员制的封闭型俱乐部,劳工大众再次回到简陋喧闹、对现实冷漠超然的酒吧中,咖啡馆逐渐没落。伦敦咖啡馆的衰落从本质上反映了
A.平等主义精神的发展B.公共空间功能的演变
C.民众消费水平的提高D.社会层级分化的加剧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泰晤士老爹”的落魄与新生英国人曾戏泰晤士河为“泰晤士老爹”,它曾经是一条美丽的河流。18477月英国历史上著名的幽默画报《庞奇》刊登了一副名为《肮脏的“泰晤士老爹”》的漫画.并将泰晤士河描绘成一个外表污秽的“流浪汉”,并赋诗哀叹。20世纪五六十年代,英国政府下决心全面治理泰晤士河。此时,英国的河流污染防治才真正走上了健全的法制轨道。同样重要的是,20世纪中叶以来,英国公众的环境意识大大增强了。他们积极参与泰晤士河的治理与保护事业。整治泰晤士河,英国前前后后共用了一个多世纪的时间。如今,泰晤士河被普遍认为是世界上流经首都城市的水质最好的河流。英国政治家约翰·伯恩斯曾说:“泰晤士河是世界土最优美的河流,因为它是一部流动的历史。”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以《“泰晤士老爹”的落魄与新生》为题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2023-04-28更新 | 199次组卷 | 7卷引用:山东省临沂第一中学文峰校区2022-2023学年高一5月段考历史试题
8 .    欧洲城市发展

材料一   

左图是中古后期法国北部城市圣奥梅尔的城市印章正面,展示的是负责城市审判的议员。圣奥梅尔城市制定的章程被认为是最早的商业行会章程,包括了促进城市共同体形成并发展的各种规定,如维持城市秩序、禁止城市内的暴力行为,为城市道路和城门等基础设施的建设筹集资金等。——摘编自[日]河原温 《图说中世纪生活史》

材料二

176O 年前,英国的城市居民有的还从事 农业,有的虽是手工业工人,但一般还租几英亩地,把农活作为一种副业。此外,居民里还有手工工场主、商人、银行家、房地产 者……等等。工业革命之后,一般说,工人阶级占居民的四分之三左右,资本主义城市的实际主人:工业家、金融家、靠年金或红利过 活者、房地产主……等等,约占居民的四分之一左右,此外,还有少量的小资产阶级如小商人和人数极少的手工业者。

——摘编自庄解忧《英国工业革命时期城市的发展》

据统计,1785 年,在英格兰和苏格兰, 除伦敦以外,五万人以上的城市只有三个;七十年以后,这样规模的大不列颠城市已经有了三十一个。
在这些新兴城市中,最突出的是兰开夏郡的曼彻斯特。在棉纺织厂出现之前,曼彻 斯特已经是一个相当大的商业中心。尽管它的历史悠久,但是尚未引起人们足够重视。曼彻斯特的人口,从 1772 年的二万五千人增至 1851年的四十五万五千人,成为第一个最著名的现代化工业城市。

——摘编自【美】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1)依据材料一,概括中古后期西欧城市的特点。
(2)依据材料二,谈谈你对英国城市发展变化与工业革命之间相互关系的理解。
9 . 1910年,英国对美国的赤字是5000万英镑,对欧洲的赤字是4500多万英镑;英国对中国的贸易盈余达到1300万英镑,对印度的贸易盈余高达6000万英镑。由此可知
A.资本全球扩张日益加剧B.英国缺乏运用新技术的动力
C.英国丧失世界霸主地位D.世界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2021-12-29更新 | 676次组卷 | 16卷引用: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4月月考历史试题
10 . 乔尔·莫基尔指出“要理解工业革命为什么在那时发生,就必须从17世纪的科学革命中寻找答案”。……纽可门蒸汽机的设计目的是为了能够把大气的压力用于有益的工作,而这是建立在17世纪罗伯特·波义耳和丹尼斯·帕潘的科学发现的基础上的。据材料可知,第一次工业革命
A.主要是工匠与技师生产经验的积累B.科学转化为技术速度大大加快
C.科学与技术结合推动了技术的进步D.科学与技术尚未真正有效结合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