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6 道试题
1 . 经济学家约翰·密尔1823~1858年曾在东印度公司任职,他一度制定和决策了殖民地印度的相关政策。密尔认为印度处于文明发展的铰低阶段,东印度公司的殖民统治给印度人民带来更多的善,东印度公司的统治比所有印度人自己的政府要好得多。密尔的说法意在(     
A.强调文明交流的必要性B.论证自由贸易的合理性
C.宣扬西方文明的优越性D.肯定市场经济的可行性
2022-11-11更新 | 460次组卷 | 9卷引用:江苏省常州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798—1799年        法军占领埃及

19世纪                  印度工业衰退

1800—1850年        欧洲蒸汽驱动工业能力急剧增长

1805—1849年        默罕默德·阿里统治埃及并提倡工业化

1835—1918年        美国企业家安德鲁·卡内基在世

1839年                  英国迫使埃及终止对棉花工业的保护

1846—1848年        美墨战争

1853年7月8日     佩里驶入东京湾

19世纪中叶            着重军事技术的日本工业化

1860年                  农民革命控制大片中国领土:英法联军占领北京

1861年                  中国“洋务运动”

1877—1900年        日本对外贸易额增长10倍

19世纪90年代       美国的钢产量两倍于英国

1895年                  日本在争夺朝鲜控制权的战争中打败中国

1900年                  9个欧洲城市人口超过100万

       ——【美】菲利普·费尔南德兹-阿迈斯托《世界:一部历史》

请围绕19世纪世界阶段性特征,自拟一个论题并结合史实加以阐述。(要求:所拟论题能体现时代特征,例如“工业化的世纪”;考生可以运用以上材料自拟论题并阐述,也可以运用19世纪其他史实自拟论题并阐述。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考生不能以示例为题。)
3 . 从前习惯于做农活的人们很快明白季节、日出日落和气候波动不再决定劳动日程了,相反,钟表、车间和机器创造了新的劳动节奏。工人一般每天工作13至14小时,在一整天里,工人的步伐都要跟上机器单调的运转,打个盹或是和同伴说句话都不行。这一变化(     
A.有利于优化手工工场的管理B.反映人类劳作方式的重大变革
C.表明传统的农业已不复存在D.导致人们逐渐摆脱了体力劳动
2022-09-29更新 | 2468次组卷 | 28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工业革命时期工业革命前期纺织、采矿和冶金行业的发展,要求改进运输工具,蒸汽机车和铁路应运而生,轮船逐渐取代了帆船。交通运输迅速发展,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推动了工业革命向全球扩展。
第二次工业
革命时期
电力和内燃机逐渐代替蒸汽机,提高了能源的利用效率,降低了运输费用。同时,以内燃机作为动力的汽车运输和飞机运输异军突起。从地面铁路、汽车,到水面轮船,再到空中的飞机,立体的运输体系逐渐完善。
第二次世界
大战后
人类对原子能的利用突飞猛进,原子能除了用于发电外,已经在海运中采用。交通动力飞跃发展,动力来源多样化。
21世纪初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对交通运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整合各种交通运输手段的“大交通”已经成型,提高了交通运输能力,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

——摘编自卡洛·M·奇波拉《欧洲经济史》等


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达清晰)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有学者指出,1750年至1850年,小麦逐渐取代了其他谷物的地位,引起了欧洲真正的食物革命,白面包不再是富人的专利和地位的象征,也不再是穷人奢望的食品。据此推断,上述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思想解放冲击等级观念B.工业革命推动经济发展
C.民主政治提升公民地位D.物种交流改变饮食结构
2022-09-23更新 | 95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苏省淮安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20世纪初,比利时将刚果变为殖民地后,在当地开展有组织的可可种植,刚果成为欧洲重要的巧克力原料产地。同一时期,欧洲人掌握了生产固体巧克力的技术,巧克力逐渐走进千家万户。材料说明(     
A.比利时人垄断了欧洲巧克力产业B.列强的殖民活动影响了国际分工
C.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开始形成D.开启了列强在非洲的殖民地争夺
7 . 下表所示是19世纪后半期,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年平均增长率,这一状况(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年平均增长率(%)
时间英国美国法国德国
1861~1873年3.35.0-3.8
1874~1890年1.75.22.13.5
1891~1900年1.63.52.64.8
A.推动电气时代的快速到来B.导致西欧中心国际体系终结
C.导致世界局势的剧烈动荡D.促使国家福利政策逐渐完善
2022-09-05更新 | 203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常熟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这些巨大的建筑物,高耸于人们的住所之上,隔绝了空气和阳光,它们像不散的浓雾一样包裹着人们。”这说明工业革命(     
A.极大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B.导致了贫富分化
C.形成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D.造成了环境污染
2022-08-15更新 | 219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如皋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如图是某位学者针对19世纪的英国撰写的论文标题(部分)。这最适于研究(     
2妇女就业困境的状况
2.1工作环境恶劣—以血汗工作为例
2.2妇女就业低工资待遇
2.3妇女生活环境恶劣
3妇女的就业价值被贬低
3.1妇女的就业数据被缩小
3.2妇女就业贡献被低估
A.女权运动的兴起B.阶级矛盾的尖锐
C.家庭结构的变动D.议会改革的原因
10 . 图是根据联合国《世界城镇化展望(2018年版)》等资料编制,反映了1800年到2015年。城镇人口占世界总人口比例的变化情况。对图中数据解读,最为合理的是(     

世界城镇化趋势
A.二战后的城市化进展得益于不同类型国家均衡发展
B.不断发展的工业化水平推动了人类社会城市化进
C.1800年至1850年期间城市化进程最显著的国家是美国
D.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例的增长是城市化进程的唯一表现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