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6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提取图中三个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阐释英国的工业化。(要求:明确列出三个信息,表述成文,持论有据,逻辑清晰。)
2022-02-19更新 | 466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苏省连云港市赣马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19世纪70年代初,全美国66个盐业公司互相展开剧烈竞争,导致食盐销售价猛跌。为了制止价格进一步下降,各公司在1876年组建了密歇粮食盐协会。各成员公司在生产方面仍保持独立,但在销售领域则完全服从于总经销机构。食盐协会的组建
A.加强了政府对私人资本的监督B.有利于适应资本主义大生产
C.加剧了垄断组织对经济的操控D.体现出工厂制度的日益完善
2022-02-19更新 | 258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苏省海安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英国铁路事业发展过程

中国铁路事业发展过程

1814年,史蒂芬森研制出世界第一辆蒸汽机车。
1825年,史蒂芬森设计的“旅行”号蒸汽机车,行驶在从斯托克顿到达灵顿的铁路上。时速为15英里。
1830年,通过股票集资的利物浦—曼彻斯特铁路开通,兴起了民间投资的热潮。
18401842年,英国议会通过两项铁路管制法案,以保证铁路的安全运行。
1845年,伦敦—西北铁路线上最快列车平均时速达到37英里。
1890年,英国铁路网已形成,路网总长达32000公里。
1876年,英国人擅自修建吴淞铁路,后被清政府赎回并拆除。
1881年,清政府修建的唐胥铁路通车,但是用马拉列车。第二年才改用蒸汽机车牵引。
甲午战后,列强争夺中国路权,到1904年,1万多公里路权先后落入西方列强之手。
1909年,由清政府投资的中国人第一条自主修建的京张铁路开通。
19271937年,南京国民党政府先后修建了浙赣铁路、江南铁路铁路等干支线共长约3600公里。
新中国成立后至今,国家投入巨资,加快铁路建设。2000年前后,中国铁路运营里程跃居亚洲第一。
上表是中英两国铁路事业发展的大事简表。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中外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
2022-02-08更新 | 259次组卷 | 8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4 .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资本主义使用机器的第一个口号是妇女劳动和儿童劳动。”例如1788年,在英国142个纺织工厂中共有35000童工和31000女工,而男工则仅有26000人,且妇女和儿童所得的工资仅为成年男工的三分之一。材料旨在说明
A.机器使用减轻劳动强度B.机器成为资本家剥削工人的手段
C.成年男性工人大量失业D.妇女在生产力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2022-02-08更新 | 341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世纪中后期,美国迎来了城市化加速发展的高潮。过快的城市人口增长,使城市环境承载能力迅速下降,期间出现的各种生活、生产污染为病原体营造出绝佳的寄存场所,从而为传染病大规模暴发埋下隐患。当时美国城镇居民仍然延续着殖民地时期形成的将垃圾直接倾倒在街道的习惯,垃圾收集和处理被看做居民的个人事务,甚至连首都华盛顿也未能幸免。淡薄的卫生意识和恶劣的居住环境让城市化进程中的移民群体成为各种传染病首先侵袭的对象。

——摘编自李晶《论19世纪后半期美国城市公共卫生改革》

材料二   1918年南京传言出现“肺炎疫”,苏州人心因之惶惶。本埠西医士暨地方官厅共同研究预防方法,采取如下预防措施)由地方官厅委任左、苏、杨三医士检验由火车来苏各旅客,并设一检疫所,以留医(意)疑似染疫及与病者接触之人。未及数日,即布置周妥。由二十二日晨起,沪宁火车开至镇江即止。向来行驶无锡之小轮,亦行停班。地方官厅一面赞助医士进行一切,一面维持治安,令剧场三家,同时暂行停演,复用他种方法,阻止人众集于公共场所,每日由检疫所医士刊布报告,将疫病如何危险、如何预防,当众演讲,俾实行防范而消灭之。是项疫症,不致发现于苏城,诚幸事也。

——陆允昌《苏州洋关史料》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后半期美国卫生困境产生的原因。
(2)据材料二,概括苏州面对疫情所采取的措施及其启示。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恩格斯曾经指出:“国家政权对与经济发展的反作用可以有三种:它可以沿着同一方向起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就会发展得比较快;它可以沿着相反方向起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像现在每个大民族的情况那样,它经历一定的时期都要崩溃;或者是它可以阻碍经济发展沿着既定的方向走,而给它规定另外的方向——这种情况归根到底还是归结为前两种情况的一种。但是很明显,在第二和第三种情况下,政治权力能给经济发展造成巨大的损害,并能引起大量的人力和物力的浪费。”

——摘自《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701页


概括材料中的观点,并以17至19世纪中英两国历史发展演进的史实对该观点加论证。(要求:表述成文,观点正确,史论结合,论述充分,逻辑清晰。)
7 . 哈佛大学历史系教授斯文·贝克特在其著作中提出了“棉花帝国”一说。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棉花对于英国来说是如此重要,以至于到1856年,曼彻斯特商会准确地描述道,这个行业“在规模和效用上没有任何其他制造业可以比拟”。1860年,整个欧洲,特别是英国,已经成为世界棉花网络的中心。英国成功的秘诀是什么呢?首先,英国制造商把重点放在高质量的纱线和布料上,在这方面他们无须面对其他地方技术不太先进的制造商的竞争。其次,英国越来越依赖世界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地区的市场,到19世纪50年代,英国生产的全部棉产品中有一半以上用于出口。

1786年,美国的种植园主开始大量种植棉花,美国向英国出口的棉花数量迅速增长。1793年,惠特尼建造了一种新轧花机器,将轧花的生产效率提高了50倍。19世纪,联邦政府侵略性地获得了许多新领土,或从外国政府那里获得,或通过武力逼迫美洲印第安人获得,这些土地都非常适宜棉花种植。为了大规模扩大棉花生产,种植园主购买大量奴隶。直到1861年美国内战爆发,棉花产业和奴隶制携手并进、同步发展,美国成了新兴的棉花帝国。

——摘编自【美】斯文·贝克特《棉花帝国:一部资本主义全球史》


(1)据材料概括英国和美国相继成为“棉花帝国”的相同因素。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棉花帝国”崛起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
2022-01-21更新 | 12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英国的报纸业发展较早,是资本主义世界中报业最发达的国家之一。下表为英国19世纪部分年份报刊销售量增长情况。这反映出
A.经济增长促使人们关注时政B.报业发展改变人们娱乐方式
C.报纸满足了人们多元化需要D.科技进步提升人们文化素质
2022-01-21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英国近代工业化进程中,市政当局无为而治,城市出现了严重的“城市病”。进入19世纪中叶以后,以治理“城市病”为目标的城市规划运动兴起。到1939年,英国“城市病”得到缓解,城市化进程进入一个新阶段。

材料二   英国城市规划运动进程

时间阶段具体实施状况
18481875以公共卫生为中心颁布了多部与卫生治理相关的法案,中央机构与地方政府展开了以街道、住房和公共空间规划为主要内容的行动,城市规划在公共卫生领域基本得到完善。
187519099以住房问题为中心出台了一系列住房法案,授权地方政府清理贫民窟地区以及其他结构不当的建筑群。各种非官方建筑团体建造了一定数量的高质量住房,提高了中等阶层的住房条件。
19091939以综合治理为中心工业城市在规划法案的授权下积极并创新地实现了城市空间结构的重组,既有对市区较大范围的总体规划,也有对邻近市区的卫星城市实施的综合规划,更有与周边城市联合进行的区域规划。

——以上材料摘编自梁远、刘金源《近代英国工业城市的空间结构与城市规划(1848-1939)》


(1)据材料一,指出近代英国城市规划运动兴起的背景。
(2)据材料二,概括英国城市规划运动的特点。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城市规划运动的影响。
2022-01-21更新 | 218次组卷 | 6卷引用:江苏省连云港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如图是美国时评漫画家乌多·开普勒于1901年创作的漫画《下一个!》(图中有“美孚石油”字样)。该画作旨在揭示美国

A.生态环境日益恶化B.能源需求不断扩大
C.垄断资本支配力强大D.权力制衡机制遭到破坏
2021-12-27更新 | 4950次组卷 | 39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昆山陆家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模块测试二)历史试题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