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22-23高二下·湖南·期末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所示为学者张联朋《用唯物史观整体认识世界近代史》一文中关于世界近代史发展演变的几个视角。

视角一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资本主义制度初步确立

视角二

生产关系反作用于(促进)生产力——第一次工业革命

视角三

生产力再次推动生产关系——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与加强

视角四

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相互促进——第二次工业革命

结合所学知识,从上述材料中任选一个视角,据此提出一个观点并加以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逻辑严密。)
2023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2 . 延续与变迁

材料一   西方传统观点认为,公元1500年前后是欧洲历史的分水岭,此时欧洲告别中世纪,进入现代。

材料二   20世纪后期,有学者提出,公元1500年前后这一时段固然重要,但还不能称之为欧洲历史的分水岭,因为此时欧洲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关系等领域并无本质变化。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18世纪中后期,此后历史才真正步入现代,分水岭才真正出现。

历史发展往往是一个延续与变迁交织的过程。从这一角度,结合15—18世纪欧洲历史的重大史实,评析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观点。
2023-06-30更新 | 4025次组卷 | 23卷引用:纲要下第6课-实战高考2024年一轮复习全考点突破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世界经济格局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世界经济领域各类国家依据实力对比关系而形成的一种结构或态势,其核心是大国或国家集团之间的利益制衡状态和支配世界的权力分配状况。在世界经济形成和发展的进程中,由于各国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各国的经济实力对比在不断发生变化,部分相对落后的国家借助与先进国家的经济联系或世界经济政治领域出现的重大机遇,实现了超越性的发展,从而使世界经济格局不断出现新的变化。


——摘编自时雨田主编(世界经济概论》


根据材料,结合18世纪以来世界经济格局的发展变化,自拟论题,展开论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2023-04-08更新 | 220次组卷 | 2卷引用:纲要下第14课-实战高考2024年一轮复习全考点突破
22-23高三上·广东中山·阶段练习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今天的世界史与以往的传统是有明显区别的,它十分强调要避免以“欧洲中心主义”作为观察视角。如何从若干其他观点中抽离,仅从世界史的观点来刻画这样一个漫长且无头无尾的19世纪的特征呢?在此谨慎地提出两个角度供参考。

角度一   19世纪是一个流动性增大的时代。

角度二   19世纪是一个解放的时代。

——摘编自于尔根·奥思特哈默《世界的演变:19世纪史》


从材料中任选一个角度,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运用具体史实予以论证。(要求:明确列出所选角度,论证充分,史实准确,表述清晰)
2022-12-22更新 | 440次组卷 | 5卷引用:纲要下第13课-实战高考2024年一轮复习全考点突破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2022·江苏·高考真题
真题 名校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据(芬)马库•维莱纽斯《第六次浪潮》

图片反映了1830—2010年世界经济发展的波动情况。从材料中提取信息,拟定一个论题,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达清晰)
2022-11-27更新 | 3044次组卷 | 23卷引用:纲要下第22课-实战高考2024年一轮复习全考点突破
22-23高三上·全国·课时练习
论述题 | 适中(0.65) |
6 . 十八、十九世纪的世界是多变的、互动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8世纪60年代

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的手摇纺纱机

1821年

英国制定了防治大气污染的规定

1825年

英国取消机器出口的禁令

1840年

鸦片战争的爆发

1848年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1860年

国际经济交流基本准则的确立

1851—1864年

太平天国运动


确定一个合适的角度,选取所需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对这一时期的世界形势进行分析,并说明依据。
2022-10-06更新 | 138次组卷 | 2卷引用:第11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传播-高一历史下学期课后诊断性课时练+单元练(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漫长的20世纪》是一部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史,“市场和计划的辩证关系”一章中提及到:皮伦尼(18621935)在概述资本主义社会史时注意到“经济自由”和“经济调节”两个阶段反复轮回的“惊人的规律性”。这种“反复轮回”推动资本主义发展。如图为据此绘制的资本主义发展示意图。

根据材料并结合世界史相关知识,自行拟定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2022-05-27更新 | 718次组卷 | 13卷引用:第19课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高一历史课后培优分级练(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近代欧洲,新型的市场经济确实有其强大的动力,促进了人类的生产能力,也大幅地提高了一般人的生活标准。可是,如此的生产制度,必定引发贫富之间极大的不公平,其差距,甚至比过去贵族与贫民之间的差距更为巨大。于是,在19世纪资本主义处在迈向高峰的过程,有不少人提出了严重的质疑,人类是不是以大部分人的辛苦劳力,只为了成全一小部分人的富贵荣华?社会主义理想的出现,使得本来只是民族国家、民主国家的分野,又多了一项社会主义革命产生的国家。第一次世界大战并没有解决列强之间的矛盾,却又多了--个高度集权的共产主义国家一列宁组织的苏俄。

——摘编自许倬云《中西文明的对照》


根据材料,围绕“与现代文明相伴的矛盾问题”,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结合世界史的有关史实进行阐释。(要求:论题明确,表述成文,史论结合,逻辑合理)
2021-03-11更新 | 529次组卷 | 9卷引用:第10课近代以来的世界贸易与文化交流的扩展-【帮课堂】高二历史同步精品讲义(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
2015·江苏·高考真题
论述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9 . 生产流水线是美国工业生产组织形式的一种创新。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亨利·福特的创新是用于生产的流水线。放上零件的人不去固定它,放上螺栓的人不用装上螺帽,装上螺帽的人不用去拧紧它。正因为流水线有如此的速度,福特才得以在以后的十年中每年的生产量成倍地增长,并使零售价降低了三分之二。到1914年,路上行驶的每两辆汽车中就有一辆是福特汽车。
——摘编自韦尔奇《美国创新史》
材料二 流水作业法的普遍采用推动了汽车时代的到来,从而引起了居住方面的革命……汽车的普及推动了一场社会革命,遏制了人口进一步向城市集中,从而使人口得以从饱和的城市向郊区扩散。
——李庆余《美国现代化道路》
材料三   1921年,喜剧大师卓别林兴冲冲地参观了海蓝公园的福特工厂,并与福特在总装流水线旁微笑合影。当时人们把福特看作一个创造奇迹的大师,但在15年后,他已经成为劳动者的公敌。在《摩登时代》里,卓别林毫不客气地讽刺了他的这位资本家朋友和残酷的流水线。这部默片时代的经典电影也是迄今为止对大机器生产的非人性批判得最深刻的一部。
——杜君立《历史的细节》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工业发展的角度,指出福特“创新”产生的原因,简析其影响。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工业革命以来汽车普及前后的人口移动趋势。
(3)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大机器生产的非人性”这一观点,从客观公正的立场写一篇小论文。(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280字左右)
2016-12-12更新 | 1572次组卷 | 21卷引用:选必二第13课-实战高考2024年一轮复习全考点突破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