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十月革命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71 道试题
1 . 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新经济政策
_______________政策 1918-19211921年俄共第十次全国人大《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标志苏俄开始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新经济政策(1921--1928)

背景

十月革命后进入国内战争、外国武装干涉、物质匮乏
国内战争结束后,战时共产主义弊端日益显现,领导人却希望借此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引起人民不满。国内隐藏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喀琅施塔得兵变)
农业实施________________固定的___________________(核心内容)
工业全面推行______________控制关系国家命脉的___________________企业,中小企业等允许___________________经营
贸易取消___________________自由贸易
分配实行普遍劳动义务制;
实物分配制
实行___________________分配

结果
使苏维埃取得了国内战争(1918--1920)的胜利,巩固了苏维埃;但它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促进经济迅速恢复,起到巩固工农联盟、稳定政治形势的作用,使1925年苏联国民经济基本恢复。它是一条适合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道路。但因后来的领导人对其认识不足而被过早的终止。

新政策的特点:(1)公有制为主导的前提下,允许多种经济成分并存(2)允许商品经济的发展,利用商品货币关系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2022-06-02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第五单元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晨读晚背】2022年高中历史一轮复习默写记背(经济史)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人们每每提到“苏联模式”,通常是指在斯大林主导下,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在苏联逐步形成的在政治上以一党制高度集权、经济上以计划经济实施高度集中管理的一整套建设社会主义的模式。但殊不知在此之前还有着另外一个“苏联模式”,虽然这一政策最终在30年代被斯大林废止,但它的存在却表明:在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上,从一开始就是有两种选择的。邓小平曾如此评价:“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

——摘编自《中国改革开放30年大事记》

材料二   任何政策,只要有正确的定位,有坚强的领导,没有群众可以争取群众,没有条件可以创造条件,面临外部环境变化可以通过策略调整去适应变化。但是,如果政策的战略定位模糊,那么政策走向就会缺乏方向感,更无从保持政策本身的正确。如果领导本身对自己推行政策的必要性缺乏坚定的认识,就不可能在任何情形下认真有效地贯彻政策,更不可能使群众保持对政策的信心与支持。1921年列宁开始推行的新经济政策与50多年后中国启动的市场经济改革具有诸多惊人的相似之处,然而其结局却大相径庭,同途而殊归。

——摘编自赵大兴《苏联早期经济政策分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另外一个‘苏联模式’”并简析其出现的背景及意义。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联与中国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的“同途”与“殊归”。
2022-05-24更新 | 25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市部分学校2022届高三下学期5月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3 . 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列宁主义的形成
1903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举行第二次代表大会,标志着布尔什维克党的建立。党的指导思想是“布尔什维主义”,也就是________
十月革命的胜利
(1)背景
________胜利后,两个政权并存。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掌握政权。
②《四月提纲》指明革命方向。1917年4月,列宁提出了将俄国革命从________
(2)进程
①占领冬宫:________年11月7日,即俄历10月25日,革命武装占领临时政府所在地________
②成立新政权
a.成立:1917年11月8日,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宣布推翻临时政府,成立________,________当选为人民委员会主席。
b.意义:标志着苏维埃政权在俄国正式建立,宣告了世界上第一个________的诞生。
(3)意义
①是俄国与世界历史进程中的划时代事件。
②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________领导的国家,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世界格局,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想到现实的伟大飞跃,开辟了人类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新纪元。
③沉重打击了________对世界的统治,极大地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改变了20世纪的世界格局。
④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社会制度的________,成为世界历史的重要内容。
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背景十月革命胜利后,国内外的________联合起来,企图扼杀新生的苏维埃政权
目的把有限的力量集中起来保证________的胜利
内容实行________,将农民除口粮、种子粮以外的一切余粮收集到国家手中
作用保证了前线的粮食供应,缓解了城市饥荒,但严重损害了________的利益,导致战后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2)新经济政策
①概况:
时间1921年3月
内容a.重心是调整国家与农民的关系,通过________等市场机制建立工农联盟
b.允许________有一定程度的发展,并以租让制等形式在一些经济部门引入外国资本
作用稳定和恢复了国民经济,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②综合认识:
材料下表是苏俄(联)1921—1925年农业生产恢复和发展的情况
项目1921年1923年1925年
粮食作物耕作面积(万公顷)662078608730
粮食作物产量(亿普特)22.1334.5544.24

思考:材料中反映了苏俄(联)在农业生产上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导致这一变化的政策因素是什么?对农民有什么影响?
a.变化:1921年后粮食作物耕作面积及产量增长较快。b.政策因素:________。c.影响:减轻了农民的经济负担;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有利于工农联盟和政权的巩固。
苏联模式
(1)背景
________年12月,“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简称“苏联”。
②1924年1月,列宁逝世。
(2)措施:在斯大林领导下,先后实施“________”和“农业集体化”。
(3)结果:经过两个“五年计划”,到1937年,苏联宣布基本实现了“________”目标,主要工业部门的产量跃居欧洲首位、世界第二位。
(4)特点
①在经济上表现为生产资料公有制,实行自上而下的________
②政治上表现为权力高度集中。
(5)评价
积极性①苏联在很短时间内从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小农国家发展为世界工业强国
②苏联模式奠定了强大国家的基础,为后来取得________的胜利创造了物质条件,为苏联赢得了巨大的国际声誉
消极性排斥________,片面发展重工业,在农业集体化中采用强制手段,导致国民经济________,农业和轻工业长期落后,消费水平相对较低

以图解史:
2022-09-22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课时26十月革命与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纲要下-2023届湖南省高三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学案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当时许多领导人都把实施新经济政策看作是一种退却,以拯救苏维埃政权。正如列宁所强调,我们向作为商人的农民作了让步,即向私人买卖的原则作了让步。就整体而言,新经济政策确实是由军事共产主义向后退却,用当时的说法,由直接进攻改为迂回。但是,这样理解是不够的。对当时的苏俄来说,首要的任务应当是全力抓经济,为落后的俄国创造社会主义所必须的物质条件。

——摘编自郑异凡《对新经济政策的不同诠释及其命运》

材料二   凯恩斯认为,在自由资本主义下,仅靠私人经济是不能达到经济最大化的,期间需要国家出面来弥补和干预,以使国民收入全部用来生活消费和生产投资,以实现充分就业和经济的最大化。一般而论,国家的干预和弥补,必须是在不损害个人的自由基础上进行的人性管理,因而大体上限于以财政货币手段刺激有效需求。

——何正斌《经济学300年》

材料三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社会上普遍存在焦灼情绪。……《人民日报》等刊物上发表了一系列文章,有的文章说:“私营经济和个体经济…如果任其自由发展,还会冲击社会主义经济。”在这个历史关口,邓小平反复强调,要沉着应付国际格局,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号召加快经济改革,加快发展。

——摘编自萧冬连《中国改革是如何越过市场化临界点的》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俄实施新经济政策的背景,新经济政策是如何向农民“让步”的?
(2)指出材料二中凯恩斯对资本主义国家政府职能的重新定位,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西方资本主义世界在二战后至80年代对这一理论的实践。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这种“焦灼”情绪的国际背景。并指出南方谈话后,我国明确的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是什么?
2022-12-15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沧州市任丘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历史试题
5 . 苏联模式
(1)背景:______年1月,列宁逝世。斯大林领导苏联。
(2)内容
①实施“______”。
②实施“______”。
(3)成果
①经过两个“五年计划”,到1937年,苏联宣布基本实现了“工业化”目标,主要工业部门的产量跃居欧洲首位、世界第二位。
②在很短时间内从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小农国家发展为世界______
(4)“苏联模式”:斯大林领导的建设社会主义的体制机制,后被称为“苏联模式”。
①经济上表现为______,实行自上而下的______
②政治上表现为______
(5)评价
①苏联模式使苏联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了工业化,奠定了强大国家的基础,为后来取得______的胜利创造了物质条件。
②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频发的状况形成鲜明的对比,令世界瞩目。
③苏联模式排斥______经济,片面发展______,在农业集体化中采用______手段,导致国民经济______,农业和轻工业长期______,消费水平相对较低。这些问题影响了苏联的发展。
2022-10-08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第38讲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纲要下-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学案
6 . 20世纪三十年代的苏联大学生在谈到学习外语的感受时会说:“几年以前,德国和美国还有我们学习的地方,但现在我们无需向外国人学习什么了。那么,说外国话有什么用处呢?”这一现象的背景是(     
A.苏联的工业总产值跃居世界第一B.苏联与西方国家关系急剧恶化
C.苏联利用商品货币关系调节市场D.社会主义工业化取得显著成效
2022-12-08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华阴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历史试题
7 . 政治是博弈,更是妥协;形成合力,影响世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688年,厌倦了战争与动荡的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建立了君主立宪制。这种政体形式实质上是资产阶级新贵族同国王相互妥协的产物。为了达成这种妥协,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对威廉做出了巨大让步。……随着工业革命的完成,英国爆发了工业资产阶级向土地贵族(引者注:即原来的新贵族,工业革命完成前在和资产阶级的联盟中处于主导地位)夺权的一系列运动。土地贵族通过温和的妥协让步,换取社会的稳定和自身财产的安全。

——摘编自刘庆敖《务实妥协与英国近代政治的发展》

材料二   列宁在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以后,实施过两次战略性的退却:一次是向帝国主义妥协,这是列宁依据对形势的判断,认为要使新生的共和国政权得到巩固,必须首先摆脱帝国主义战争;一次是因为卫国战争结束以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遭到了农民的普遍反抗而失去了存在的基础,列宁决定对资本主义做让步。

——摘编自周含华、李卫平《列宁的战略退却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材料三   美国海军将领马汉针对美国当时(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国情,提出了“海权论”,最终推论出:要优于其他军种大力扩充海军。他的理论一经产生,立刻受到英法日等国的欢迎,掀起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扩军浪潮,各国军费开支大增,连美国也感到财政拮据。这样,召开华盛顿会议。日本海军政策的基础是日美海军力量710,最终美日达成妥协,日本与美国在主力舰上保持610的比例,而美国在太平洋水域防务方面做出让步……美国大海军论者批评这次会议为“美国海军史上最大的悲剧”。

——摘编自肖德芳《马汉理论与美日海上战略演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1688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对威廉做了什么“巨大让步”。工业革命完成后,土地贵族向工业资产阶级做出了哪些妥协让步?运用唯物史观,分析英国制度变革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列宁“两次战略性退却”的事件。结合所学分析前一次的“退却”的作用。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华盛顿会议美日海权争夺的背景。解释为何美国有人批评华盛顿会议为“美国海军史上最大的悲剧”。
22-23高三上·全国·单元测试
填空题 | 较易(0.85) |
8 . 背景
(1)两个政权并存:二月革命胜利后,彼得格勒____的领导人将政权交给临时政府,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虽然进行了一些改革,但它继续进行____战争,并镇压人民的反抗。
(2)指明革命方向:1917年4月,____提出了将俄国革命从____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推进的战略和策略。
2022-09-03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纲要下册第七单元 两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知识手册】高中历史全册必背知识清单(中外历史纲要上册+下册)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苏联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经历了3个关键性步骤:一是192712月,联共(布)第十五次代表大会通过了《关于制定国民经济五年计划的指示》;二是19294月,全苏第十六次党代会对五年计划草案进行讨论,大会通过了《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的五年计划》;三是19295月,全苏第五次苏维埃代表大会批准第一个五年计划,使之具有法律效力。1929年,苏联利用西方资本家迫切向外输出商品的需求,大量引进外国设备与技术,引进西方专家指导建设。1932年底,第一个五年计划提前9个月完成。在这期间人民群众以极高的劳动热情从事基础工业建设,一大批重点项目的建成为苏联国民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徐浩然《苏联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

材料二   “一五”计划草案是在党中央直接领导下,由周恩来、陈云、李富春等主持制定的。这个计划草案从1951年开始着手,一面建设,一面编制,经过近4年的补充和修改,最后经19557月第一届金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正式通过。在苏联政府帮助下,尤其是在全党全国人民同心同德、齐心协力的共同努力下,到1957年底,第一个五年建设计划的各项指标大多大幅度地超额完成了。一大批旧中国没有的基础工业部门开始一个个建立起来。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商业及文化教育等事业得到相应发展;人民生活得到了较大改善。“一五”期间,我国工业生产所取得的成就,远远超过了旧中国100多年的发展。

——新华网《新中国档案;我国经济建设的第一个五年计划》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苏制定“一五”计划的不同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苏“一五”计划的相似意义。
2022-08-11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玉林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5月月考历史试题
10 . 列宁主义的形成
背景(1)经济基础: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____发展
(2)政治基础: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____日益尖锐。
(3)组织基础:1898年,俄国____成立
(4)思想基础:1900年,列宁创办《____》,宣传马克思主义
标志1903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举行第二次代表大会,标志着____的建立。布尔什维克党的建立及其思想体系的产生,标志着____的诞生。
内容(1)____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最高阶段。
(2)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中最薄弱的一环”。
(3)“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甚至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
(4)工人阶级要以____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评价(1)列宁深刻洞悉帝国主义时代资本主义发展的新特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俄国革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形成了列宁主义。
(2)创造性地提出社会主义可能在一国或数国首先取得胜利等一系列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为帝国主义时代的无产阶级革命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

2022-09-12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第七单元两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导学案)-导学案(纲要下)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