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1 . 如图为1965~1995年发展中国家部分商品在出口贸易中所占份额情况(单位:%)。据此可知,这一时期发展中国家(     

A.农业发展对外依赖度较高B.产业结构局部调整受制于霸权主义
C.外向型经济模式成为主导D.在国际分工中的优势得到一定提升
2 . 20世纪60年代以来,非洲发生的边界冲突有30起以上,其中中非1起,尼罗河谷1起,北非3起,南非4起,东非6起;西非冲突最多,共有8起。上述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非洲成为冷战对峙的焦点B.发展中国家力量的崛起
C.世界殖民体系的逐步瓦解D.《非战公约》的效力弱化
2024-05-30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广西桂林市高三下学期5月考前押题卷历史试题
3 . 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起,非洲经济转入停滞和低潮时期,非洲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从60年代的4.7%下降到70年代的2.7%,80年代又下降到1.4%,被称为“失去发展的10年”。许多内陆国家还长期出现负增长的情况。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传统历史文化的束缚B.国际分工中处于劣势
C.历史上遭遇殖民掠夺D.经济抗风险能力较差
2024-04-03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贵百河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4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传统海洋法将沿海国家的领海限定在3海里范围。20世纪中后期,海洋资源被日益重视,在众多拉美临海国家的倡导下,1982年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将领海延伸至12海里范围内。这一变化表明(       
A.新兴国家利益得到保护B.国际法的领域得到拓展
C.世界殖民体系受到冲击D.生态环境保护得到重视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5 . 20世纪70年代,刚果(金)总统蒙博托·塞塞·塞科在他的宣言中宣布了国家主义理论,并在更改国名为扎伊尔的同时,蒙博托要求国民取非洲化姓名,很多城市也更改欧洲殖民者所取名称。这反映了(       
A.刚果政府权力扩大B.民族主义情绪高涨
C.冷战意识影响非洲D.非洲殖民体系瓦解
2023-11-28更新 | 1928次组卷 | 16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德保高中2023-2024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时间印尼反抗斗争
18175荷兰殖民者在马鲁古群岛垄断香料和大米贸易、征收捐税、激起民愤。前军人帕蒂穆拉在萨帕鲁阿发动抗荷起义,杀死荷兰官吏。
18251830日惹王国苏丹的长子蒂博·尼哥罗领导起义。起义导火线是荷殖民当局修建公路,强行通过蒂博·尼哥罗领地德卡列佐的伊斯兰墓地。
19051908爪哇铁路工人为争取自身的权利成立了印尼第一个工会—国营铁路工会。之后邮电、种植、制糖等各行中也纷纷建立起工会组织。
19085“至善社”宣告成立,这是印尼第一个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组织,它主张爪哇民族团结和睦,宣传教育救国,要求发展农业和工业。
191412印尼先进的知识分子等组织了东印度社会民主联盟,明确提出了“争取印尼独立”的纲领,主张“在阶级斗争的基础上,团结人民、工人和农民以及一切民族和宗教”。
19205东印度社会民主联盟在三宝垄召开代表大会,宣布建立东印度共产党;同年12月加入第三国际。1924年又正式改称为印度尼西亚共产党。
1927苏加诺等人组建印尼民族党,采取与荷兰不合作政策,争取民族独立。

——摘编自方连庆、王炳元、刘金质主编:《国际关系史》等

材料二   印尼是东盟最大的经济体。19501965年GDP年均增长仅2%。60年代后期调整经济结构,经济开始提速,19701996年间GDP年均增长6%,跻身中等收入国家。1997年受亚洲金融危机重创,经济严重衰退,货币大幅贬值。1999年底开始缓慢复苏,GDP年均增长3%—4%。总统苏希洛2004年执政后,积极采取措施吸引外资、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整顿金融体系、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取得积极成效,经济增长一直保持在5%以上。2008年以来,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印尼政府应对得当,经济仍保持较快增长。2014年以来,受全球经济不景气和美联储调整货币政策等影响,经济增长有所放缓。

——节选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印度尼西亚国家概况”

(1)选择一个时间尺度,对材料一印尼反抗斗争进行阶段划分,并说明划分依据。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分析二战后印尼现代化建设成就显著的原因。
2023-11-22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新学术联盟2024届高三11月联考历史试题
7 . 1950年,非洲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14.4%,为同期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非洲的城市化发展迅猛。这一变化出现的主要背景是(     
A.世界政治格局的显著变化B.非洲民族国家经济的高速发展
C.欧美国家产业转移的加快D.非洲新兴民族国家的普遍建立
8 . 1947年印巴分治后,成千上万的穆斯林和印度教难民分别移向巴基斯坦、印度。到1948年中期,约有50万到100万人死于人口大规模迁移而引起的暴力冲突。这说明(     
A.印巴分治受到普遍抵制B.文化冲突不可调和
C.冷战对峙引发难民问题D.殖民统治后患严重
2023-05-01更新 | 180次组卷 | 3卷引用:广西南宁市隆安县2023-2024学年高一4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二战后,亚非拉民族解放浪潮空前高涨,1945—1991年,全世界有90多个国家摆脱了殖民统治获得独立。这反映了
A.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B.资本主义国家的衰落
C.美苏两极格局的瓦解D.世界多极格局的形成
10 . 列宁在《亚洲的觉醒》中说:“世界资本主义和1905年的俄国运动最后唤醒了亚洲。几万万被压抑的、沉睡在中世纪停滞状态中的人民醒悟过来,要求新的生活,为争取人的初步权利,为争取民主而斗争。”由此可知,列宁认为“亚洲觉醒”
A.具有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的性质B.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势力
C.主要源于1905年俄国革命的鼓动D.得到了人民群众的广泛支持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