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 道试题

1 . 如图为1963---1973年各类国家在世界贸易中所占比重情况,反映了(       

A.世界贸易增长高于生产的发展B.出口商品结构发生了变化
C.工业化国家获得了更大的利益D.国际投资流向发展中国家
2 . 1976年,英国人类学家凯思林·高夫再次回到印度某村进行调查,她发现村中虽然发生了一些变化,但统治的种姓仍然在统治,地主都是婆罗门,自耕农多数是几个较低的非婆罗门种姓,多数雇农都是“贱民”。这体现出(     
A.婆罗门的社会地位逐渐提升B.英国人力图维护在印度的特权
C.印度土地兼并问题依然突出D.印度种姓制度的影响根深蒂固
2024-03-26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市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20世纪中期,苏联、美国介入非洲事务,对英国、法国主导的非洲秩序构成冲击。进入 21世纪,世界主要国家在非洲综合影响力的排序大致可划分为三个梯次:处于第一梯队的国家是法国、中国、美国、英国;处于第二梯队的国家是日本、德国、印度;处于第三梯队的国家是俄罗斯、巴西、土耳其等国。这在客观上反映了(     
A.世界大国政治影响力的变化B.殖民主义体系在非洲地区瓦解
C.新的国际政治格局最终形成D.新兴国家助力非洲地区的发展
2024-02-20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市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据联合国难民署统计,1975年难民输出排名前十的均是亚非国家,且难民输出量无一超过百万;1995年难民输出排名前十的国家中出现了欧洲国家,2015年则出现了南美洲国家,且这两个年份均出现了两个及以上难民输出超过百万人的国家。由此可推知(     
A.难民治理亟须加强国际合作B.解决难民问题缺乏法治环境
C.联合国未履行难民安置责任D.亚非国家经济韧性有所增强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世纪中叶以后,从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转变的英国工业革命开始了。在工业经济迅猛发展过程中,政府早年所颁布的对商品生产和流通的限制性法令已严重束缚经济的自由发展。同时,随着英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的增强,关税保护制度已成为海外市场的障碍,为经济发展“松绑”已成为形势的需要。从19世纪初开始,英国政府采取多种措施支持经济发展。英国国内生产总值由17811785年的年均1369.3万英镑,增长到18661870年的6924万英镑。

——摘编自刘金源《现代化与英国社会转型》

材料二   巴西的工业化始于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危机导致的国际贸易萎缩及二战带来的外部条件变化,迫使巴西加速发展原先需进口的本国工业消费品。二战后,巴西政府开始制定全国性发展计划,不仅对汽车、钢铁和家用电器等基础工业部门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还制定了保护国内市场的政策。19561961年,巴西政府完成或基本完成了包括5个部门30个项目的目标计划,建立了汽车、造船以及重型电机等制造业。同时,钢铁、重化、造纸等工业部门也取得很大发展。

20世纪60年代末,靠国家高投入、高保护和大量吸收外国直接投资推进的进口替代工业化,导致巴西民族工业失去了发展活力,国内积累不能满足经济快速增长的需求。 为此,巴西政府决定采取外向型的发展模式。19681974年巴西经济的年均增长率为10%,被誉为“巴西奇迹”。

——摘编自南开大学世界近现代史研究中心世界近现代史研究)

(1)根据材料,概括英国与巴西工业化的不同之处。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巴西工业化不同于英国的原因及其启示。
2024-01-25更新 | 406次组卷 | 10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城关中学大学区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5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在战争期间和战争结束后,美国政府明确表示,不愿意支持英国和法国维持殖民帝国。苏联也在原则上反对殖民帝国。二战后英国继任的首相艾德礼意识到,给予殖民地独立,比不得不面对大规模暴动更好,随着英国殖民地成为独立国家,太阳终于在大英帝国落下。英国和法国将政府、文化和语言的重要传统留在非洲、亚洲和中东。在许多殖民地,受过教育的活跃团体随时准备着争取独立,在实现独立后,他们也准备好成为新国家的领导人。但在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美国和苏联为在这些年轻的国家扩展自身影响力而激烈竞争。到了1980年,联合国的154个成员中有一半以上是1956年以后加入的。

——摘编自(美)约翰·梅里曼《欧洲现代史(下)》


从材料中提取相关信息,确定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自拟论题,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通畅)
7 . 阿根廷、尼加拉瓜等拉美国家在石油危机爆发后,迫于经济结构性矛盾的压力,选择了进口替代模式,大举外债以发展国内工业,导致债务加剧,经济岌岌可危。据此可知,拉美国家的发展(     
A.存在政策性失误B.过于依赖宗主国
C.排斥经济全球化D.缺乏科学化管理
2023-07-05更新 | 173次组卷 | 7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市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751999年发展中国家、各地区GNP(国民生产总值)总量与发达国家的比率(单位:%)变化情况。

发展中国家

东亚和

太平洋

南亚

拉美和加勒比海地区

中东和北非

撒哈拉以南非洲

欧洲和中亚

19751979

68.21

8.26

15.26

6.49

5.63

19801984

73.15

8.95

9.03

15.85

6.53

5.62

19851989

75.74

11.25

10.05

14.95

6.15

5.16

19901994

77.79

14.27

11.43

14.76

6.49

4.87

16.23

19951999

83.94

18.70

13.46

15.42

6.64

4.88

12.34

——摘编自刘方现《对二战以来南北差距的历史考察和理论思考》等


根据材料信息,拟定一个有关“发展中国家”的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2023-07-03更新 | 64次组卷 | 3卷引用:陕西省榆林市府谷县府谷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22-23高三下·全国·单元测试
9 . 二战后,英属殖民地基本通过和平谈判实现了独立,且独立后与宗主国大都保持了较为密切的关系;大多数法属殖民地通过和平方式也取得了独立;荷、比、葡三国的殖民地经过漫长而激烈的斗争后也获得了独立。这主要反映了(       
A.暴力革命是主要斗争方式B.世界殖民体系已经崩溃
C.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D.西欧殖民势力大势已去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列强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这一时期,非洲遭受的殖民灾难最为深重。对刚果实施残暴统治的比利时国王利奥波德二世辩护说:“我们唯一的纲领是让国家在士气和物质上得到重生”,这一辩词在西方具有普遍代表性。1902年,英国学者霍布森批评说:“帝国主义的最大危险在于一个民族的精神状态,它已习惯于这种(利他主义)自我欺骗,从而没有自我批评的能力。”“帝国主义的当前趋势正在向这个方向(战争)发展,作为反作用力,其后果可能是西方国家的衰败和西方文明的崩溃。”

——摘编自【德】海因里希·奥古斯特·温克勒《西方通史:从古代源头到20世纪》

材料二   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印度的独立,以下两种观点颇具代表性

艾德礼(19451951年英国首相)在世界历史上,有许多大帝国兴起,繁荣一个时期,然后垮掉了……只有唯一一个帝国,这个帝国在没有外来压力或没有对统治的负担感到厌倦的情况下,统治民族自愿地放弃了对臣服民族的统治,把自由给予了它们……这个唯一的例子就是大英帝国。

伊梅斯(英国最后一位印度总督的助手)19473月的印度是一艘舱中满载弹药而在大洋中着火的船。当时的问题是在大火延烧到弹药之前把火扑灭。事实上,除了像我们所做的(同意印度独立)那样去做以外,在我们面前并无选择的余地。

——摘编自【英】帕姆·杜德《英国和英帝国危机》等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强掀起瓜分世界狂潮的主要原因。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两种观点的区别。试从国际形势角度说明二战后世界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的原因。
2023-06-03更新 | 259次组卷 | 5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城关中学大学区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5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