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1955年7月,埃及宣布将英、法控制的苏伊士运河公司收归国有。10月29日,英法联合以色列向埃及发动进攻,苏伊士运河战争爆发。在美国和苏联的压力下,英法两国和以色列在11月 6 日宣布停火。美苏在此问题的态度(       
A.体现了美苏对抗关系的缓和B.加速了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
C.导致了资本主义阵营的解体D.反映了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
2 . 按照“蒙巴顿”方案,巴基斯坦被划分为地理上相隔甚远且语言、文化和风俗习惯差异巨大的两部分。1971年,印度通过支持东巴基斯坦建立独立的孟加拉国的决议,并在得到苏联支持的情况下突袭巴基斯坦。不久,孟加拉国正式独立。材料可用于探究(     
A.南亚国家的冷战角遂B.殖民文化的残余影响
C.印度民族的独立进程D.局部战争的文化动因
3 . 如图为1965~1995年发展中国家部分商品在出口贸易中所占份额情况(单位:%)。据此可知,这一时期发展中国家(     

A.农业发展对外依赖度较高B.产业结构局部调整受制于霸权主义
C.外向型经济模式成为主导D.在国际分工中的优势得到一定提升
4 . 二战后,国际上出现了一股移民潮。约180万人自阿尔及利亚和印度支那返回法国,约100万人从非洲返回葡萄牙,约30万人从东印度返回荷兰。此外,英国和比利时也有数量不等的本国国民返回国内。这股移民潮的出现主要是因为(     
A.美苏冷战日益加剧B.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
C.国家间的文化冲突D.国际政治新秩序形成
2024-06-04更新 | 118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西省上饶市铅山县私立致远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5月测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表为1967年后坦桑尼亚中学历史试卷的问题设计。这(     
1我们可以从古代非洲帝国学到什么?
2讨论1957年加纳独立对其他非洲国家的影响。
3“津巴布韦”是非洲人的成就,评价该说法。
A.关注非洲国家间的联合B.聚焦非洲的历史进程
C.标志第三世界开始崛起D.受到多极化趋势影响
6 . 二战全面爆发后,英国宣布印度对德作战。随即,印度国大党通过决议:“如果战争是为了维护现状、帝国主义领地、殖民地、既得利益和特权,那么,印度与战争毫不相干。但如果问题是民主和民主基础之上的世界秩序,那么,印度就会对战争有强烈的兴趣”。这表明(       
A.世界政治新秩序加快构建B.印度摆脱英国殖民统治
C.印度民族运动面临新机遇D.英国加强对印度的控制
2024-06-03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统一调研测试历史试卷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亚非拉各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普遍出现高涨的形势。在亚洲,继资产阶级革命后又出现五四运动、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等;在非洲,埃及爆发了反英独立运动;在拉丁美洲,虽没有广泛的暴力武装革命,但也出现了较大规模的工人罢工和农民运动。……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极大改变了世界范围内的力量对比,出现了新的政治格局。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为殖民地半殖民地的解放事业开辟了更加广阔的道路。以民主民族革命为主要内容的革命烽火燃遍了整个亚非拉地区。二战前殖民地、附属国人口为14.5亿,总面积为7800万平方公里。到1959年,殖民地人口减少为1.6亿,面积仅剩2550万平方公里。

——摘编自王春良《新编世界现代史(1900-1988)》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整体或其中任意一点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亚非拉民族主义的发展

历史轨迹现代化因素建设模式
17、18世纪初步产生于欧洲民族国家构建时期萌发了民族独立的意识具有先进资产阶级文化特征的思潮和模式逐渐出现
19世纪民族主义在欧洲发展,继续扩散至亚非拉地区由民族运动和民主运动两个方面构成对异质文化抗拒
对本国文化发展
20世纪亚非拉国家的民族主义代表了当时民族主义的主要趋势以反对殖民统治和建立取得民族独立的国家为主要目标充当了独立后的亚非拉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动力和现代化模式多样化的条件

——据徐煜《20世纪亚非拉国家的民族主义及其对现代化进程的影响》整理

(1)根据材料,概括亚非拉民族主义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亚非拉民族主义思潮发展的影响及启示。
2024-06-01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抚州市金溪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
9 . 阿尔及利亚战争爆发以来,法国不断投入大量兵力,甚至使用了狂轰滥炸等恐怖手段。直到1962年,法国戴高乐总统不得不调整政策,从阿尔及利亚的“死胡同”中脱身,赋予阿尔及利亚人民“自决”权并承认对方独立。据此推断,戴高乐调整政策主要是由于(     
A.非洲民族独立意识开始觉醒B.法国国内的反战呼声高涨
C.殖民体系衰落已成必然趋势D.帝国主义在非洲竞争加剧
10 . 2023年7月,欧盟27国与33个拉美国家领导人举行峰会,宣布恢复欧盟与拉美地区伙伴关系。与此同时,美国通过举办全球事务高层峰会,将大批“全球南方”领导人召集到一起开展对话。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历史背景是(     
A.世界多极化格局日益发展B.西方国家奉行结盟外交政策
C.国际关系开始民主化趋势D.第三世界成为重要国际力量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