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7 道试题
1 . 如图是1947年在美国出版的漫画书《这是我们的明天吗?》的封面,画面上一群人正在试图扑灭燃烧着美国国旗的红色火焰。从中我们可知
A.美国民众积极捍卫国家尊严和个人安全
B.两极格局的形成造成美国民众恐慌情绪
C.国际局势变幻影响普通民众心理认知
D.社会主义阵营扩展影响美国出版政策
2022-06-03更新 | 204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2022届高三考前调研测试(B)历史试题
2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形势发展的主要态势是持续了近半个世纪的冷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由于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矛盾,双方都想为自己抢夺更多的地盘,把各自的社会制度推行到被解放的国土。冷战之所以爆发,也源于美苏两种不同对外战略构想,美国的全球扩张和苏联的保障安全体系的碰撞。经过两次世界大战,大英帝国已失去昔日的辉煌,无力单独与苏抗衡,于是英国就把希望寄托在美国身上,企图促使美国承担责任,借助美国的力量遏制苏联的扩张。

——摘编自白建才《论冷战的起源》

材料二从1962年10月22日到12月14曰间,除其他秘密渠道外,肯尼迪和赫鲁晓夫之间来往的信件就有25封,在这些信件中,两人虽然相互指责对方的行为,但是都选择谅解,都明确表达通过和平谈判的途径解决危机的强烈共识。美苏两个超级大国都不愿意让危机升级,努力避免发生直接的军事对抗,避免导致世界大战特别是核战争的发生。

——刘金质《冷战史(1945-1991)》


(1)依据材料一,分析冷战的成因。结合所学指出美苏冷战的基本态势。
(2)指出材料二中的危机及美、苏两国领导人处理危机的方式特点。这对对我们处理国际关系有什么启示?
3 . 20世纪60年代,联邦德国从切身安全利益出发,与美国对抗苏联的政策拉开距离,对苏谋求以缓和代替冷战。英国放弃了二战后以美苏特殊关系为中心的“三环外交”,将外交重心转向欧洲,于1973年加入欧洲共同体。这些现象可用来说明
A.美苏冷战的缓和B.西方阵营的分化
C.美国霸权的丧失D.两极格局的解体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二战后,北欧地区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地区安全体系:瑞典坚持武装中立奉行不结盟政策;其西侧的挪威、丹麦、冰岛三个国家加入了北约;东侧的芬兰则奉行对苏和睦友好,并不介入大国纠纷的和平中立政策。这一体系
A.有利于地区和平与安全B.促进了世界多极化进程
C.反映了国家利益的冲突D.加剧了两极格局的对峙
5 . 1976年美国费城退伍军人大会上出现了一种神秘的病症:肺炎、高达41摄氏度的发热,有221例确诊病例,其中34例死亡。未知的病症引发了恐慌,人们担心这是生物武器或化学毒素所致,美国国会担心这会是一个“被错过的警报”。不久,科学家找到元凶——因空调使用频繁而变质的冷却塔水中滋生的病原菌。这一事件表明(       
A.生化武器成为冷战手段B.美国防疫机制存在漏洞
C.政治因素影响疫病解释D.美苏对抗加剧瘟疫传播
6 . 美国的对外政策与扩张

材料一   扩张是贯穿整个美国对外政策史的主线,也是理解美国外交政策发展的关键……在一定意义上,美国是英国商业资本扩张的产物,从西欧到北美大陆的第一艘船带去商业精神、扩张意识,以及与资本主义相联系的价值观。

美国独立后自然把这些继承了下来,而美国本身的发展也同扩张有密切的联系。独立后的美国通过购买、战争威胁、夺取等方式扩大领土,到19世纪中叶,其领土从大西洋沿岸扩展到太平洋沿岸。

美国一向认为它的国家政策,无论是说的,还是做的,都是“符合”其他国家利益的。根据这种假设美国又认为,它在国际事务中享有一种特别的权利。这种民族优越感和自满意识一旦发展到极端便表现为颐指气使,把自我价值观强加给别人,并设法去驾驭别人。

材料二   美国对外政策的演变历程

时期阶段
17751897美洲扩张时期
18981945海外扩张时期
19461991全球称霸时期

——摘编自杨生茂《美国外交政策史三论》等


(1)依据材料一,概述美国的对外政策。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说明美国在“海外扩张时期”和“全球称霸时期”的扩张政策和活动。
2022-05-16更新 | 365次组卷 | 11卷引用:江苏省淮安市马坝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学情调研(月考)历史试题
7 . 柏林墙于1961年8月13日开始建造,将整个西柏林围起来。1989年11月9日,柏林墙倒塌,两德重归统一。柏林墙
A.是美苏争霸的产物B.因冷战结束而告终
C.是德国分裂的根源D.见证了二战的残酷
8 . 20世纪80年代,日本东芝机械公司将被列入巴黎统筹委员会管制清单的工业高技术设备9轴数控机床装置及软件出口给苏联,随后遭到美国的调查与惩处。这说明
A.出现多极化趋势B.冷战已开始拓展至科技领域
C.美日同盟已破裂D.美国意图操纵封锁苏联大权
2022-05-13更新 | 13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连云港市2022届高考考前模拟考试(二)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1961年,美国总统肯尼迪提出一个针对拉美地区的“争取进步联盟”计划,其基本内容是由拉美各国执行一个由美国出钱援助的“十年发展计划”,实现三大目标:促进拉美地区经济文化发展,实现民主政治和满足人民需要。这一计划旨在(       
A.抵制不结盟运动的发展B.阻止拉美地区民族民主运动
C.助推拉美国家经济增长D.加强美国对拉美地区的控制
10 . 1983年10月美军入侵格林纳达是越南战争后美国恢复海外用兵的首次尝试,并以此为开端,在第三世界一系列国家展开所谓“低烈度战争”,即通过支持亲苏国家内的反叛力量、支持亲美国家政府对反叛力量的镇压,来削弱苏联势力。这反映美国
A.对苏战略由守转攻B.通过军备竞赛拖垮苏联
C.弥补战略武器不足D.全方位的争夺势力范围
2022-05-05更新 | 321次组卷 | 4卷引用:2022届江苏省苏锡常镇四市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