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7 道试题
2024·广东深圳·一模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1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古巴导弹危机爆发后,时任美国国防部长麦克纳马拉、国务卿腊斯克和苏联驻美国大使多勃雷宁是参与处理危机的重要人物。

材料一   美苏关于古巴的协议绝对不包括撤出在土耳其或意大利的导弹,苏联方面确实曾提出过这一要求,肯尼迪不仅拒绝讨论这一问题,甚至根本对此不予回答,危机的解决与任何形式的导弹交易都没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促使赫鲁晓夫从古巴撤走导弹的“唯一原因”就是他很清楚面临着遭受美国核打击的可能性。

——1963年1-2月间,麦克纳马拉、腊斯克在面对国会议员有关质询时的回答

材料二   赫鲁晓夫没有坚持要求肯尼迪做出公开保证使他付出了极大的代价。肯尼迪被誉为这场危机中的大胜家是因为没人知道那笔秘密交易。赫鲁晓夫从古巴撤出了我们的导弹而没有取得明显的收获,因而大失脸面。事实上……(赫鲁晓夫)得到了从土耳其撤走美国导弹的保证。

——摘编自多勃雷宁回忆录(1995年出版)

(1)比较两则材料,指出双方关于古巴导弹危机和平解决原因的解释的异同。
(2)上述材料对于研究古巴导弹危机有何史料价值?使用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2024-02-29更新 | 287次组卷 | 6卷引用:历史(新七省卷01)(16+4模式)-2024年高考押题预测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1969年,北约组建现代社会挑战委员会应对环境污染等事务,联邦德国代表在第一次全体代表大会上说,我们在这里讨论的问题完全有可能成为东西方谈判议程的起点,进而迅速达成协议,并采取措施“改善我们人民的生活质量”——“我们的人民”包括欧洲分界线上的任何一方。据此可知,联邦德国(       
A.把治理环境污染作为外交重点B.强调北约的集体防卫功能
C.希冀以环保名义缓和冷战气氛D.重视北约内部的协商功能
2024-01-23更新 | 302次组卷 | 7卷引用:2024年1月广西壮族自治区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适应性测试历史试题
3 .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阿富汗地处西亚,西邻伊朗,南邻印度次大陆、北方是中亚地区,东部则靠近中国的新疆地区,是这几个地区之间的枢纽。同时,阿富汗与苏联的几个中亚加盟共和国在历史文化与宗教信仰上的深刻联系,也意味看这里可能成为西方阵营向苏联南部有大量穆斯林人口的中亚加盟共和国进行渗透的一个窗口。再者,苏联将阿富汗人民民主党执政的阿富汗当做自身在意识形态领域的盟友和展现苏联“睦邻外交”的平台。1979年12月27日,苏联军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开进阿富汗,击杀此前发动政变并取代阿富汗人民民主党及阿富汗政府前领导人努尔·塔拉基的哈菲祖拉·阿明,并以阿明的政敌巴布拉克·卡尔迈勒取而代之。在苏联军队迅速平息忠于阿明的部分阿富汗政府军的反抗之后,交战双方转变为苏联军队和阿富汗的反政府武装,其后双方各有胜负,均未取得彻底击败对方的决定性胜利,1989年2月15日,战事以苏联军队全部从阿富汗撤出宣告结束。苏联—阿富汗战争是冷战期间的一场影响深远的军事冲突,它不仅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还为之后阿富汗地区的动荡和恐怖主义在中西亚地区的兴起埋下了伏笔。

——摘编自毛源巍《苏-阿战争苏联失败原因研究》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联出兵阿富汗的原因和目的。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苏-阿战争苏联失败的影响。
2024-01-09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名校2023届高三11月联考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世界格局指的是一种相对稳定的国际关系格局。一种世界格局的形成,是世界上各种力量经过不断的消长变化和重新分化组合,从量变逐渐发展到质变,构成一种相对稳定的均势的结果。一种世界格局的解体,则是由于这种稳定的均势被打破,再也无法保持下去了。进入20世纪以来,世界格局先后发生了三次重大变化,见下表:


变化情况

第一次: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

一战改变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力量对比:欧洲帝国主义列强力量削弱,但仍企图支配世界;美国和日本崛起,也要分享世界霸权。因此,帝国主义战胜国为重新瓜分世界,建立新的国际秩序,先后召开了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调整了它们在欧洲和亚洲太平洋地区的关系,形成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第二次:雅尔塔体系的建立

雅尔塔体系是美苏等世界大国为了各自的利益和战略需要,根据德黑兰会议、雅尔塔会议、波茨坦会议等国际会议确立的基本原则,重新划分世界版图和势力范围,建立起来的新的国际关系格局。雅尔塔体系是建立在美苏实力均势基础上的,其实质上是划分了美苏的实力范围。由于雅尔塔体系以美苏两极对抗为主要特征,因此又被称为两极格局。

第三次:世界格局向多极化趋势发展

1991年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美国成为世界上惟一的超级大国,两极对立的世界政治格局随之结束;在冷战结束以后,世界上各种力量对比出现新的分化组合促使世界格局向着多极化的方向发展。

——摘编自百度


围绕材料中世界政治格局变化的情况(任意一点或整体),自拟论题并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2024-01-05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高中、南宁三中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份联考文综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60年第一次美元危机爆发后,美国不得不借助包括西欧国家在内的发达国家的支持以维护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运转。1962年美国提出的“多边核力量计划”,因法国的强烈反对而最终流产;与此同时,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因美欧纷争迭起而面临危机。这可用于说明当时(     
A.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名存实亡B.美欧矛盾激化不可调和
C.美苏冷战重心呈现转移趋势D.美国霸权地位受到冲击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冷战时期,苏联阵营的各个国家大都采取了严格的控制移民外流政策,而西欧国家则摆出一副欢迎投入“自由世界”怀抱的姿态。即使是在七十年代中期石油危机爆发后、对移民劳动力的需求明显减少的情况下,西欧国家仍然对前苏联和东欧国家申请政治庇护的人采取比较宽松的难民政策,接受了大量以难民身份试图进入西方的经济移民。这一政策对苏联阵营内部的持不同政见者起到了强烈的鼓动作用,它使苏联阵营内部的政治反对派相信,他们的反政府活动能够得到西方的支持和庇护。同时也使许多希望移民到西欧或美国的普通民众,为了获得难民身份,而参与或支持反政府的活动,从而成为西方和平演变政策的重要工具。

——摘编自田源《移民与国家安全—威胁的衍生及其条件研究》

材料二   全球生产的重组造成了从非洲、亚洲和拉丁美洲向西方发达国家的劳动力流动:同时,全球权力的重新配置导致大量劳动力从东欧、原苏联向西欧、北美、澳大利亚等地区的流动。全球化和区域化削弱了国家控制边界的能力,促进了劳动力的跨国流动。到1996年底,除英国和爱尔兰外,其他13个欧盟成员国签署了“申根协定”,宣布取消边界检查,实行人员自由流动,人员自由流动很大程度上刺激了非法移民的增加。……20003月,联合国公布的《人口替代》报告认为,一个新的移民潮有可能解决欧洲出生率下降和人口老化带来的“人口赤字”问题。从现在起到2005年,欧洲需要7700万移民,才能缓解人口老化现象。

——摘编自金喜在、孔德威《全球化时代的劳动力流动》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冷战时期西方对苏联阵营采取宽松移民政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全球化时代促进劳动力跨国流动的因素。
2023-10-28更新 | 106次组卷 | 2卷引用:广西北海市2024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7 . 对英国而言,1953年苏联氢弹研制成功,使其在埃及的苏伊士基地成了一个极易遭到打击的目标。相比之下,维护这样一个基地就成为一个巨大的财政和战略负担。在随后的一系列谈判中,英国表示将按规定时间撤出埃及。这反映出当时(     
A.核武器使海外驻军失去了意义B.英国经济衰落使埃及战略地位下降
C.埃及独立直接受益于苏联援助D.英国对待埃及问题受冷战形势影响
2023-09-22更新 | 69次组卷 | 3卷引用:广西柳州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正是在启蒙思潮与美国革命的冲击下,法国大革命产生了令人无法想象的巨大能量。

法国建立了一个新型的民族国家,它要求保障人民的自由、平等和其他人权。这样的要求注定了法国革命会超出一国的范畴,发展成一场整个欧洲的革命:因为当时的欧洲还处于专制王权国家的统治之下,而法国大革命却推翻了这一政治原则,其必然会引起整个欧洲的反弹。

材料二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欧洲各国之间逐步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其实质是原有民族国家开始将更多的“政治权力”相互让渡,依旧保留下来的主要是“文化权力”。这显示出欧洲民族国家的功能在逐步弱化,逐渐向一个新共同体中的经济文化单位转化。欧洲各国将维护本区域内独特的生活方式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而将防务、安全、社会发展等一般性的国家职能转交给了欧洲的相应机构。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陈晓律《欧洲民族国家演进的历史趋势》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大革命时期的法国作为“一个新型的民族国家”的特征。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欧洲民族国家功能弱化的表现并分析其背景。
2023-09-08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贵港市名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联考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62年,中印边界发生冲突,印度尼赫鲁政府在军事较量失败后,计划制定出以中国为主要军事防范对象的第一个五年国防计划,希望通过美国的援助加快国防现代化进程。对此,美国约翰逊政府延续了肯尼迪时期援助印度的一贯做法,但政策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变化。约翰逊奉行印巴平衡原则,不愿过于偏袒印度,并且美国对印度的军事援助附加了更多前提条件,索要政治回报。

在制定国防计划的过程中,美印双方对中国威胁的判断、应对方式、国防建设的目标和手段等核心问题上存在明显歧见。例如,印度想要组建超音速战斗机中队,但美国政府认为超音速战斗机不是对抗中国所必须的装备,且印度不具备相应的技术和设施。向美国索要而不得后,印度便积极地与苏联接触。此后,约翰逊政府在亚洲的战略重心逐渐转移至东南亚。

1965年第二次印巴战争爆发后,美国宣布对南亚次大陆实行武器禁运,中断所有军事援助,并且撤销了具有象征意义的美国驻印军事供应代表团。至此,美印军事关系史上的一段蜜月期宣告结束。

——摘编自刘恒《美国对印度第一个五年国防计划的援助和限制(1962-1965)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六十年代美印关系的变化,并分析变化原因。
(2)结合两国关系的变化,谈谈对现代国际关系的认识。
2023-09-06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桂林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如图为作于1989年的时政漫画《柏林墙终被拆除了》。漫画中,挖掘机正在拆毁柏林墙,豁口上方的文字是“德国重新统一”。豁口两侧从左至右分别是联邦德国总理科尔、英国首相撒切尔、法国总统密特朗、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和民主德国领导人克伦茨,五人表情各异,态度微妙。该漫画意在说明,柏林墙的拆除(     
   
A.使德国走向国家统一B.标志着欧洲联合的开始
C.加速了两极格局瓦解D.影射了美国实力的衰落
2023-08-04更新 | 120次组卷 | 3卷引用:广西柳州市柳州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