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3 道试题
1 . 1989年,民主德国局势发生了急别变化。自5月起,大批公民出走联邦德国,政局出现大动荡,1990年10月,民主德国并入联邦德国,两德统一。据此可知,两个德国重新统一的关键因素是
A.西德政府的策略得当B.德意志民族要求统一
C.东欧剧变的有利环境D.平衡大国获取了支持
2 . 1988年,西德赴东德的访问人次从1970年的125万增长到555万;东德赴西德的访问人次从105万增长到674万;东西德间电话通话次数从70万增长到4000万;东西德之间贸易额从46亿西德马克增长到141亿西德马克。这体现了
A.区域集团化推动两德交流频繁B.欧洲的联合促进两德经济发展
C.苏联实力的下降推动两德统一D.东西德联系加强推动统一进程
2021-12-26更新 | 387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曲靖市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文综历史试题
3 . 马歇尔计划发表后,美国成立了总统领导下的对外援助委员会。该委员会提出了援助的四条总原则:帮助欧洲国家恢复预算平衡;鼓励私人资本向欧洲投资;援助应采用贷款而不是赠予形式;援助必须符合保持美国经济稳定的要求。这些原则
A.体现了美国遏制共产主义的目的B.凸显出美国控制西欧的企图
C.表明马歇尔计划对欧洲作用甚微D.意在帮助欧洲尽快走出困境
4 . 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美苏全面冷战对峙,两极格局正式形成。但是,两极格局是不对称和不完全的。这种“不对称性”根源于美苏
A.社会制度的不同B.经济水平的差距C.军事力量的失衡D.意识形态的对立
2021-09-01更新 | 174次组卷 | 2卷引用:云南省曲靖市罗平县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6月月考历史试题
5 . 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
A.戈尔巴乔夫的改革B.西方的和平演变
C.美苏的争霸拖垮了苏联D.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弊端
2021-08-31更新 | 142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曲靖市罗平县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据统计,1950年苏(联)东(欧)贸易额相比1948年翻了两番,1952年更是超过了250亿元。东欧贸易额的70%都是与苏联或者集团内部其他国家产生的。这种状况出现的直接原因是
A.马歇尔计划的实施B.“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C.经济互助委员会的成立D.柏林危机的爆发
2021-07-06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茚旺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6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1964年1月27日,无视美国的强烈反对,法国成为西方世界第一个与中国建交的国家。1966年,戴高乐访问苏联,同苏联签订了系列经贸文化合作协定。这说明
A.法美关系山合作走向对峙B.法国逐渐倒向社会主义阵营
C.两极格局正面临潜在冲击D.西欧国家事实上已退出“冷战”
8 . 1946年2月斯大林发表演说,号召苏联人民准备迎接新的战争。为此“我们必须使我国工业每年能生产生铁达5000万吨,钢达6000万吨,煤达5亿吨,石油达6000万吨。只有这样才可以认为,我们祖国有了足以应付种种意外事件的保障。”该演说很快在西方引起强烈反响。该演说
A.表明东西方的对抗正在加剧B.极力为斯大林模式进行辩护
C.是对“杜鲁门主义”的回应D.表明苏联加紧战后经济恢复
2021-05-18更新 | 321次组卷 | 8卷引用: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实验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月考(三)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下表是新时期中国学者关于冷战爆发的主要观点。据此表可得出的历史结论是(  )
学者关于冷战爆发的观点
时殷弘美苏冷战孕育于十月革命至二战的美苏关系之中
余伟民冷战是多国参与的国际性政治斗争
徐蓝冷战是美苏两国双向互动的结果
A.美苏冷战开始于十月革命B.冷战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
C.美苏对峙是冷战的主要表现D.冷战推动世界格局的多极化
2021-03-20更新 | 550次组卷 | 22卷引用:云南省曲靖市罗平县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6月月考文科历史试题
10 . 新冠疫情期间欧盟委员会对疫情严重国家避而远之,拒绝向他们出口相关设备。成员国各种内斗,互相抢劫盟友口罩,剑拔弩张。疫情最为严重的意大利,得不到欧盟的帮助,人们自发地降下欧盟旗帜,甚至有人焚烧欧盟旗帜。这表明
A.欧洲联合面临挑战B.欧盟走向四分五裂
C.意大利着手脱离欧盟D.各国缺乏共同利益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