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1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美国文化在全球的传播离不开其所实施的各类翻译政策。表3为某学者在研究“战后美国对外文化战略”时,整理的20世纪以来美国对外文化战略中的翻译政策与实践。

下表

阶段措施简介
二战前民间机构的“译入”政策19世纪末美国介入亚太地区,需要了解东方文化以服务其国家利益,各类私立基金会如洛克菲勒基金会等民间机构开始对美国的对外文化政策施加影响。洛克菲勒基金会制定了多项资助翻译世界各国文献的策略和措施。在1935—1938年,资助了大量对中国或东方文献的翻译。还资助国际教育局翻译了涉及40多种语言的欧洲及拉丁美洲儿童文学作品。
二战期间官方机构的“译出”政策与针对欧洲的文化传播战略二战期间,欧洲文化遭到德国法西斯的破坏,美国政府趁机通过广播、报纸、杂志及图书等媒介对欧洲进行美国文化“译出”,践行了“通过文化实力引领世界”的对外文化战略目标。“美国之音”专门介绍美国文化;在法国发行了报纸《战争中的美国》宣传美国的生活方式、政治制度和文化风俗;翻译出版了3636074册图书。
二战后二战后至20世纪70年代末“译出”和“译入”的双重政策与美国的全球文化战略在1948年通过的史密斯—蒙德特法的授权下,联邦政府实施了大规模的书籍“译出”政策。成立了新闻署专门负责制定和实施对外翻译政策。据统计,仅1953年到1956年就有2900册美国书籍被翻译成46种语言,在全球的发行量高达2.8亿册,内容主要是美国社会、政治制度、日常生活及思想观念等。民间非营利性机构富兰克林图书项目也实施对外文化翻译战略,涉及到中东、拉丁美洲和亚洲的一些国家和地区。在“译出”的同时,也实施了文化“译入”政策。译入世界各国文化经典目的是帮助美国人了解世界各国文化。洛克菲勒基金会主要负责拉丁美洲文学的翻译。
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官方机构的“译入”政策与维持文化霸权战略
随着文化霸权的形成,世界各国开始主动翻译美国的文学和学术著作,美国的官方和民间机构不再实施对外“译出”政策。为了应对世界各国对美国文化霸权的批评并维持和巩固其霸权地位,美国官方机构积极实施“译入”政策,以展示美国对世界各国文化的包容,维持并巩固美国文化在全球的主导地位。

——摘编自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战后美国对外文化战略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1)该学者在研究战后美国对外文化战略时运用了什么研究方法?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以来美国是如何通过翻译政策的不断演进来实施对外文化战略的?
(3)结合战后美国对外文化战略的实施谈谈你的认识。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伊拉克和伊朗两国间存在对阿拉伯河主权以及对胡齐斯坦地区和海湾三岛归属的长期争执。胡齐斯坦地区是大油田区,阿拉伯河两岸蕴藏着极丰富的石油资源,围绕该河的争斗可追溯到奥斯曼帝国与波斯帝国争雄时期,而英、俄势力的插手使两国的纠葛复杂化同时,阿拉伯人和波斯人在历史上多次交战,彼此都统治过对方,积怨较深两伊虽同属信奉伊斯兰教,但分属两大教派,存在严重的教派分歧与矛盾。由此,1980-1988年伊朗和伊拉克两国之间爆发的长达八年的两伊战争,是二战结束以来人类最残酷、最具破坏性的战争,给两伊、中东乃至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某种程度上说,它也为海湾战争和伊拉克战争埋下了祸根。

——摘编自杨明星《试论两伊战争及其遗产》

材料二   二战以后,中东一直是美国关注的重点战略地区之一。这是美国全球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两伊战争为美国实现提供了契机。美国虽没有直接参与战争,但却利用各种非战争手段,影响两伊战争的进程和态势。美国认为,两伊都不能过分强大。如果伊拉克强大,伊朗就会受到外国势力的干预;如果伊朗过于强大,就会向海湾乃至中东国家输出伊斯兰革命思想,对美国及西方国家构成威胁、美国在此期间采取的“弱势均衡”政策和间接介入战争的手投,是现实主义外交理念的成功选用,有利于实现其在中东地区的战略目标,维护其国家利益。

——摘编自冀开远《美国与两伊战争关系解读》

材料三   亨廷顿于1993年发表《文明的冲突》声称冷战结束标志着世界政治从以意识形态冲突为特征的两大阵营的对抗转变为不同文明之间的冲突。他认为冷战后的世界是一个包含中华文明、日本文明、印度文明、伊斯兰文明、西方文明、(东正教文明)拉丁美洲文明和非洲文明在内的世界。每一种文明类型中的核心国家对文明的崛起和世界格局的演变至关重要其中,中华文明、东正教文明、印度文明各有一个主导的核心国家;西方文明有两个核心国家,即美国和欧洲的法德核心;伊斯兰、拉丁美洲和非洲文明则缺乏核心国家。基于这一框架,亨廷顿预言,西方和中华文明及伊斯兰文明的冲突将构成世界秩序的主轴。伊斯兰复兴运动和亚洲经济的发展“至少潜在地对西方构成了威胁。一场涉及西方和其他文明核心国家的大战不是不可避免的,但有可能发生”。

——摘编自李强《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重读亨廷顿〈文明的冲突〉》

(1)根据材料一、二探究两伊战争历史,概括影响其发生的因素,并简评美国对两伊的外交政策。
(2)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围绕材料中“文明的冲突”相关内容,提炼一个论题,加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2024-05-11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南省高考考前仿真联考二模拟预测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世界历史进程的多元性的内涵在于它本身所具有的内在矛盾性。持全球史观的史学家们注重研究历史发展的空间维度的横向改变,他们认为,历史就是世界一体化的过程,是人类文明向全球辐射扩散的过程。由分散到整体最能说明世界历史发展进程。

但是,世界的碎裂同样也是历史进程中发生的必然现象。庞大帝国的解体释放出来的政治能量而弹射出若干独立的主权国家;殖民主义的瓦解引发的第三世界运动导致了众多民族国家的兴起;现代化浪潮中涌现出了社会形态转型的不同模式和不同发展道路;民族矛盾、文化隔阂、宗教对立、文明冲突,形成了巨大的裂变张力。

人类历史是在全球一体化以及世界秩序和运行规则的合理化这两种力量或运动的冲突和协调的动态平衡中向前发展的。

——摘编自王玮《世界历史进程的悖论:整合与碎裂》

请以“世界历史进程中的整合与碎裂”为主题,任选角度,自拟标题,并运用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
2024-04-23更新 | 90次组卷 | 4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期中考试文综试题-高中历史
4 . 区域国别研究

区域国别研究发端于16—19世纪逐渐形成的东方学,代表作有葡萄牙航海家皮列士的《东方志:从红海到中国》、英国旅行作家哈克卢伊特的《英吉利民族的主要航海、航行、贸易和发现》、英国传教士大卫·利文斯顿的《在南非的传教旅行与研究》等。其主要研究对象是以语言和宗教为代表的古代文明,东方被描述为落后的、僵化的“他者”,有待西方的统治和引导。他们收集的东方地理和人文资料,受到西方的广泛关注。

二战后,美国招募各国最杰出的专家“对涉及国家安全的所有信息进行搜集和整理”,为美国的决策提供参考,区域研究涵盖地球各个角落,最受重视的是苏联学和中国学。1958年,国会通过《国防教育法案》,向高校提供资金,资助其区域研究。这一时期还涌现了“世界区域研究专委会”等一批学术团体。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高校设立以特定地区为名称的研究中心。2011年,教育部启动高校区域国别研究专项,目前已做到了对世界各地区研究的全覆盖,中国的研究植根于研究地的社会文化,依靠合作机制,让当地学者为自己发声,从而构建真正意义上的“本土性”知识。同时,关注当今世界面临的危机和挑战,阐明人类社会的共识,为问题的解决提供有益借鉴。

——摘编自朱晓中《区域与国别研究:缘起、内涵、知识生产和挑战》等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评析近代以来区域国别研究的发展变化。
论述题 | 较难(0.4) |
5 . 【世界大战与国际格局】

材料   从道义角度说,我们可以称第二次世界大战为反法西斯战争;而从国际格局变化的角度说,第二次世界大战其实是国际政治、经济秩序的一次重新洗牌。资本主义世界的驱动核心由“欧美”变成了“美欧”,美国由此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同时,苏联把势力范围扩展到了整个东欧。由英国所主导的殖民经济体系,由此正式被美苏两国各自主导的新的利益分配体系所取代。而美苏之间的争霸,也由此展开。

——摘编自王伟《看懂世界格局的第一本书》

请以“世界大战与国际格局”为主题,自拟论题,运用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
2024-04-21更新 | 13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2024届高三下学期三模历史试题
6 . 全球化是当代世界最明显的发展趋势之一,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最重要特征之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白银输出既是当时欧洲社会的经济形势所迫,又是人民大众的需要。

这里有三点值得注意:(一)西欧能以充足的贵金属白银货币向东欧购买食粮,弥补了西欧的不足。以东欧的粮食养西欧的工业,为日后欧洲整个经济的发展和现代化奠定了基础。(二)欧洲的经济生活历来与东方关系密切,如果没有美洲的白银,欧洲就没有足够的财力支持他们继续大力从事东方和世界贸易的可能。(三)尽管欧洲从美洲获得最大量的金银,但其生产能力未能与人口和货币量同步增长。当时市场的商品还是不足,不能消化这许多贵金属货币,于是不得不以其所得的40%以上的白银外溢。而中国吸纳了世界白银的半数后市场稳定如故。

由此使人得出这样的认识:16~17世纪欧洲的“价格革命”表明当时欧洲还不可能成为世界白银旋流的中心或世界经济体系中心而只是边缘地区。

——摘编自薛国中《美洲白银与欧洲价格革命》

材料二   就英国方面来看,19世纪40年代,随着工业革命在英国的完成,英国资本主义发展到了工业资本统治阶段。由于这一时期,英国国内资本主义商品生产高速发展,大工厂产品极大丰富,并且已经大大超过国内市场的容量,它要求有广阔的市场以推销英国大工厂产品,要求有充足的原料供应以便不断地扩大再生产。……英国的毛纺织业冶金业等也都希望在印度扩大其工业品的销售市场。而只有在国外办大工厂的情况下,这些产品才有市场……

还有,随着近代工厂制度在英国确立,一些英国商人看到从英国输入设备和先进技术在印度建立近代大工业,可以利用印度本地廉价的劳动力、原料和土地,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的竞争力。正如马克思1853年在《不列颠在印度统治的未来结果》一文中所说:“工业巨头们发现,使印度变成一个生产国对他们有很大的好处。”总之,英国向印度移植大工业是资本主义发展到工业资本主义阶段的新要求,其目的是为了获取更多的利润。

——摘编自丁新艳《英国殖民统治与印度近代工业化》

材料三   共同的问题、共同的命运已经是国际社会中不争的事实,即便是冷战时期的两个超级大国也承认,它们在相助怪癖方面有着共同的利益,负责任大国行为的一个核心要素就是认识到共同问题的存在,并承认这些问题需要采取集体行动来应对,因为摆在人类面前的是唇齿相依的命运。共同命运要求人们转向共同安全原则,即从“对抗型安全”转向“共生型安全”。长期以来,人们对安全的理解是基于“对抗”的原则,而只有在“联盟”或“自愿结盟”中“安全”才被赋予“共生”的意味。然而,在气候变化、生物和数字病毒、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扩散、太空运陨石及全球经济等共同威胁面前,“对抗型安全”几乎毫无意义。

——摘编自[英]巴里·布赞、[英]乔治·劳森著《全球转型:历史、现代性与国际关系的形成》

(1)根据材料一,概括欧洲白银大量输出的主要原因,结合所学,阐述16~17世纪世界白银的旋流过程。
(2)根据材料二,说明英国把印度变成生产国的原因,结合所学,指出工业革命后国际分工和贸易格局的变化。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世界大国谋求“对抗型安全”的表现,试举冷战结束后全球层面追求“共生型安全”的史实两例。
7 .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哈默(美,1898—1990)生平大事年表

时间主要事迹
1921向苏俄赠送大量医疗设备和药物,得到列宁接见
1921—1925成为福特、美国橡胶和派克自来水笔等37家美国公司驻苏代表
1926创办苏联首家文具厂,采用英德工艺,推行计件工资制,产品供应给苏联所有的学校和教育机构,被誉为“铅笔大王”;5年后将工厂转让给政府,得到丰厚的偿还费用
1940建议“美国将超龄驱逐舰移交英国,英国将太平洋岛屿租借给美国作为海军基地”,得到部分采纳和罗斯福的接见
1961U—2侦察机事件后,受肯尼迪委托与赫鲁晓夫会面,促成美国解除对苏联蟹肉的禁运
1979作为西方石油公司董事长与正在访美的邓小平进行会晤,两个月后来华签订一系列商约,包括南海海上石油勘探开发和安太堡露天煤矿等项目
1985访问莫斯科,对促成里根与戈尔巴乔夫的会谈起到重要作用

——摘编自郑锡荣编译《历史的见证——哈默自传》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说明哈默成为“铅笔大王”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简析哈默的历史功绩。
2024-04-13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林荫校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4月月考文科综合试卷 -高中历史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8 .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1953年上台的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认为杜鲁门政府的冷战战略是失败的、愚蠢的和缺乏地缘政治远见的,美国实力的关键是其经济体系和生产能力,而不是武器。1953年12月8日,艾森豪威尔在联合国大会发表和平利用原子能讲话,建议向各国提供和平核技术,以换取他们放弃开发核武器。他指出原子弹是美国武装力量的一部分,必要时可以使用,同时他认为和平利用原子能利于降低与苏联的紧张关系和削减军备与防务支出。该讲话发表3天后,讲话全文和背景资料已通过各种新闻途径发给67个国际组织,同时美国政府着手帮助多国建设反应堆、提供训练和技术信息以及咨询服务、发起召开国际会议、促进医疗和其他人道主义利用原子能等。通过一场全球宣传运动和援助盟国和平利用原子能,美国展示了“无私的立场”和“与各国一起建设性的和平利用原子能的意愿”,美国也因此获得极大的“宣传上的好处”。

——摘编自刘子奎《冷战与艾森豪威尔政府和平利用原子能计划》

(1)根据材料,归纳艾森豪威尔政府和平利用原子能计划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该计划出台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艾森豪威尔政府的和平利用原子能计划。
2024-04-16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县高三下学期第二模拟考试文科综合试题-高中历史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567月,埃及总统纳赛尔决定将英法控制的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10月,英法军队登陆埃及,第二次中东战争爆发。11月,苏联为跨越资本主义阵营构建的西欧防御封锁线,表示愿为埃及提供军援,警告英国“我们已决心以武力粉碎侵略者”:美国因担心埃及倒向社会主义,面对英镑的暴跌,拒绝介入稳定市场,并以切断对英法石油供应和资金援助相威胁,迫使英法两国撤兵。战后,埃及赢得了极高国际威望,苏联获得阿拉伯民族主义坚定支持者的美誉,英法等西欧国家寻求发展新路。195815日,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咨请国会批准中东决议案,对中东国家进行经济、军事和防共援助。

——摘编自(美)亨利·基辛格《大外交》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苏介入第二次中东战争的目的。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第二次中东战争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2024-04-30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宜宾市高三下学期三模考试文科综合试卷-高中历史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61年,法国总统戴高乐指出:不能无视中国这个东方大国的存在。毛泽东对戴高乐与中国建交的提议给予积极回应。1964年1月27日,中法两国同时发表建交联合公报,法国成为第一个与中国建交的西方大国,这推动了西方国家在70年代的对华建交高潮。1975年5月,邓小平应邀访问法国,这是新中国领导人首次出访西方大国。1978年5月,国务院副总理谷牧率经济代表团访问西欧五国,首站便是法国。这次出访对促进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作用不容低估。中国吸引外资和学习先进管理经验,在亚洲始于日本,在欧洲则始于法国。1980年10月、1983年5月,德斯坦、密特朗总统先后访华,推动两国“顺应世界潮流进入技术与进步的新时代”,中法贸易额由1981年的不到7亿美元升至1989年的近20亿美元。

——摘编自孙海潮《中法关系与中国改革开放进程》

材料二   戴高乐时期法国与美国的矛盾与争执,是整个冷战期间西方联盟内部最为引人注目的。戴高乐上台后,一改之前全面追随美国的“联盟政策”,强调将实现法国政策独立与行动自由作为长期战略目标。在他的领导下,法国退出北约组织,构建独立核力量;积极推动西欧一体化,实现与苏联、中国关系正常化;反对美元霸权,抵制美国经济渗透。但矛盾与争执只是法美关系的一面,另一面则是合作与共识。即使在矛盾重重时,法美两国的合作从未停止过。在共同抵御苏联威胁、维护欧洲安全等问题上的一致性,促使两国在矛盾中留有余地,在冲突中保持克制,共同维护西方联盟的统一。因此,把握好分歧与合作相互交织这一特点,有助于更全面、准确地理解这一时期的法美关系。

——摘编自张媛媛《论戴高乐时期法美关系的两面性》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法建交后的友好关系对中国产生的积极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戴高乐时期法国对美关系呈现两面性的原因。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大国外交关系的认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