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69 道试题
1 . 1975—1990年,在非洲,民族解放运动向南部非洲种族主义统治的顽固堡垒冲击;在亚洲,获得独立的民族国家得到巩固;从世界范围看,世界民族独立运动向着三大洲边缘小国、岛国发展,并波及到大洋洲。这一局面(     
A.推动第三世界登上国际政治舞台B.体现了民族独立的相互支援
C.有利于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D.遏制了霸权主义势力的横行
2 . 如表反映了英国三次申请加入欧共体的概况,由表可知(     
次数时间概况
第一次1961年因1962年英美达成建立北约“多边核力量”的拿骚协定,1963年1月法国拒绝了英国的申请
第二次1967年法英矛盾背后的法美矛盾难以调和,申请遭到法国拒绝
第三次1970年英国政府淡化英美“特殊关系”,代之以英美“天然关系”,使英国更加“欧洲化”。经过谈判,英国于1973年1月成为欧共体的正式成员国
A.欧共体已成为西欧社会的代言人B.英法关系是欧洲一体化的关键因素
C.英国成为欧洲社会的最大受益者D.欧共体的扩大受国际关系影响较深
7日内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高考冲刺模拟1历史试题(山东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1950年,中情局成立了文化自由代表大会(CCF),总部设在巴黎。其表面上虽然是“艺术家、音乐家和作家的自治组织”,但实际上由中情局资助,旨在“宣传西方民主文化的优点”。由此推知美国(     
A.企图从文化上控制西欧B.与西欧意识形态不一致
C.对苏联冷战的形式多样D.文化艺术水平领先世界
7日内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重庆市巴蜀中学校高三下学期模拟预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政府和私人机构通过课程设置、学者互访、建立研究中心和举办学术论坛等方式,在印度等亚洲国家大力构建“美国学”。“美国学”在亚洲的传播客观上增强了各国学术界的跨国学术交往意愿,众多学者放下分歧,就共同关注的美国问题展开讨论。美国此举(     
A.服务于其全球战略的需要B.加强了与亚洲地区的外交联系
C.意在促进亚洲国家的联合D.深化了亚洲各国对美国的认知
7日内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安徽省合肥市第六中学等校高三下学期最后一卷模拟预测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冷战国际秩序演进的思想根源,是两个超级大国之间国际秩序观的矛盾斗争。美国的冷战自由主义秩序观将自身塑造成为反对共产主义、反对所谓“极权”压迫体制的世界领导者,将美苏及其两个阵营、两个地缘政治超级权力之间的对抗塑造成为自由和专制两种生活方式之间的对抗,美国以此为基调界定了冷战时期的对苏遏制大战略。20世纪70年代后,美苏双方的冷战秩序观博弈出现新的重大变化,美苏在秩序观上均出现了各自走向现实主义的相互靠拢趋向。但这一相互靠拢是短暂的,它并不符合美苏双方的意识形态需求和传统政治思维。美国里根政府以更大的力度迅速恢复了冷战自由主义的秩序观,全面发动对苏联的新冷战。

——摘编自葛腾飞、陈曦《冷战国际秩序的演进:大国秩序观与国际秩序斗争》

材料二   二战后,美国的军事存在几乎遍及全球,它在世界各地建立的军事基地曾达5000多个(其中近半数在海外)。

材料三   “一带一路”是指“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它将充分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全球战略从冷战时期到当今的主要变化并分析其演变原因。
(2)根据材料二、三,结合所学知识,提取相关信息,自拟一个题目,并结合20世纪以来的相关史实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7日内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南省衡阳市祁东县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6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和苏联都先于联合国提出了非殖民化问题。20世纪80年代之前,美国和苏联都不惜成本地支持非殖民地化。其做法旨在(       
A.改变世界格局B.打击老牌帝国C.稳定全球秩序D.服务冷战战略
7日内更新 | 8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济宁市高三下学期三模历史试题
7 . 20世纪60年代以来,德国人民普遍反对德国在欧洲防务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德国政府面对国际冲突中也倡导以外交方式解决。即使在2022年介入到俄乌冲突中,德国政府也始终强调与美国等盟友共同行动,不愿充当“出头鸟”;广大民众也反对政府向乌克兰运送武器等。这反映出(     
A.德国对国际冲突认识渐趋理性B.历史记忆影响德国各界的价值观念
C.公众舆论制约政府的外交政策D.德国外交具有浓厚的现实主义色彩
7日内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黑龙江省高三下学期第五模拟考试(三模)历史试题
8 . 1985年,美国半导体行业协会向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提交申诉书,指控日本企业在美国市场以低于公允价值的价格倾销64千位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经过多轮谈判,日美两国代表签订了《日美半导体协定》,对日本半导体产品价格进行监控,防止日本半导体企业在外国市场倾销。这说明(       
A.美苏冷战进入高科技领域的竞争B.美国维护其世界经济霸主地位
C.资本主义世界三足鼎立局面形成D.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主要潮流
7日内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东北三省高三下学期5月份大联考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冷战结束后,在国际体系中美国霸权不断衰退,新兴经济体的陆续崛起,全球治理由霸权时代的垂直结构逐渐趋于扁平,治理模式开始由一元走向多元。这反映了世界(     
A.发展主题的变化B.社会主义的崛起
C.经济格局多极化D.政治新格局形成
7日内更新 | 124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内江市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文综试题 -高中历史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0 . 有学者指出,二战后,在如何管理社会、驾驭现代化的经济,如何实现工业化、城市化这些问题上,民主资本主义和统制性共产主义之间存在着根本分歧。它们互相敌对,并展开竞争。这可以用来说明(       
A.美国已经实现了工业化B.美国对中国经济发展的遏制
C.苏联联合盟友对抗美国D.美苏意识形态领域对抗激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