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明清科技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3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真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徐光启的《农政全书》共70多万字,分农本、田制、农事、水利、农器、树艺、桑蚕、种植等12个门类。徐光启撰写6万多字,皆为亲身体验所得。他在书中转录了大量前代和同时代的农业文献,并附有自己的见解或评论。

17世纪末至18世纪,《农政全书》传至日本和朝鲜。日本学者据《农政全书》整理、编写了救荒本草”“野菜谱”“甘薯记,此后,这些内容在日本应对历次大饥荒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日本实现了农业现代化后,《农政全书》仍然受到重视,为推进现代有机农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借鉴。

1735年,法国人杜赫德等编写的《中华帝国全志》出版,书中含有《农政全书》等中国科技典籍的部分内容;1738年,该书英译本在伦敦出版,中国桑蚕织造技术和经验促进了法英两国丝织业的发展。1819世纪,俄国翻译了《农政全书》,推广了中国的桑蚕织造技术。

——摘编自《科学技术史》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内容,概括《农政全书》的基本特点;说明该书在国外的传播及所起的作用。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内容,简述对明清时期中国科学技术状况的认识。
2024-01-02更新 | 1240次组卷 | 10卷引用:2023年高考天津历史真题
2 . 古代中国科学技术重视解决实际问题,具有实用性的特点。下列以论述农业生产问题为主要内容的著作是(     

A.①④B.②③C.①③D.③④
2023-12-23更新 | 108次组卷 | 23卷引用:北京市房山区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如图是古代中国科技成果分布图,这说明古代中国科技(     
A.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B.体现了传统农耕经济的特点
C.形成了完整的科学体系D.受到了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4 . 徐光启对《几何原本》推崇备至,他说:此书为益,能令学理者祛其浮气,练其精心;学事者资其定法,发其巧思,故举世无一人不当学……能精此书者,无一事不可精;好学此书者,无一事不可学。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柏拉图创建的学园为《几何原本》奠基
B.作者欧几里得把代数学发展为独立学科
C.古希腊的理性思维方式在希腊化时代得到传承和发展
D.利玛窦与徐光启合作翻译了《几何原本》的部分内容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明朝_________________著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被誉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3-12-02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14·选必二第14课·学科网-【一题打天下】同步教学新方案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6 . 明末,钦天监官员李祖白与德国传教士汤若望共同撰写了《远镜说》,该书对伽利略望远镜的构造、原理和使用方法进行了详细介绍,是中国第一部介绍西方光学知识的书籍。受其启发,徐光启提出装配三架望远镜用于观测天象的建议,获得崇祯皇帝的批准。由此可知,明末(     
A.中央政府并不排斥近代科学B.中国天文学被西方全面超越
C.西学东渐潮流自上而下蔓延D.光学望远镜的用途不断推广
2023·辽宁·高考真题
真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我国对月的崇拜在原始社会中就存在,西周已形成较为完善的祭月之礼,后历朝历代因之。人们通过观测月亮的圆缺变化周期,逐渐形成了日、月等时间观念,并以此为依据制定了历法,称为阴历或太阴历。人们对月亮还充满各种想象,建构了月宫、嫦娥、玉兔、桂树等神话形象,用以寄托长寿、团圆等美好的期盼。

——摘编自王玉哲《中华远古史》等

材料二   明末清初,徐光启等编撰的《崇祯历书》和康熙皇帝召集学者编订的《历象考成》均吸纳了西方有关月亮的科学知识。民国时期,天文学家陈遵妫撰写的《天文学概论》详述了月地距离、月球大小、质量等内容。这一时期,教科书、大众期刊、学生丛书等也纷纷介绍月亮知识。

2004年,中国国家航天局正式启动探月工程。2013年,“嫦娥三号”着陆器和“玉兔号”月球车登上月球,国人真切地见到了月亮的“庐山真面目”2020年,“嫦娥五号”返回器带回了月球样品,科学家对此进行研究,深化了人们对月亮的认知。

——摘编自谭丹《西学与近代国人的月亮新知》等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人们对月亮的认知。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以来国人对月亮认知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2023-09-15更新 | 1823次组卷 | 12卷引用:2023年高考辽宁历史真题
8 . 科技:科技落后,主要是_______基础上的实用科技,缺少_______基础上的近代科技。
2023-09-14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高中历史纲要上新课同步-第15课学习讲义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指出,世界的本原是气,宇宙万物皆由气所化生,强调“医者贵在格物”。宋应星认为,《天工开物》中总结的各种生产技术,实际是原始材料“气”在“天工”作用之下形成的不同制造物。这可以用来说明,明清时期(     
A.科学著作缺乏理论思维B.格物精神促进技术探究
C.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处D.宋明理学制约科学发展
10 . 西学东渐
(1)时间:从____后期起,一些欧洲天主教传教士前来中国传教。
(2)代表人物:意大利人____等。
(3)概况:他们借助传播科学知识来达到____的目的,与一些开明的中国士大夫合作翻译西方____书籍。
(4)评价
①在一定范围内传播了西方____知识。
②清朝前期,传教士还运用欧洲____技术,帮助清廷绘制了较为精确的____
2023-09-12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高中历史纲要上新课同步-第14课学习讲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