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明清科技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利玛窦在中国将近30年,带来许多先进的科学知识,留下诸如“平面”“曲线”“几何”“三角形”等中文词汇。另一方面,他对中国古代文化进行过系统的钻研,把孔子及儒家学说介绍给欧洲,对启蒙思想产生过重要的影响,据此可知(     
A.文明互鉴推动华夏认同B.中西文化呈现双向交流
C.国家实力影响文化传播D.东西科技差距逐渐缩小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对上述科技成果出现的原因分析不正确的是(     
明清时期科技领域总结性巨著

作者

作品

涉及领域

李时珍

《本草纲目》

医药学

徐光启

《农政全书》

农学

宋应星

《天工开物》

工艺学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

地理和地质学

A.政治稳定统一B.小农经济发达C.注重实验总结D.个人智慧贡献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3 . 《天工开物》记载,明朝时一些作坊可以锻造一千斤左右的铁锚,现代考古印证了这一记载的真实性。据此可知,当时(     
A.实现了早期的工业化B.中外贸易建立起了密切联系
C.航运业达到较高水平D.手工业中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清乾隆年间,传教士郎世宁擅长用新的技法画马(见图)。他注重马的解剖和结构,以短细的笔触来刻画马匹皮毛的质感,观察细微,落笔准确,效果逼真。画面背景则依然使用传统的墨加淡彩的树木坡石。这体现出(       
   
A.中西绘画风格的交流与融合B.近代自然科学对艺术的改造
C.皇帝意志塑造新的艺术风格D.西方文化对传统文化的渗透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徐光启与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合作翻译了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几何原本》的部分内容,并使用了几何、点、线、面、平行线、直锐钝角等汉语数学概念,这说明(     
A.中国古代科技向近代科技转型B.西方学习借鉴中国科技成果
C.西方的近代自然科学传入中国D.开明士大夫重视西学的传播
2023-06-10更新 | 494次组卷 | 10卷引用:江苏省镇江中学2023届高三考前模拟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下图为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水平增长曲线,下列关于曲线解释正确的是(     
A.①出现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农书《齐民要术》
B.②四大发明的外传推动了欧洲的社会转型
C.③出现总结当时许多科技成果的《梦溪笔谈》
D.④西学的传入阻碍了中国传统科技的发展
2023-05-07更新 | 536次组卷 | 8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滨海县东元高级中学、大丰区新丰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下表是有关利玛窦来华的部分史料。据此可以认定的史实是(     
史料出处
(万历二十八年十二月)大西洋利玛窦进方物《明史·神宗本纪》
明神宗时,西洋人利玛窦等入中国,精于天文、历算之学,发微阐奥,运算制器,前此未尝有也《明史·天文志》
(《几何原本》)西洋人欧几里得撰,利玛窦译,而徐光启所笔受也。……光启序称其穷方圆平直之情,尽规矩准绳之用,非虚语也《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A.利玛窦对当时西学东渐作出了贡献
B.中国传统科技开始实现近代化转型
C.利玛窦是最早来中国的西方传教士
D.西方近代科技受到社会的普通认可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8 . 明清时期,“中学西渐”逐渐达到高潮。罗马出版了《中华大帝国史》;利玛窦把中国的儒学经典“四书”译成拉丁文;卜弥格的医学生物学著述《中医津要》和《中国药物标本》则是关于中国医药学方面的论著。据此推知,“中学西渐’ (     
A.有利于冲破礼教的束缚B.促使西方文化逐渐传入中国
C.启迪了欧洲的思想解放D.是中华文明走向世界的开端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以下为明后期某著作的部分章节和目录。据此推知,该著作是(        
第3章乃粒:粮食作物的栽培技术
第4章乃服:衣服原料的来源和加工方法
第8章甘嗜:种植甘蔗及制糖、养蜂的方法
第15章杀青:造纸的方法
第16章五金:金属的开采和冶炼技术
A.《本草纲目》B.《农政全书》C.《徐霞客游记》D.《天工开物》
10 . 科技进步是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下列古代科技成果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李春设计建造赵州桥   ②郭守敬《授时历》
③李时珍《本草纲目》   ④裴秀《禹贡地域图》
A.①②④③B.④①②③C.③①②④D.①④②③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