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公元前5世纪中期后,雅典勒石公布的国家法令骤增。这些法令多出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的提议。根据雅典公民大会的议事规程,这些人显然需要发表演说以说服公民大会通过他的提议。据此可知,在当时雅典(     
A.智者学派雄辩术普及B.公民参政议政活跃
C.立法过程具有随意性D.法律服从民众意愿
昨日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高三下学期仿真演练(二)文综试题-高中历史
2 . 宋代升迁官阶须经历一套复杂的考核手续。不但要严格考察其出身、资历、政绩、家庭背景(有无犯罪人员),还需要有数名中高级官员保荐并连带承担责任,被称为“举主”。举主的人数、身份皆有具体要求,不得稍有差错。这一现象反映出(     
A.宋代冗官问题的严重B.官员选拔方式的多样
C.两宋文官政治的发达D.政府行政运行的低效
昨日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成都石室中学高三下期适应性考试(二)文科综合试卷-高中历史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西周封建着眼于天、地、人,尊“地之义”“民之行”“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以求“藏天下于地方、由地方以见天下”。据此可知,西周封建(     
A.强化了宗法制度的重要性B.源于自然风土民情
C.秉持天下一家的治国理念D.以神权政治为核心
7日内更新 | 3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广安友谊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文科综合训练(三)历史试题
4 . 唐玄宗开元四年,山东蝗起,中书令姚崇奏请遣御史分道杀蝗,汴州刺史不肯应命,姚崇大怒,“牒报若水”令其灭蝗。后玄宗复问姚崇,姚崇回答说:“陛下好生恶杀,此事情不烦出敕,乞容臣出牒处分。”此事反映出当时(     
A.藩镇割据导致政令不畅B.宰相拥有一定的决策权
C.三省之间形成制衡机制D.皇权受到相权严格制约
7日内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广安友谊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文科综合训练试题(五)-高中历史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北宋建立后,为调剂粮价、救济灾荒而设置了常平仓,但后来有名无实。熙宁二年秋,颁布青苗法(又称“新常平法”),主要内容如下:第一、将常平、广惠仓现有的储备粮折算成现银作为本钱,于夏秋之际,按照前十年中丰收时的最低粮价,将民众所请贷的粮食折价成银钱贷出。第二、将人户按财产多寡分为一至五等,明确各自可贷青苗钱的上限,支借后尚有余款可视情况多借给三等以上人户。第三、农户自愿请贷,不得强迫。第四、除游手好闲之人外,先借贷给乡村农户,如果还有剩余再借贷给城郭人户。第五、请贷农户每十户为一保,贫富搭配进行借贷管理,三等以上人户担保下等人户。第六,青苗钱的利息为二分或三分,每年发放两次贷款。

——摘编自江剑《北宋青苗法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青苗法实施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青苗法。
7日内更新 | 4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广安友谊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文科综合训练试题(五)-高中历史
6 . 战国末期,齐、魏等国开始从士人中选任“博士官”。秦朝建立后,秦始皇承沿战国传统,置博士官参与宗庙、典礼、封建、法制、赏罚等重大朝廷决策。据可考史料统计,秦代博士官的籍贯都在关东。据此可知,秦始皇设立博士制度(     
A.顺应了大一统的政治形势B.化解了秦与东方六国的矛盾
C.开创了官吏选拔的新模式D.是融合儒法治国思想的尝试
7日内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广安友谊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文科综合训练试题(五)-高中历史
7 . 下列关于秦汉历史的记述,集中反映了(     
文献记述出处
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史记·秦始皇本纪》
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史记·秦始皇本纪》
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汉书·董仲舒传》
A.君主专制不断强化B.家国同构模式形成
C.大一统国家的构建D.民族认同不断增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存留养亲制度源于北魏,该制度是指:犯人直系亲属年老应侍而家无成丁,犯人所犯非十恶之罪,经过上请,流刑可免发遣,徒刑可缓期,将犯人留下赡养老人,老人去世后再实际执行。这体现出(       
A.儒家文化对北魏的影响B.北魏刑罚制度日益严苛
C.鲜卑族接受了忠孝理念D.移风易俗取得巨大成就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中世纪,欧洲没有英、法等国家概念,只有伦敦、巴黎等地域概念。中世纪后期,封建制度逐渐被中央集权取代。16世纪,天主教的坚实堡垒西班牙、奥地利的哈布斯堡王朝阻碍新教传播,新教地区独立而出。1523年,瑞士排斥罗马教廷统治,加尔文改革使瑞士成为近代国家;1566年,信仰新教的尼德兰宣告独立,建立共和国。16世纪初期,路德教传入瑞典,1523年瑞典王国独立;不久丹麦成为新教王国。哈布斯堡王朝天主教联盟和英法为首“新教同盟”不断战争,1648年双方签订了《威斯特伐利亚和约》,规定了独立国家的主权地位,标志着欧洲近代民族国家基本形成。

——摘编自《欧洲民族国家的形成》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近代欧洲民族国家形成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宗教改革对欧洲民族国家的影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清末状元张謇曾说:“救国为目前之急……譬之树然,教育犹花,海陆军犹果也,而根本则在实业。若骛其花与果之灿烂甘美而忘其本,不知花与果将何附而何自生。” 据此可知,张謇主张(     
A.实业救国B.中体西用C.托古改制D.君主立宪
2024-04-25更新 | 17次组卷 | 2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蓉城名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