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 道试题
1 . 如表是伦敦城市发展大事年表(如表),这反映了英国(        
时间事件
1863年议会颁布《酸业法》,要求抑制工业生产中的有害气体。
1875年议会颁布《公共卫生法》,设公共卫生局,对供水、排污、贫民窟清理进行监督。
1876年议会颁布第一部水环境保护法《河流污染防治法》。
A.议会是国家权力中心B.社会治理的适时性
C.民主政治的进步D.人民生活水平下降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如表是世界在19世纪末到20世纪的大事年表,此表可用来解释(     
时间大事件(部分)
1816年英国制定“金本位制度法案”
1931年英国率先放弃金本位
1945年成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实行固定汇率制
1974年签订“牙买加协议”,实行浮动汇率制
A.国际贸易体系的重塑B.世界货币体系的演变
C.资本主义国家的变化D.第三世界国家的努力
2023-02-17更新 | 197次组卷 | 10卷引用:天津市第一百中学、咸水沽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英国历史大事年表(部分)

1215年,国王签署《大宪章》,确立法律至上和王权有限原则
1264年,议会召开
1265年,议会召开,各个自由市派两名市民参加
1295年,骑士和市民出席议会得到普遍认可
1343年,议会分为上、下两院。上院由贵族组成,下院由骑士和市民组成
1628年,议会通过《权利请愿书》,限制国王的征税权
1689年,议会通过《权利法案》,扩大议会权力限制王权
1701年,议会通过《王位继承法》,规定此后国王不得为天主教徒,也不能与天主教徒结婚
1721年,沃波尔成为英国第一任内阁首相,主持内阁
1832年,第一次议会改革
1836年,洛维特领导成立“伦敦工人协会”
18361848年,宪章运动
1867年,第二次议会改革
18841885年,第三次议会改革
观察《英国历史大事年表》(部分),提取关联信息,围绕“英国政治制度”自拟一个题目,写一篇历史小论文。(要求: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成文,字数300以内)
2023-11-24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9+1高中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下表是1928-1931年国民党大事年表(部分),据此可知,这一时期国民党(     
时间重大事件
1928年8月国民党二届五中全会宣布实施“训政”。
1928年10月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会通过《训政纲领》,规定“训政”期间“由中国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国民大会领导国民行使政权”,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闭会期间由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执行;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政治会议“指导监督国民政府重大国务之施行”。
1929年3月国民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规定:“中华民国人民须服从拥护中国国民党,始得享受中华民国国民之权利”;对“中华民国之政权治权”,要由国民党“独负全贵”。
1931年5月国民党主持的国民会议通过《训政时期约法》,确认了国民党“三大”的规定。
A.旨在操纵国民政府B.完善国家治理体系
C.加强对人民的控制D.企图强化一党专政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下表   14——19世纪西方社会发展大事年表

14-17世纪

文艺复兴

1492年

哥伦布到达美洲

1522年

麦哲伦船队完成第一次环球航行

17-18世纪

启蒙运动

1640年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1689年

英国议会通过《权利法案》

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

第一次工业革命

1787年

美国制定宪法

1789年

法国大革命爆发

1861年

俄国农奴制改革

1868年

日本明治维新


根据下表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思想角度概括西方社会转型的表现。
2023-05-01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临沂市罗庄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建安年间,曹操在不到八年的时间里,连续下了三次“唯才是举令”。在最后一次《举贤勿拘品行令》中,曹操说:“吴起贪将,杀妻自信,散金求官,母死不归,然在魏,秦人不敢东向,在楚则三晋不敢南谋。”在他看来,只要有才,连不仁不孝的人都要举荐。但主持选人事宜的毛珍、崔琰并不认同,二人注重所举用之人是否“贞”“逊”和廉洁,何夔也曾向曹操进言,认为所用之人应先审核在乡里的名声是否符合儒家的伦理规范。

——摘编自郝虹《德与才的较量:从“唯才是举令”到九品中正制》

材料二   科举制大事年表(部分)

时间主要事件
隋大业元年(605年)设进士科,科举制起始于此
隋大业三年(607年)诏以孝悌有闻、德行敦厚、学业优敏、文才美秀等十科举人
唐武德五年(622年)布衣寒士得不到举荐者可以“投牒自应”或“自举”
唐贞观初年(627年)扩大进士科录取人数
武周长安二年(702年)创贡士殿试制度;始置武举考试
宋淳化三年(992年)殿试实行弥封(糊名)
宋景德二年(1005年)誊录法在省试中首创
宋熙宁四年(1071年)王安石改革科举,罢明经诸科;进士科罢诗赋而试经义、策论
明洪熙元年(1425年)确定南北方分卷考试方针
明成化年间(14651487年)八股取士制度成型
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废止科举

——摘编自刘海峰、李兵著《中国科举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建安年间“德才之辩”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科举制度的基本特征与进步性
2023-11-24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A10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

根据《自然科学大事年表》的统计,从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1000年,中国在世界重大科技成就中所占的比例约计达50%~71%,公元1000年后的宋元时期的几项重大发明对促进世界文明的发展与进步又做出了极为重要的贡献。但自16世纪以后,欧洲诞生了现代科学,中国的文明却没能够在亚洲产生与欧洲相似的现代科学。


请以“中国古代科技长期领先于世界”为论点加以阐述。
2021-12-01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乌兰察布市集宁新世纪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源流:历史的延续与发展

材料一   中古西欧大事年表(部分)

1020年,首次颁布城市自治特许状(对西班牙城市莱昂)

1088年,“欧洲大学之母”博洛尼亚大学成立,许多学生热衷于研究罗马法律的本源

1167年,牛津大学成立,40余年后该校部分师生又创办了剑桥大学

1215年,英国贵族迫使国王在限制王权的《大宪章》上签字

1296年,但丁成为佛罗伦萨百人会议(市议会性质)的成员

1303年,法王腓力四世因向神职人员征税问题绑架了教皇卜尼法斯八世

1367年,德国各大贸易城市正式成立汉萨同盟,最终包括了近200座城市和城镇

1487年,都铎王朝的亨利七世通过斯托克之战镇压了贵族的叛乱

1497年,达·芬奇的名作《最后的晚餐》绘制完成

材料二   “革命”(revolution)一词原意为“旋转”“转一圈后回归”,在政治上表示政府组成人员的更替。法国大革命之后,这一词汇变成了“通过武力从根本上变更政治体制”的意思。此次革命高举与过去制度诀别的普遍性理念,从而超出了一国的政变,波及其他国家。作为宪法前言的《人权宣言》,开头就指出“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自由平等的”。

——摘编自【日】福井宪彦《近代欧洲的霸权》

材料三   1848年以前,“共产主义的幽灵”已经在欧洲徘徊……如果我们环顾20世纪60年代的世界,那么,我们就不敢因此而低估在反抗双元革命中诞生的、具有革命性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思想体系的历史力量,这一思想体系在1848年已做了首次的经典性阐述。(注:“反抗双元革命”指批判法国大革命和工业革命的弊端因素)

——【美】艾瑞克·霍布斯鲍姆《革命的年代:17891848


(1)阅读材料一,概括中古中后期西欧社会发生的变化。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法国大革命的特点及其历史意义。
(3)“首次的经典性阐述”指的是什么?你如何理解材料中加下划线部分的观点?请结合所学,加以解读。
2022-05-04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英国议会起源于中世纪,在大贵族与国王的斗争中不断扩大其职能。都铎王朝时期,形成了“王在议会”的原则,即议会是由国王、上院和下院三部分联合成17世起中朝资产阶级与新贵族以议会为阵地,进行反封建王权争,通过内战确立了自己的治。“光荣革命”后,议会过《权利法策》,确定了近代议会制度的大框架,确立了议会力高于王的原则。1832年议会改革,扩大了工业资产阶级的权利。此后30多年间,是美国议会制度的“黄金时代”,“议会主权”达到鼎盛。

——编自间照祥《英国政治刺度史》

材料二 近代议会实践活动大事年表

19世纪四五十年代林则徐、魏源等人对西方议会进行了较详细的介绍。
19世纪七八十年代郑观应认为,西方“育才于学校,议政于议院”,是其富强的根本。
19世纪90年代康有为、梁启超从“兴民权”的角度,提出“设议院,立议员”。
20世纪初在资产阶级立宪派推动下,全国掀起了请求速开国会运动。
1909年一1910各省成立了咨议局,全国性的资政院也建立起来。
1912南京临时政府成立,临时参议院作为立法机关,通过了《临时约法》。
1914袁世凯解散国会,实行专制独载统治。

——摘编自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通史》

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时,《共同纲领》明确规定,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但是当时召开人民代表大会的条件还不成熟。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变化,中央人民政府于19532月公布了选举法。地方各级人大的逐步召开,选举产生了560余万名基层人大代表,16680名省、直辖市和自治区人大代表以及1226名全国人大代表。19549月召开了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标志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全国范围内实施

——摘编自郭德宏等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专题史稿》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英国议会制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叙述议会制在近代中国的实践。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特点,并分析其历史意义。
10 . 隋唐政治制度多有变化与创新,成为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途径。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制遇下诏敕,先由门下省和中书省举行联席会议,会议场所称为“政事堂”……尚书左右仆射若得兼衔,如“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等名,即得出席政事堂会议……开元以后,尚书仆射不再附有出席政事堂之职衔了……凡属皇帝命令,在敕字之下,须加盖“中书门下之印”,然后再送尚书省执行。若未加盖“中书门下之印”,而由皇帝直接发出的命令,在当时是认为违法的,不能为下面各级机关所承认。

——摘编自《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二   隋唐实行科举制,《通典·选举》载:“隋代罢中正,举选不本乡曲,故里闾无豪族,井邑无衣冠。”唐代科举分常科和制科两类,明经、进士两科是常科的主要科目,分别考时务策与经义、时务策与诗赋,贵族与平民皆可报考。其发展演变大事年表如下:


——摘编自《中国古代选举制度》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唐代尚书省的职权变化并简要评价唐代的三省六部制。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隋唐以来科举制发展演变的基本特征并简要分析科举制的积极作用。
2020-11-19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沧州市第七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