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6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辅佐国君以行治国之事者,在春秋时期多被称为“相”。终春秋之世,列国担任治图重任的“相”,皆属卿族。这些卿或随国君外出参加各种礼仪,或主持国政以决国家军政大事,实为卿权势力强大的一种表现。战国时期的“相”往往只有职官的意义,不是传统的贵族身份的标识。因为在国君的周围不需要存在能够使其“易位”的人物,而需要俯首听命的大臣。士阶层登上政治舞台为这一新格局的出现准备了条件。布衣卿相之局的噶矢在春秋战国之际的社会结构大变动中即已鸣响。

——摘编自晁福林《论战国相权》

材料二   唐初,“因隋制,以三省之长中书令、侍中、尚书令共议国政,此宰相职也”。“自太宗时杜淹以吏部尚书参议朝政,魏征以秘书监参预朝政,其后或曰参议得失、参知政事之类,其名非一、皆宰相职也。”起草文书诏令,原属中书省的职责,唐玄宗时则正式设置输林学士院,“专掌内命,凡拜免垂相,号令征伐”,皆出其手,“其后逸用益重,而礼遇益亲”,“又以为天子私人,元充其职者无定员”。在代宗永泰年间,又于内朝设立枢密院,以宦官充任枢密使,“其职掌惟承表奏于内中进呈,若人主有所处分,则宣付中书门下施行而已”,如此,则原来共同执掌军国政令、佐天子而统大政的中书、门下省,都降低为只能照章办事的执行机构。

——摘编自魏俊超《试论中国封建社会相职的演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春秋战国时期相权演变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指出唐代君主削弱相权的主要措施,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上述措施的影响。
2 . 1476年,威廉·卡克斯顿将古登堡发明的西式活字印刷术引入英国,并用英语等替代了原本的拉丁语,他在印刷工厂发行的90多部图书里有74部是英文的。威廉·卡克斯顿的行为(     
A.有利于民族语言的发展B.颠覆了英国的宗教信仰
C.推动了启蒙思想的传播D.提高了英国的教育质量
3 . 1954年,毛泽东就中国外交及有关工作提出了11条意见,其中包括“争取恢复印度支那和平”“开始建立东南亚和平区域,建立合作并发展它,订立互不侵犯条约或集体和平公约”“建立国际和平统一战线”。这反映出当时我国(     
A.在联合国框架履行大国责任B.摆脱了意识形态对外交的影响
C.以东南亚为对外政策的重心D.积极改善国内发展的外部环境
昨日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遵义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历史试题 -
4 . 下表是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各个时期对法治现代化道路的探索。这张表格(       
中共八大提出革命的暴风雨时期已经过去了,新的生产关系已经建立起来,斗争任务已经变为保护社会生产力顺利发展。因此,必须建立完备的法制
十一届三中全会强调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中共十五大明确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代成立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明确建设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总抓手,明确提出要在法治轨道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A.反映了中国法制建设基础的初步奠定
B.释放了恢复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信号
C.体现了我国治国理念的巨大发展进步
D.标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
昨日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毕节市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第八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模拟测试(七)历史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按要求作答。

材料   国际视城中“共同富裕”目标(追求)的相关表达(部分)

相关表达话语提出者
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是正确与错误的衡量标准[英]边沁
(1748—1832)
和我们自己个人的完满发展比较起来,我们必须更加注意去改善我们作为一个组成部分的这个社会有机体[英]萧伯纳
(1856—1950)
普遍性的社会福利服务,即没有任何阶级、种族、性别与宗教等差别的社会福利服务,可以发挥这样的社会功能,那就是促进和提高全社会走向社会协调的态度与行为[英]蒂特马斯
(1907—1973)
(理想社会)在有较低的经济增长率、较少的职业劳动和较多的个人劳动的情况下增加社会富裕;通过更健康的环境、更少的恐惧、更人道的劳动环境和更多的个人支配的时间改善全社会的生活质量联邦德国社会民 主党(1989年《柏
林纲领》)

——整理自丁建定《“共同富裕”的国际视域与中国话语》

(1)根据材料,概括上述话语中“共同富裕”的主要内涵。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西方国家推动“共同富裕”的实践。
6 . 表2所示为在中国出土的部分东罗马帝国金币的概况。其中安菩夫妇墓的墓主原籍为中亚的安国(今乌兹别克斯坦一带),664年在长安去世,709年迁葬洛阳;金币被墓主握于右手中,拉丁文铭文显示其铸造时间为602—610年。据此可以被认定为史实的是(     
出土时间出土地点概况
1914年新疆和田首次发现东罗马金币
1945年甘肃武威唐墓1枚东罗马帝国早期的金币
1953年西安附近隋墓1枚东罗马帝国金币
1978年河北磁县东魏茹茹公主墓2枚东罗马帝国金币
1981年洛阳龙门唐墓(安菩夫妇墓)1枚东罗马帝国金币
A.金币是古代国际贸易的通用结算货币
B.隋唐中国与拜占庭陆上通道相对畅通
C.中国在对外贸易中长期处于出超地位
D.东罗马帝国征服了意大利及中亚地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1672年,英王发表《宽容宣言》,主张给予不信国教者及天主教徒平等的权利。该宣言遭到议会的强烈谴责。次年,议会通过法案规定,“凡任英国公职者,必须宣誓信仰英国国教”,英王被迫签字同意。这说明,此时英国(     
A.民族主义情绪高涨B.宗教改革方兴未艾
C.君权神授观念浓厚D.议会把持选官权力
8 . 1883年美国颁布的《彭德尔顿法案》规定:建立一个由不受党派控制的3人组成的文官委员会,其中两人不得来自同一个政党,对部分官员实行公开考试,择优录取;对文官进行分类,实行文官职业保险和建立统一的文官体系;等等。此举旨在(     
A.打破美国分权制衡机制B.推进美国文官政治中立制度
C.保障国家政策的连续性D.稳定党派利益提高文官地位
9 . 有学者在论述新中国外交时,认为中国已从“70年代前的‘体制外’国家和80年代的‘游离性’国家,转变成了‘体制内的负责任大国’”。该学者旨在强调现代中国(     
A.积极参与国际事务治理B.外交逐步摆脱了意识形态的影响
C.多边外交理念趋于成熟D.外交方针随着世界形势不断变更
10 . 明朝成化年间,休宁知县颁布《教民条约》:“父慈而子孝,兄友而弟恭,夫和而妻柔,此民之乘彝而家道之所由昌也。”宗法族谱之设,所以别族类、明亲疏,古人敦本深源之意也。据此可知《教民条约》的颁行意在(     
A.维护社会的稳定B.借助礼仪强化等级C.完善邻保制度D.依托宗亲教化乡里
7日内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贵州省贵阳市清华中学高三下学期适应性考试(二)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