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古代政治体制的形成与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0 道试题
1 . 唐代后期,不少节度使身兼数职而“位重藩维,受明王之宠寄,同国家之休戚”,在地方管理上“恢张皇化,敬事以守法度,节用以减征徭”。这反映了(       
A.地方官以权乱法现象严重B.百姓徭役负担极其沉重
C.中央对藩镇坐大无力约束D.国家寄重藩镇维系统治
2024-02-21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厦门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2 . 明代官员成为内阁大学士,往往需要经过“廷推(重臣推荐)”,但亦可由皇帝特旨入阁,如果一位官员曾经在皇帝还是皇子时做过其老师,入阁可能性就会非常大。这表明(       
A.帝师位高权重参与决策B.中枢机构运作受皇权干扰
C.儒家文化影响官吏选拔D.“廷推”制度已沦为形式
3 . 龙是商人崇拜的百神之一,卜辞里有很多“龙”字,龙纹在青铜器上也多有所见(如图)。据此可推知(       
A.原始宗教思想尚未萌生B.青铜器铸造规模宏大
C.文字的产生具有神秘性D.龙文化隐含威权色彩
4 . 商朝国家体制有内服与外服的区分,与西周一样,内服是王畿,外服是诸侯。无论是内服还是外服,都(     
A.缺乏明确的经济义务B.主要是为商王服务
C.从属于商王直接统治D.与封建制度相结合
2024-02-07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三明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为防止贪污和滥用职权,元首经常派监察御史到各省巡查,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了行省总督和其他官员的腐败行为……帝国建立后,把各种权利授予行省,扩大了行省公民的权利。在西班牙、高卢、多瑙河、北非、埃及等行省,拉丁语的渗透为扩展公民权及各种权利铺平了道路……从公元一世纪中期开始,行省成为帝国的经济中心……“我们可以在全帝国范围内发现高质量陶器和用于货物运输的大口瓶,这种大口瓶显示出葡萄酒和油在全帝国范围内被长途输送并被人们所食用。贸易导致了帝国经济的一体化和非本地的货物出现在本地市场,因此不列颠农民在晚宴上用高卢的陶器,喝意大利的葡萄酒,用西班牙的油烹调食物。”……行省越来越多参与帝国政治活动,决定帝国的一些事情。例如弗拉维王朝的注意力在西班牙并且增加了西班牙人在元老院的数量。很多来自东部和非洲的人也进入了元老院。图拉真统治时代,大约三分之一的元老来自行省。

——摘编自杜建军《罗马帝国行省制度研究》

(1)根据材料一、分析行省制度对罗马帝国产生了哪些影响?

材料二   国初,有征伐之设,分任民军之事,皆称行省,未有定制。”……随着全国统一,行省制最终成为定制,我国建立省一级地方行政机构的时代由此开始。元朝的一个行省,其面积、实力之大是可想而知的,但元代为什么没有出现唐末藩镇割据的局面呢?这与其分权原则有关。第一,行省的丞相不常设,经常虚位,具体政务一般由副职,如平章政事等负责。平章政事在名义上是副职,实际上是一把手,而且是2人,其专权的可能性就较小。第二,在行省实行群官圆署和种族交参制,从而达到了分权和相互牵制的作用。第三,省宣慰司、路府州县、汉军万户府等官员仍接受朝廷的考核,任免权属于中央。元二品以上官员由皇帝亲自选任。可见元代地方官须“受命于朝而后仕”。行省没有人事权,从而大大限制了行省的实际权力。

——摘编自王晋香《元朝行省制度的建立及其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元代行省制度的特点。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外行省制度的认识。
2024-02-03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三明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6 . 武则天时援引“北门学士”参预重大诏敕的撰拟工作。唐玄宗时“选朝官有词艺学识者,入居翰林,供奉敕旨。”唐宪宗时以宦官为枢密使,与宰相“共参国政”。这些变化实质上反映了(     
A.三省运行机制退化B.社会重学风气浓郁
C.宦官擅权现象严重D.君主专制不断强化
7 . 赐贝是商末至西周早期广泛开展的政治活动。商王的赐贝对象多为内服近臣;西周早期,除内服近臣外,周天子还向四方诸侯、周边部族首领等赐贝。这反映了(     
A.商末贝币尚未广泛流通B.华夏认同观念基本形成
C.天子强化政治统属关系D.西周借赐贝笼络股贵族
2024-01-25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宁德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从大历史视角考察世界国家治理模式可以发现,世界上并不存在统一的国家治理模式,有古代西方国家的“良法之治”到“权力制约”治理模式,有深厚中华文化根基的“中国之治”,有近现代资本主义国家治理模式和社会主义国家治理模式。每个国家在每个阶段需要根据所处的治理环境选择或创立有效的治理模式。

——摘编自王芳《比较视角下的国家治理模式及其理论建构》等


结合所学知识,就某个国家某一阶段治理模式进行典型特征概括,并根据具体史实加以论证。(国家治理模式特征概括明确,阐述充分,论据准确,逻辑清晰。)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西周时期,王室重臣召公劝谏周厉王“历民之口,甚于防川”。春秋时期,晋国大夫师旷也劝谏晋倬公说,上天为民立君,为君设立辅佐,“勿使过度(过分)”。 这反映了(     
A.社会舆论决定君王行为B.君权受到了相权有效限制
C.民贵君轻观念成为共识D.原始民主传统仍具影响力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10 . 商王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带着他的“子姓”分族巡行一方。所到之处,当地部族向其纳贡,获得赏赐,并派人加入商王的队伍。这种巡行(       
A.扩大了商朝的疆域范围B.形成了部族之间的血缘认同
C.宣示了商王的统治权力D.加强了内服外服的商业联系
2023-11-28更新 | 1851次组卷 | 21卷引用:福建省莆田市第二十五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