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方的文官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西方的文官制度效法的对象是明清科举制度,但并不是全盘照搬,而是予以适应性改造。明清科举选官主要以考八股文为主,考试内容单一,在科举考试之后,任官则由国家统一调配。西方的文官制度考试一般分为笔试和复试,对通过考试的官员进行分类,建立通专人才相结合的新体系以及职前培训制度,使每个职位都可获得最佳人选,从而满足不同部门的需要。

——摘编自李永强、马慧《论中国科举制度对西方文官制度的影响》

材料二   1904年1月,张之洞等人拟定《奏定学堂章程》经正式颁布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史称“癸卯学制”。“癸卯学制”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初等教育包括蒙养院、初等小学堂和高等小学堂。初等小学堂属普及教育性质其课程有修身、读经讲经、中国文字、算术、历史、地理、格致、体操等。

第二阶段为中等教育,中学堂属普通教育性质,课程有修身、读经讲经、中国文学、外国语、历史、地理、算学、博物、物理及化学、法制及理财、图画、体操。

第三阶段为高等教育,设高等学堂和大学堂,高等学堂“以教大学预备为宗旨”,大学堂分为经学科大学、政法科大学、文学科大学、医科大学、格致科大学、农科大学、工科大学、商科大学。与上述各级学校并行的,还设有高级师范教育和实业教育两类。

——摘编自朱有《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二辑下册)》

(1)根据材料一,指出西方文官制度与中国明清科举制度的不同之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清末“癸卯学制”写一篇历史短文。(要求:主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谨,表述成文)
2 . 自20世纪80年代初到1987年,白金汉宫中的40位常任次官和135位副常任次官,大多数是由撒切尔夫人与其大臣根据他们的政治倾向而任命的。这说明(     
A.文官制度的“政治中立”原则已被摒弃B.国家试图对文官队伍加强政治上的控制
C.事务官已由政策的执行者转变为制定者D.政务官与事务官的性质和职能趋向一致
3 . 1968年英国政府批准了《富尔顿报告》,其内容强调重视专家和科技人员的作用,增加这类人员在文官结构中的比重。撒切尔夫人执政时期(1979~1990年),要求文官在具有丰富知识的基础上,更要精通某个专业领域。英国注重文官“专业性”考核的主要原因是(     
A.职业官僚体系发展的需要B.文官的知识结构过于单一
C.社会分工日益复杂的现实D.政府工作持续性稳定性差
4 . 1979年撒切尔夫人出任英国首相,进行文官改革:撤销文官部,将文官管理纳入内阁和财政部;裁撤冗员,用合同制取代终身制,限制文官工资增长幅度;加强对高级文官的控制。这些措施(     
A.维护了文官常任原则B.不利于走出经济滞胀
C.利于政府的廉洁高效D.保证了文官政治中立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日本《国家公务员法》规定:公务员不得为政党或政治目的谋求或接受捐款及其他利益;不得成为公选公职的候选人;不得担任政党及其他政治团体的干事、顾问等;不得参与选举活动。这些规定(     
A.确保了政府的工作效率B.体现了文官政治中立原则
C.消除了各党派间的矛盾D.维护了文官系统的稳定性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摘编自《普通高中历史地图册》

材料二   工业革命带来的生产力水平的大提高导致政府管理职能的膨胀,政府面临着许多新课题......工业革命犹如经济魔棍,点化出了19世纪中叶英国政治改革的浪潮,选举与考试相配套的文官制度由此诞生了。...资产阶级兴起之时就提出的天赋人权、人人平等、主权在民的思想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已经深入人心。人们开始崇尚理性,反对等级制度和封建特权,追求自由竞争和机会均等。

——摘编自鲍红信《英国近代文官制度的建立》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从汉朝至清朝前期我国人才选拔的变化趋势。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科举制与英国近代文官制度产生背景的不同。
2023-09-18更新 | 354次组卷 | 17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海湖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20世纪以来,随着文官集团的日益崛起与膨胀,文官逐渐“演变为运用法律和掌握政府实权的真正力量”,以至于每位总统都要致力于“防止职业文官阉割总统的政策”。据此可知美国(     
A.行政机构独立性的增强B.总统立法权力遭到侵夺
C.文官集团垄断政府权力D.三权分立机制发展完善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撒切尔夫人执政时期(1979—1990年),英国政府通过对文官的“通才”选拔中可能存在“专业缺位”的问题进行改革,要求文官在具备丰富知识的基础上,更要精通某个专业领域,于是“专业性”逐渐成为对文官考核的一个重要方面。据此可知,这场改革(     
A.不利于政府工作连续性和稳定性B.顺应了工业革命后改革官制需求
C.奠定了西方文官制度的基本框架D.促进了英国国家治理水平的提高
2023-06-28更新 | 401次组卷 | 30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海湖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9 . 英国确立文官制度后,政府以法律形式禁止文官从事政治活动,要求文官在政治起落中严守“中立”立场。据此,英国的文官皆为终身职业,任期有法律保障,不随政党竞争的胜负和政府的变更而进退。这一规定(     
A.削弱了政党对国家的控制力B.确保了文官群体的优良素质
C.规范了政府官员的选用程序D.推动了政府工作的稳定开展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对官员的考核制度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结合官员的任期,按照官制规定的程序和标准,对官员的品行、绩效进行考核,分出等次。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合理的考核内容,是确保权责一致、循名责实的考核得以进行的前提条件。比如,对高级官员和中低级官员、京官和外官的考核内容分层分类进行。在考核内容上既重视常规性考核又加强特殊性考核,有利于对官僚集团形成普遍约束力并突出管理的重点。在考核过程中,加入监察权对考核权进行制约和监督,比如秦汉时期设有御史在考核中进行监督。考核结果贵在使用,考核后的赏罚兑现与否,关系到整个考核制度。唐代考核的结果与官职联系起来;明代三年一考,九年考满,最终的考核结果还要看工作岗位的性质,以及任职期间有无过失。

——摘编自齐瑞《中国古代官员考核制度的特点及功效》

材料二 为避免文官队伍滋生腐败,滥用职权,西方各国制定了文职官员必须遵守的各项严密规定,如官员经商、兼职,接受金钱、礼品馈赠等,都有详细、明确的规定。政府官员同经济界是完全脱钩的,真正实现政企分开,消除了官员以职权谋取经济利益的可能性。普遍实行公开考试、择优录用制度。严格考核、督察,也使入门后的文官人员不敢懈怠。行政活动必须公开、透明,以有利于监督机构有效监控,它们从法律、制度上赋予社会公众、利益集团、新闻媒体严格监督政府的权力。此外,还实行有效的社会保障制度,以此稳定文官队伍,使其工作尽心尽职。

——摘编自时聪《西方文官制度中的廉政机制及其借鉴启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官员考核制度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方廉政机制的主要内容。综合上述材料,简要说明中国古代官员考核制度和西方文官廉政机制给当代中国公务员制度的借鉴。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