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方的文官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列宁曾说:“对上司毕恭毕敬的习气和某些‘公’务特权把他们拴住了,通过股票和银行,这支队伍的上层分子完全成了金融资本的奴才,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它的代理人,它的利益的代表者和影响的传播者。”由此可知,列宁(     
A.主张推翻资本主义制度B.指出了资本主义公务员制度的实质
C.意在揭露文官制的弊端D.全面否定西方的文官制度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1978年,美国总统卡特在致国会的咨文中说:“这个制度(文官制度)有严重缺陷,它已成为官僚主义的迷宫。这座迷宫忽视功绩制,容忍拙劣的工作表现,容许滥用雇员的正当权利,使每件人事行动都陷入繁杂、拖拉的公事程序及延误和混乱的泥沼。”由此可知(       
A.美国应该废除文官制度B.卡特意在进行文官制度改革
C.卡特打破了政务官特权D.美国加大了惩治腐败的力度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方公务员制度诞生于英国,而追根溯源,其一定程度上借鉴了中国古代的科举制。1833年英国初步采用考试的办法,择优录用一些岗位人员。为应对工业革命后的复杂社会情况,1854年英国出台了《关于建立常任公务员制度的报告》,提出废除“恩赐官职制”和“政党分肥制”,建立统一的文官制度,奠定了英国公务员制度的基础。美国深受英国殖民统治的影响,在英国文官制度基础上,经多次调整、改革,1883年,美国国会通过了《文官制度法》即《彭德尔顿法》,它是美国公务员制度形成的标志。法国于1945年设立了文官管理局,并在1946年颁布了统一的《公务员法》,建立了现代公务员制度。日、德等国在总结和仿效英美基础上,也逐步建立起自己国家的公务员制度。

——摘编自张凤奎《中西公务员制度产生的时代背景比较研究》

材料二 在我国,不同时代对公务员有不同的概念界定。新中国成立后,在学习和借鉴苏联干部人事管理经验基础上,在中国共产党指导下,建立起了新中国的干部人事制度,曾对巩固人民政权,恢复国民经济,配合社会主义改造等发挥重要作用。但随着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干部人事制度也出现了不少问题,如“国家干部”概念过于笼统模糊、管理方式单一陈旧、权限过于集中、效率低下等问题。1980年,邓小平同志提出了“坚决解放思想,勇于改革不合时宜的组织制度、人事制度”的号召,1987年,党的十三大作出建立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决策,1993年公务员制度开始推行,1998年,公务员制度进入了健全完善阶段,2005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标志着公务员制度正式形成,公务员管理进入法制化轨道,有中国特色的国家公务员制度已经形成。

——摘编自王美文《中西公务员制度比较》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西方文官制度建立过程中体现出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分析当代中国公务员制度逐步确立的原因。根据上述材料,对比中西公务员制度,谈谈你对现代公务员制度的认识。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美国1883年通过的《彭德尔顿法》规定“禁止文官参加政治运动和捐助政党活动经费,不准以官员职位的分配作为政党竞选的许诺。同时政府文官不犯过失不得撤换。”这表明美国(     
A.政党政治弊端消除B.文官素养得到确保
C.行政管理日趋规范D.官员贪腐现象杜绝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邓小平曾说:“我们说资本主义社会不好,但它在发现人才、使用人才方面是非常大胆的。它有个特点,不论资排辈,凡是合格的人就使用,并且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他肯定了西方文官制度的(       
A.政治中立,忠实履职B.两官分途,各司其职
C.考试选拔,择优录取D.奖惩分明,相对稳定
2024-01-31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6 . 1805年,英国财政部设立常务次官,主持日常工作,不参与党派活动,不与政党共进退,至1870年英国确立文官制度;1883年美国通过法案建立文官制度,并确立禁止文官参加政党活动或政治活动准则,后被欧、美等各国相继效仿采用。这一准则的确立(     
A.本质上是维护资产阶级统治B.化解了党争造成的剧烈动荡
C.阻碍了社会精英的上升通道D.说明了文官制度超越阶级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文官制度下,官分两途。政务官,随选举胜负而进退,有任期;事务官通过公开考试、择优录用,无过失常任制。但20世纪以后,日本大多数政务官是通过事务官职务进入政府的,特别是政府首脑,至1972年,日本出任首相的35人中,只有5人没有担任事务官经历。这一变化(     
A.推动了文官的政治化趋向B.迎合了国家干预经济的需要
C.有效保证了政策的连续性D.文官的社会地位显著提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1870年,英国首相格莱斯顿颁布了关于文官制度改革的枢密院令:规定以后所有文官职位的任命都必须按文官委员会的要求通过公开考试;文官在各政党之间严格保持中立。这(     
A.推动了责任内阁制的形成B.进一步扩大了选官的范围
C.促进了两党制发展与完善D.有利于政府工作的稳定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1968年,英国政府批准了《富尔顿报告》,其内容强调重视专家和科技人员的作用,增加这类人员在文官结构中的比重。撒切尔夫人执政时期(1979~1990年),要求文官在具有丰富知识的基础上,更要精通某个专业领域。英国注重文官“专业性”考核的主要原因是(     
A.政治与管理相结合的需要B.文官的知识结构过于单一
C.社会分工日益复杂的现实D.政府工作持续性稳定性差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1836—1854年,英国经由财政部推荐的五十五名文官人选中,有几人因年龄关系不能胜任工作,有些人则完全不符合条件,还有的品质很坏,其中一人因犯欺诈债务人罪而被关押过,另一人的健康状况很糟。鉴于此类情况,英国政府规定文官(     
A.在政党间保持中立B.必须忠实执行政策
C.通过考试择优录用D.可以任职到其退休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