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方的文官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9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1884年,英国人密迪乐指出:“强有力的证据表明科举考试制度的优点和中国政府的榜样已导致了欧洲和美洲一些最开明的国家采用这种方法以提高其文官的效率。”这是在英国于1855年试行并于1870年全面推行文官考试,以及美国于1883年开始采用文官考试制度后做出的评论。下列选项中,属于“强有力的证据”的是(     
A.避免出现争权夺利的现象B.维护了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
C.实现了两官分途和政治中立D.促进了国家治理水平的提高
2 . 1881年7月美国总统加菲尔德被求职未成的共和党人吉托刺杀身亡。后者曾经在总统选举中帮助加菲尔德成功竞选。下图漫画生动地展现了这一事件(图中英文大意:是给我职位还是给我你的性命?)。这说明此时美国(     
A.文官制度遭到破坏B.官员选拔遵循一定程序
C.国家政局激烈动荡D.官员录用制度亟需改革
3 . 美国文官制度建立后,历任美国总统仍会受到种种压力,自觉或不自觉地要酬谢其支持者,任命一些照顾性官员。有些总统往往故意保留许多肥缺,不急于补充,以此作为获得支持的筹码。这说明美国(       
A.文官阶层逐渐抛弃中立原则B.政党分肥制的影响依然存在
C.总统权力受到文官制度制约D.文官系统冲击分权制衡体制
4 . 1887年,日本明治政府颁行《文官考试试补及见习规则》,对高级文官和普通文官的人员任用都进行了限定,确认了国立大学学历的重要性。1893年,明治政府颁布《文官任用令》和《文官考试规则》,强调文官任用必须以考试合格为前提。据此可知,日本文官改革(     
A.阻碍了阶层间的流动B.注重官员的文化素质
C.冲击了天皇专制基础D.忽视了官员道德修养
2023-12-20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雅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
5 . 1820年,美国国会通过了《四年任职法案》。该法案规定:包括地方检察官、海关征税员、土地登记员、军队出纳员等在内的特定公职人员的任期为四年,任期满后须提交其账目情况,而后再决定其是否能继续任职。该法案的推行(       
A.积累了文官管理的经验B.不利于平民由竞争入仕
C.适应了工业化发展需要D.强化了部门间权力制衡
2023-12-20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铜仁市2023-2024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哥伦布大交换


新世界到旧世界旧世界到新世界
植物马铃薯、玉米、番茄、甘薯、花生、辣椒、烟草、向日葵、南瓜、豆荚类等。小麦、燕麦、大麦、裸麦、包心菜、柠檬、郁金香、橄榄、葡萄等。
动物小龙虾、羊驼、火鸡、豚鼠等。马、牛、猪、羊、鸡等。
微生物天花、麻疹、白喉、水痘、流感、梅毒等。

——据【美】艾尔弗雷德·克罗斯比《哥伦布大交换》等

结合材料,运用相关史实,以“文明交流”为主题,写一则历史短文,题目自拟。(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准确,条理清晰,表述成文)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资本主义各国都颁布了对公务员、公职人员约束的法律,如《德国公务员法》规定:“公务员不得接受和索要任何奖金或礼品”。这一规定反映了(     
A.文官制度的规范化B.官员腐败逐渐杜绝
C.政党斗争趋于缓和D.主权在民得到贯彻
8 . 下表所示为19世纪末日本文官制度变迁大事记。这表明,当时日本(       

年份

大事记

1887年

颁布《文官考试试补及见习规则》,初步建立官吏考试任用制度,给东京帝国大学毕业生等以免试的特权

1893年

颁布《文官考试规则》,对高等文官考试和普通文官考试的实施办法作具体规定。帝国大学毕业生免试特权被废除

1899年

修改《文官任用令》,进一步扩大考试取士的范围
A.淡化官员文化素养B.文官中立原则不断深化
C.官员选拔有章可循D.高等教育以选官为中心
2023-12-17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鄄城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1889年颁布的《大日本帝国宪法》规定:“日本臣民按法律命令所规定的资格,均得任用为文官、武官及就任其他公职”;“天皇掌有规定行政各部的官制及文武官的权力,对文武官进行任免”。据此可知,当时日本(       
A.文官制度遭到严重破坏B.政党政治遭遇严重挫折
C.中央集权体制开始瓦解D.官员选拔制度尚待完善
2023-12-16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题
23-24高二上·江西·阶段练习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美国的早期两党制形成后,选拔文官的党派性倾向日益明显。杰克逊总统执政时期,提出一套轮流任职理论。但是,轮流任职很快就演变为把公职视为战利品——赃物,用来犒劳竞选中出钱卖力的忠实党徒(不论其是否称职),也就是所谓的分赃制。19世纪后期,美国成为工农业大国,政府事务相应增多。工业化时代对财富的疯狂追求,使无法可依的分赃制愈演愈烈,给美国社会带来严重危害。美国内战以后,具有创新和实验精神的美国知识分子决心从文官任命入手改革文官制度,用功绩制取代分赃制。美国舆论界随即鼓动文官制度改革,一些议员也仿效英国文官制度提出改革议案。这样,美国文官改革运动就拉开了序幕。

1881年,加菲尔德总统遇难后,美国掀起了文官改革运动的高潮。人们在总统遇刺这一事实面前,看清了分赃制的危害,在思想观念上转向赞成改革。继任的阿瑟总统在次年元月签署了国会通过的《彭德尔顿法》,即1883年文官法。彭德顿法的主要内容有:第一,成立文官委员会,负责制定文官规则和组织文官选拔考试;第二,关于文官的选拔,实行公开竞争考试,择优任命;第三,文官政治中立、常任,即文官不得参加党派性政治活动。

——摘编自黄贤全《美国知识分子与现代文官制度的形成》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美国文官制度改革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文官制度的特点。
2023-12-16更新 | 63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西省“三新”协同教研共同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联考历史试卷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