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近代以来中国的官员选拔与管理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1898年,光绪皇帝颁布上谕:“着自下科为始,乡会试及生童岁科各试向用四书文者,一律改试策论,其如何分场命题考试,一切详细章程,该部即妥议具奏"。据此可知,当时清政府(     
A.应时代要求选拔人才B.着力实施学堂选官制度
C.摒弃了中体西用思想D.探索分科分类考试制度
2 . 1933年,国民党中央在颁布的《公务员任用法》中明确规定:“曾于民国有特殊勋劳、勋劳或成绩者并致力于国民革命若干年,经证明属实,便可留任或升任简任官、荐任官和委任官,与考试及格人员同等录用。”这一规定(   )
A.继承了孙中山的文官考试思想B.有利于强化国民党的独裁统治
C.体现了公务员任用的公平公正D.保证了行政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3 . 官员的选拔与管理是国家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治理的必要前提。各国官员选拔与管理方式各异,但也呈现出相互学习、借鉴的特点。

材料一   英国文官制度的这种纯粹的职业性还是非常有理由值得其他实行不同制度的国家妒忌的——它能让政府在交替过程中产生的脱节减到最小并保持最高的效率。

——[英]玛格丽特•撒切尔著,李宏强译《唐宁街岁月》

材料二   1855年英国颁布文官制度改革的第一个枢密院令为标志,现代国家政治制度的重要内容之一——国家公务员制度诞生并迅速在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到1927年,“吾国政治恶劣,强半由于官吏贪墨,贿赂公行”。有鉴于此,南京国民政府用考试录用和有效的管理方式澄清吏治,建立现代公务员制度必然成为其亟须进行的事务,正如国民党中央党部纪念周的报告辞中指出的那样,“至于我们今后实行总理所定的考试制度,当然是为的拔取党国的人才而考试,为的澄清全国的吏治而考试,为的实现总理的三民主义而考试”,由此中国现代公务员制度的建立和推行具备了良好的政治环境。

——摘编自张玲《南京国民政府公务员制度建立的背景》

材料三   中国公务员必须始终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坚决捍卫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中国共产党是领导各项事业的核心力量,公务员制度是党的干部制度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公务员的管理上,强调要坚持党的组织领导,保持党对政府重要领导人选的推荐权;我国公务员制度没有“政务官”与“事务官”的划分,这是由于我国是共产党执政的国家,不搞多党轮流执政,所以不存在政务官与事务官的截然分野,而西方文官制度则实行“两官分途”;做人民公仆,为人民办事,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这是中国公务员最根本的行为准则。

——摘编自俞悦《从英美文官制度看中国“公务员”热》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写出英国文官制度确立的时间,并分析英国文官制度让“其他实行不同制度的国家妒忌”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概括指出南京国民政府公务员制度建立的背景。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请选择阐述:①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干部管理制度的根本原则,并对比中国现代公务员制度与西方文官制度有何不同?②指出中国现代公务员制度正式确立的标志、趋势和意义。
2022-10-11更新 | 139次组卷 | 4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莱钢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以下为民国时期县长考试内容及流程。据此可知民国时期的县长考试(     

第一试

第二试

第三试

第四试

考试内容

三民主义、建国方略、中国国民党革命史

法学通论、经济学原理、政治学原理、中外近百年史、中国人文地理

现行法令概要、国际条约概要、本身财政、本省实业及教育、本省路政及水利

前三试均为笔试,第四试为口试,注重应试人的经验及才识

A.重视道德品质B.深受传统考试内容影响
C.注重选拔实用型人才D.带有浓重阶级观念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清末新政推行的教育改革,是想造就“尊崇孔教,爱戴大清国”的人,但无论是在国内新式学堂中还是在留学生中,清政府并没有获得多少为己所用的人才,反而出现了一个不同于传统类的知识分子群体。材料旨在说明新政(     
A.加速了清政府的灭亡B.推动了思想解放
C.挽救了清王朝的危机D.传播西方思想
2022-10-03更新 | 622次组卷 | 19卷引用:山东省菏泽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B)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1911年,从英国留学归国的丁文江参加了清政府组织的“游学毕业考试”,获“格致科进士”。这表明当时中国(     
A.教育近代化起步B.去英国留学人数最多
C.科举制度依然存在D.教育体制中新旧交融
2022-09-26更新 | 358次组卷 | 32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莱芜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党中央在1984年提出要制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法》,后更名为《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1988年,为更好地推行公务员制度,中央决定成立国家人事部。1993年8月14日,国务院正式签署颁发了《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1996年实施了交流轮岗和回避制度,1997年对建立正常的竞争上岗制度进行研究试点。这表明我国(     
A.坚持了党管干部原则B.公务员制度逐步完善
C.干部选拔走向制度化D.公务员素质得到提高
8 . 刘仲谦,年38岁,男性,河南省开封县公民,应甲种公职候选人考试,经检及格。依省县公职候选人考试法第十条之规定,合行发给及格证书。这是南京国民政府考试院颁发的省县公职候选人考试及格证书及相关信息。它反映了(  )
A.文官选拔制度比较规范B.选官采用甄别审查措施
C.官员文化素质相对落后D.地方自治制度较为发达
9 .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干部管理制度形成过程中,建立和推行公务员制度是干部人事制度的重大改革。1993年,公务员制度开始推行。2005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标志着公务员制度正式形成。据此可知(     
A.统一与分类相结合是干部管理制度根本原则
B.公务员的选拔实现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
C.公务员属于国家事业编制,应依法履行公职
D.公务员的考试录用工作正式进入法制化轨道
2022-08-26更新 | 1349次组卷 | 52卷引用:山东省新高考质量测评联盟2020-2021学年高二12月联考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夏商周的统治基础是内外贵族的联合,重要的辅助大臣都由宗亲贵族担任。官员世袭作为古老的选官方式,并未随社会进步销声匿迹,汉代“任子”、唐宋“恩荫”、清代“荫典”均为其遗存。汉代以察举、征辟选官,荐举选拔标准有三,“一曰德不当其位,二曰功不当其禄,三曰能不当其官”。然而,举荐者的特殊地位决定了凭意志取人成为定式,举荐者与被举荐者之间往往体现为官宦之亲、门生故吏等特殊关系。隋唐五代的科举选官,受选地域由城市趋向广大乡村,受选者的社会地位越来越低,受选对象数量日渐增多。同时,限制条件也增添了许多新内容,如唐代的任用标准增加了身、言、书、判等条件。隋唐以后,科举考试选官逐渐成为主流的官员选拔方式。

——摘编自朱绍侯等《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近代西方国家参考和借鉴中国科举制度,制定了近代文官考试选拔制度。西方文官制度的一条基本原则是文官政治中立,不参与党派活动,文官自身更不能组织党派或政治组织,使政府工作在政党轮流执政时可以稳定运行。文官考试重视公平公正、人人平等原则,重视业务素质与能力,还制定不同职务的具体选拔标准。

晚清选官制度,虽模仿西方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但这一切本质上都是为了满足皇权统治需要,而不是整个社会需要。在官员选拔中,满族贵族始终保持特权地位。中国自古就是儒家思想与教育体系和选官制度合而为一,晚清时期儒家经典依然是选官考试的主要内容。

——摘编自张靖《晚清选官制度变革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晚清与近代西方在文官选拔上的差异。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官员选拔中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
2022-08-08更新 | 1181次组卷 | 20卷引用:山东省烟台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