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近代西方民族国家与国际法的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7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国际法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6、17世纪,和民族国家的兴起同时产生。1648年缔结的《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确认了国家主权、主权平等的根本原则,确立了主权国家在国际法中的核心地位。随着欧洲列强的殖民扩张,国际法中所包括的思想和价值观被带到了世界的其他地方。但中国等亚非国家非但没有成为国际法体系中正常的平等的一员,反而随着主权被侵害,不断沦为殖民地或者半殖民地。

——摘编自周忠海《国际法史与国际法的发展》

材料二:20世纪下半叶、非洲国家开始在国际舞台上自由表达主张、开展法律实践。1960年,22个非洲国家联同部分亚洲国家向联合国提案,并一致投票支持通过《关于给予殖民地国家和人民独立的宣言》,民族自决的原则得到落实。1964 年,非洲统一组织通过了《关于非洲国家之间边界争端的决议》,首次在国际法律文件中提出成员国保证尊重国家独立时业已存在的边界。经非洲国家广泛实践,该项内容被奉为国际社会处理边界问题的准则,并由国际法院确立为一项国际惯例。1972年,塞内加尔首任最高法院院长凯巴·姆巴耶首次将发展权定义为人权。发展权自此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被1979 年联合国《关于发展权的决议》确立为一项基本人权。

——摘自洪永红《试论非洲国家对国际法发展的贡献》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国际法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二概括非洲国家推动国际法发展的贡献,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历史意义。
2 . 民族国家作为历史发展的产物,最早形成于中世纪末期的西欧。恩格斯说:“从中世纪末期以来,历史就在促使欧洲形成为各个大的民族国家。”中世纪末期西欧民族国家形成的深层次动因是(     
A.百年战争激发了民族意识B.资本主义萌芽产生与发展
C.民族语言引领着文化发展D.宗教改革打击教会的势力
2023-07-08更新 | 100次组卷 | 2卷引用:贵州省学校卓越发展计划项目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联考(一)历史试题
3 . 美国学者帕特里克·格里在《民族的神话》一书中写道:“中世纪早期居住在欧洲的民族的真正历史不是从6世纪开始的,而是从18世纪开始的。”他得出这样的结论是因为
A.中世纪时期欧洲人没有集体认同感
B.法国大革命促进欧洲民族意识觉醒
C.宗教改革加深了欧洲人的民族认同
D.欧洲专制王权国家发展,王权加强
4 . 1945年《联合国宪章》第二十三条规定:“中、法、美、英、苏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五国可以联合其他成员国一道对他们认为将危及世界和平的事件予以干涉;反之,这五国中的任何一国也可以一票否决以联合国名义发起的任何干涉。”联合国这一设计(     
A.建立了集体安全制度B.避免了地区间的武装冲突
C.改变了国际政治格局D.有利于大国维护世界和平
2023-03-06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毕节市威宁县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5 . 下图为欧洲画家所绘制的维也纳会议的漫画。身着欧洲各国军装的数人,对一幅已被撕扯得破破烂烂的地图讨价还价,地图上标注“FRANCE”的地方还差点被利剑给切掉。据此推知,维也纳会议召开的重要背景是(     
A.和平解决争端成为各国共识B.殖民竞争加剧了各国的矛盾
C.拿破仑战争改变了欧洲版图D.第一个政治性国际组织成立
2022-11-24更新 | 126次组卷 | 3卷引用:贵州省遵义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法国政府将攻占巴士底狱的日子7月14日定为国庆日,又要求将“自由、平等、博爱”三个词语镌刻在各个政府机构建筑的门楣上方,办公大楼人口也必须要悬挂国旗——三色旗。这些做法意在(     
A.推行与政权相适应的意识形态B.铲除封建专制思想的社会影响
C.探索爱国主义教育的全新形式D.推动民主共和制度在法国建立
2022-11-16更新 | 425次组卷 | 24卷引用:贵州省遵义市南白中学2020届高三2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19世纪初,欧洲大国间通过条约确立了瑞士的中立国地位。瑞士的日内瓦曾是国际联盟总部的所在地;二战后成立的联合国虽然将总部设纽约,但在日内瓦还设有专门机构;截至目前,有近250个联合国专门机构、政府间机构和非政府间机构的总部设在瑞士。这些国际组织的选址(     
A.体现了对安全稳定的重视B.受到世界大国的操纵
C.倾向于继承近代外交传统D.具有一定的跟风性质
8 . 下表所示为在国际社会具有重大影响的《日内瓦公约》的发展变化。表中信息可作为例证说明,近代以来(          
版次主要内容备注
第一版(1864年)成立“战时人道主义援助的永久救助机构(国际红十字会)”第一批只有12个国家签约,集中于欧洲。
第二版(1929年)改善战地军医条件——
第三版(1929年)签约国需保证战俘权益——
第四版(1949年)禁止在战区蓄意或无差别攻击平民与民用建筑,攻击部队必须采用预防和预警措施,尽可能地保护平民生命与财产。由联合国发起,截至2022年年初有173个国家赞成,但美国、以色列、印度等国仍未签署。

A.西方外交制度的示范效应B.欧洲民族意识的率先觉醒
C.联合国所发挥的协调作用D.国际法的发展进程和局限
9 . 法国国王法兰西斯- -世(1515-1547) 在位期间,设立御前会议掌管行政大权,重大问题由本人和近臣决策;取消了贵族的司法权:与教廷签订了条约获得了任命高级教职的权力。上述举措(     
A.激化国王与天主教会的矛盾
B.阻碍了法国宗教改革的进程
C.体现出民族国家的发展趋势
D.强化了法国国内的等级制度
10 . 国家不能孤立而存在,任何国家都不能不与其他国家发生交往。在国际关系中形成的有拘束力的原则、规则和规章制度就是国际法的内容。以下关于20世纪国际法的发展说法正确的是(     
A.国际联盟成立为国际法开辟了新的发展阶段
B.《非战公约》用实际行动证明废弃战争行为作为国家政策工具的重要性
C.《联合国宪章》确定“全体一致”原则并赋予安理会制裁权力
D.二战后各类国际组织激增,推动国际法的发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